佛教入門佛教為什麼要求禁慾,佛教為什麼要禁慾?

2021-03-04 08:49:55 字數 4891 閱讀 8238

1樓:法住於世

佛教最根本的乙個思想,就是人生極苦。苦些什麼?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前四苦是人生自然的定律,由不得人做主,後四苦則是人的愛、憎、欲、望造成。所以佛教基本的道理就是要以戒律和刻苦的生活來消除人的慾望,讓人能夠脫離痛苦的人生。

佛教要求修行者守戒律,消慾望,不是對「慾望」有些什麼負面看法,也不是因為什麼「神聖的禁忌」,而是實事求是地看到人生就是因為慾望而痛苦,所以最直接的道理,就是沒有慾望就沒有苦。

當然,佛教對慾望煩惱有更深刻的看法。大乘佛法「唯識宗」就有「轉染成淨、轉識成智」的思想。認為人生來的慾望煩惱,各種生理侷限,都是為了讓人能夠將其轉化為菩提智慧型。

所以有「轉染成淨為涅槃,轉識成智為菩提」的說法。

中國佛教禪宗的寶典《六祖壇經》也有「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的說法。認為人的慾望煩惱正是人能夠成佛的依據。

佛教為什麼要禁慾?

2樓:慈慈光

出家的**禁慾,因為為了修持。在家的**沒有禁慾,因為還需要延續人類。建立乙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以下是聖嚴**開示:

學佛是否必須放棄現有生活的享受?

不一定,要看情形。無目的的享受,應該放棄;有理由的享受,必須維持。

佛要金裝,是裝給眾生看的;人要衣裝,是裝給一定的社會層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場。在需要威儀、禮節的場合和環境,如物質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享受是一種禮貌、隆重的表示。

可是在物質條件貧乏、自己經濟能力薄弱、社會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縱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當捨去所有的享受和大眾共度難關,例如近代的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會,為了禮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場合、某些環境或者會見某一些人,必須衣冠整齊,必須乘用私家汽車;日間有日間的禮服,晚間有晚間的禮服,在日本及歐美地區,參加喪禮有一定形式和顏色的禮服,參加婚禮以及各種正式的集會,也不得穿著工作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這些都不該算是享受。

佛法重視因果,今生的福報是由於過去世的布施而來。享受福報,猶如向銀行提用存款,提用越多,存款越少,終有提空之時;今生享受越多,福報所剩越少,終有用畢之日。應該一方面繼續修福,同時也要惜福,才能達到福德圓滿的程度;否則,縱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因此,從原始的佛教開始,就主張比丘要身無長物∶一則是為戒貪,二則是為惜福,三則是為減少對身體的執著;出家眾固然如此,在家眾亦復如此。

出家沙彌就要遵守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戴首飾,不蓄銀錢、寶物等戒律。在家眾如果能夠做得到,除了銀錢必須使用之外,其它也應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乙個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謂六齋日,來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於惜福而放棄享受。此所謂享受的內容,應該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戴的和各種娛樂設施。

這便是節流更重於開源,布施是為福報開源,放棄享受是為福報節流。

可是,釋迦世尊的身相,就有三十二種大人相,是一種福德、莊嚴、智慧型相。傳說釋迦世尊也接受金縷袈裟的布施供養,也受給孤獨長者以**鋪地,買下了只園精舍而供養佛陀。當時的福德長者們供佛齋僧時,都用上好美味的飲食,並且莊嚴、修飾精舍和供佛齋僧的場所;許多有名的說法之處,後來都成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園和花園。

從佛經裡面所見到的佛國淨土,例如∶西方的彌陀淨土以及《華嚴經》的彌勒樓閣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見的諸大菩薩的宮殿,都是金碧輝煌,極莊嚴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者,福德與他們的生活同在,而以他們財富表現出來;好像貧賤的人身相醜陋、**粗糙,富貴的人身相莊嚴、**潤滑,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福報,與放棄享受或貪圖享受無關。

我們所說的享受,應該是指貪圖個人的口腹之慾,飲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為請客,也不為禮節,只為了表現一己的富有;或為使得他人羨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妝、穿著,以滿足自己的虛榮;或者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廳、妓院等聲色犬馬的所謂遊藝場所,縱情放逸、揮金如土,這些行為當然是學佛者應該放棄的。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嗎?

