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必須指導孩子學會直面挫折

2021-03-04 07:32:37 字數 1424 閱讀 4387

1樓:易書科技

在逆境中經過挫折成長起來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更強的競爭力。挫折是一種財富,是成功必然經歷的階段,因此,父母必須指導孩子學會直面挫折。

托馬斯·愛迪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然而,對於如今這一代人來說,微波爐3分鐘就可以做頓飯,看電視有99個頻道可供選擇,整天夢想中彩票發大財,而對以上名言就很陌生了。

即使是在傳統小農場長大的孩子,也很少有機會體會辛勤工作與成功之間必然的因果關係。孩子們很容易認為那些令人矚目的名人是靠長相和天分成功的,即使他們曾有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也只不過是成功的很小一部分原因。

下面是孩子們逃避困難的乙個場面:

「誰來說說大蕭條的原因?」老師提問後,只有3個總是很積極的學生舉起了手,而其他25名學生則沉默不動。

為了避免讓老師叫到自己,13歲的比利本能地把鉛筆丟到了地上,然後彎腰去揀,試圖使老師注意不到他。儘管他故意磨磨蹭蹭,在揀到鉛筆後,局勢仍未好轉,斯蒂文斯夫人還沒有找到人回答問題。比利又很快有了第二招,使勁揉眼睛,彷彿眼睛裡進了什麼東西,但是老師仍然盯著他所在的方向。

最後眼睛疼了,不能再揉了,比利便「緊盯著書本」,彷彿他突然從模糊和忙亂中發現了生活的意義似的。

坐在比利後邊的艾倫的反應較比利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她雙手託腮,一臉疑惑的神情,好像在告訴老師:「我真想回答你的問題,但我還在考慮生活的意義。

」她自以為老師會理解她的疑惑,並且知道,一旦喊她回答問題便會打斷她的沉思。另乙個同學托公尺的鎮靜是出了名的,他對問題的答案一無所知,甚至基本沒有聽懂老師的提問,但他決定利用「逆反」心理。他把手舉得高高的,不停地揮舞,因為他想老師不會叫太積極的學生回答問題的。

斯蒂文斯夫人最終還是叫了比利。比利慢慢站起來,反問了一句:「你問的是大蕭條的原因嗎?」

「是的,比利。」斯蒂文斯夫人耐心地回答。

「是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嗎?」比利又反問一句,似乎在表明,他至少知道這一點。

「是的,30年代的大蕭條的原因。」斯蒂文斯夫人很清楚這個「老鼠和貓」的遊戲,這是學生們不知道答案時慣用的伎倆。她把聲音提高了一點兒,不容爭辯地問道:

「比利,你究竟知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比利垂著腦袋,什麼也不說,最終還是求助於人類與生俱來的智慧型:沉默或許會被視為傻瓜,但也比開口證明自己就是傻瓜要強得多。

大多數孩子都用過上面提到的伎倆來遮人耳目,讓老師看不出來自己不懂或沒做準備。有的學生直接從百科全書上抄答案,在大考當天假裝肚子疼或發燒,更嚴重的甚至乾脆放棄。因為他們有乙個錯誤的邏輯,放棄就不會失敗。

所有這些辦法,無非就是不成功者自己戰敗自己。

父母要教育孩子不要因為擔心失敗,而害怕面對難題。失敗了也沒關係,可以再來。父母要教育孩子在不斷的失敗中,不斷的挫折中磨鍊意志。

上述案例的比利就是害怕面對回答不出來的問題,怕引起老師責罵、同學嘲笑,怕受挫折,所以最終選擇了沉默。這樣做是很不對的。

不經風雨,怎見彩虹?挫折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父母不愛孩子,是為什麼?

人們不是常說嗎?只有不是的孩子。沒有不是的,父母。意思就是說。只有不愛父母的孩子,但是沒有,不愛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我認為。父母不愛抱孩子。也是有原因的。那是因為這個孩子讓父母傷透了心。父母一次一次對他抱有希望,而得到的是一次一次的失望。甚至是絕望。父母對這個孩子絕望了。也就放棄了,這個孩子也就不愛...

為什麼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孩子為什麼不懂得心疼父母

孩子們還小 都要先學會自私,才會懂得無私,等大點了就明白了 可能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吧 對孩子的教育,關心不夠 才會這樣。多去陪伴孩子。原因其一 父母對孩子的寵愛 父母對孩子的寵愛是先天的,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些家長過分寵愛自己的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受一點打擊和委屈,把自己最好的都要給自己的孩子,不能讓孩...

告訴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

1 考取大學可以bai證明自己的實du力,你zhi是乙個有能力dao的人!2 是可以版改變命運的途權 徑,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大學生畢