所謂感情,是指男女之間、親子之間和朋友之間的關係,亦即愛情、親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沒有父母,也不可能沒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應有個人的配偶。佛把眾生稱為「有情」,也就是說脫離以上三種情,就不是眾生。

而且,學佛是由眾生來學的,是由凡夫開始的,任何人之間的接觸交往,都必須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講離欲,則無法使一般人進入佛門;如果佛的教化沒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難教化眾生。

佛法所稱的「慈悲」,似乎跟感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人稱之為「愛」。愛除了分為有條件和無條件之外,也有「有我」和「無我」之別。佛菩薩的慈悲是無我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有我的;親子之愛是無條件的,男女之愛和朋友之愛則可能是有條件,也可能是無條件的。

佛法是要從基礎的愛來引導至無我的慈悲。

至於佛教徒應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呢?家庭是感情關係的基礎。家庭的基礎從倫理上說是親子之情,它的構成始於男女的夫婦關係,繼而從家庭成員擴充套件到家庭以外的親戚朋友。

這都是因家庭的需要和社會的活動而形成友情的必要。中國有句俗諺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又說:「夫唱婦隨,白首偕老。」這些都是以感性的情為基點。

如果沒有情,就像機器沒有潤滑的油,隨時都可能發生故障,也很容易因摩擦而受損傷。佛法目的不外為教化世間凡夫,誘導凡夫將矛盾化為和諧。因此,佛法有兩個不變的法門-智慧型和慈悲。

智慧型是理性,慈悲是感性;以智慧型來指導慈悲、運用慈悲,就可使凡夫的情感從混亂變為條理,從矛盾成為和諧。

所以,佛教徒並不需要排斥感情生活,但看其能不能以理性來指導感性;以感性來融合理性。能夠以理性的智慧型來指導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過得非常豐富、順利、左右逢源,而且自利利他。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禁慾,在家居士是不邪淫。

出家人是以不淫即戒之意,故又稱不淫戒淫慾雖不惱眾生,而能繫縛行者之心,故佛陀製戒以禁之。

淫慾不是生死根本。但在現實人間,淫慾『是障道法』。這是我從佛法得來的見解。

世間是苦,『苦』體是每一眾生(依五蘊、六處和合而有的)自體。何以有此生死苦果?『集』起生死的是愛,愛的內容為∶『後有愛,貪喜俱行,彼彼喜樂。

』佛曾深感眾生的難以教化,問題為每一眾生,有『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深藏的愛著窟宅。以上,是佛法根本,阿含及廣律所說。眾生生死不已,原因是煩惱,煩惱是無量數的,可分二類∶(1)『分別生』的∶主要是人類文明發達所引起的,文明越進步,煩惱越多。

這在現實人間,是嚴重的,可以造成最大的惡業;但斷除了,還是在生死中。(2)『俱生』的∶其中一分,是一切眾生所同有的,一切眾生所必有的。這雖是微細的,不妨得人天善果,但卻是最為難斷的。

如末那相應的四種煩惱,『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一切都加一『我』字)。佛法以愛為集諦;經說∶『愛莫過於己』,這是有意識或無意識中所必有的,所以說∶自我愛為生死根本。以自殺殉情來表示是淫慾而不是自我愛,這是不知愛的內容。

從自我愛而延擴起來,經說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欲愛是物慾(淫慾在內)的愛著;有愛是自體存在的愛著;無有愛是否定自己、超越自己(自殺,愛著涅盤解脫等)的愛著。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如沒有尊重自己(人格道德)的一念,能為仁義而死嗎?

(中略)

(二)解脫生死,重在斷除煩惱。欲界人類,如淫念與淫事多,不論什麼法門,都是不可能解脫的,所以說『淫慾障道』。在某一期間(長短不定,依根性及精進程度而不同)暫斷淫慾,精進修行,止觀相應,引發無我淨慧,就能斷我見而得初果。

證果後,在家**如為事業與淫慾所累,就不能進修得二果。得二果的也是這樣,所以初果、二果的在家聖者,依然能生男育女。如離欲界煩惱,進得三果,那在家也不再有淫念了。

如得四果,雖然年富力壯,女性不再有月經(身體健康正常);男性也不會夢遺不淨。出家的可得四果,在家可得三果。在家而得四果,那就不是當下涅盤,就一定出家了。

但有的部派說∶阿羅漢也有在家而不出家的。三果聖者如死後生天,那是沒有淫慾的色界;但凡夫依禪定力,也能生色界,所以沒有淫慾,並不等於斷除生死根本。欲能障道而不是生死根本,這是我對佛法的理解。

(三)生在人間,維持個體生命的,是飲食;延續種族生命的,是淫慾。古人說∶『食色性也』,性是出於本能的。一般人的飲食或行淫,是不離煩惱的。

如恰當——適合個體的正常需要,適合當時社會的正常制度,這不能說是罪惡,不會因此而生天、墮地獄,也不會因此而流轉生死(不感總報)。煩惱有二類∶一是惡(不善)的,一是無記(不可說是惡是善)的。無記的雖然微細,到底是不清淨的,所以名為有覆無記。

本能的自我愛,也屬於此。引起淫慾的欲愛,與嗔、疑等不同。人及大多數畜生(鳥獸蟲魚等),淫慾是本能的。

到一定時期,生理變化而自然發現。凡屬本能的,不能說是善是惡。如食草的牛、羊等,不能說有『不殺生』的美德;蜘蛛結網捕蟲而食等,也不能說是專造『殺生』的惡業。

如煩惱依本能而起,率性而動,無記所攝。所以在世間法中,飲食男女是正常的,否則人類都要下地獄了。眾生以自我(我是『主宰』義)愛為中心。

欲界人類的欲愛——愛著、佔有的『物慾』非常強,貪心熾盛。食,發展為經濟的爭奪;淫慾也一樣,每逾越正常。食色性也,而食色成為人與人間永不解決的困擾(苦,並不限於貪色)。

人類的知識進步,依自我(主宰)愛而來的佔有慾,人是不可能沒有的,於是有家庭、國家、國際(到現在,還沒有形成有效的秩序),這是容許私慾而又加以限制。從容許說,是保障私有,所以要保障私有,正因私有欲出於人性,不可能沒有的。但過於縱容私有,又會造成另一型態的困難,如自由經濟制的週期性衰退。

私有、佔有,可說有正常的一面,但從佛法(出世法)來說,源於人性而來的私有、佔有,世間是不可能有徹底的解決。從個人(在世間)來說,衣食等經濟事項,如能少欲知足,是容易解決的(當然不是徹底的解決),而淫事有關雙方,不能專憑自己意志來決定。如漠視對方,會增添家庭的糾紛困擾,比衣食問題是更難解決的。

所以佛制出家,以不畜私產為原則,而淫慾則完全禁止。總之,根源於自我愛而來的私有佔有,世間是永不能解決的。(中略)

佛制出家的完全禁止淫慾,如不能安心於佛法喜悅之中,即使持戒謹嚴,不敢違犯,內心矛盾,也不過人天功德,不能趣向聖道解脫的。真正的『梵行已立』,是無漏聖道的成就。

從現社會情況看也可見邪淫的危害!

正式的夫妻關係之間的稱正淫,正式夫妻之外的交合更是邪淫,未婚男女還不是正式夫妻,他們發生婚前性行為就是正式夫妻之外的交合,更算是邪淫!

佛教入門看什麼經,佛教入門看哪些書?

佛教入門是一個很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是定型你將來如何學習佛法,是正是邪是如法還是跑偏市正信還是迷信。那麼,初入佛門最先要建立的就是正確的信念正確的理解,也就是具備正知正見。所以建議好好學習一下聖嚴法師的三部著作 正信的佛教 學佛群疑 佛學入門 這三本書是建立正知正見最為穩妥的入門知識。書中科學客觀的...

佛教居士為什麼不辟穀,揭秘佛教辟穀謊言,佛教居士為什麼不辟穀

辟穀是道家長養色身之術,佛家講色身幻滅無常,不如早脫離方可成佛,故而不辟穀 佛教居士辟穀的有很多呢。我至少有十幾個佛門居士朋友有著辟穀的經歷,其中有乙個一邊上班一邊辟穀兩年多,但一般是七天二十一天八十一天。揭秘佛教辟穀謊言,佛教居士為什麼不辟穀 可以辟穀也可以不辟穀,這個是因人而異的,再說本來佛法就...

尋找佛教入門書籍及我對佛教的理解對嗎

一定要先看看淨空老法師的 認識佛教 認識佛教看懂了,您就知道該怎麼繼續修學了。入門可以聽講經 請聽淨空法師講的 認識佛教 了凡四訓 太上感應篇 地藏經 無量壽經 體方法師講的 解脫之道 阿含經 心經 金剛經 母音老人講的 拈花錄 阿彌陀佛 有一本很好的普及入門書,並茂,較權威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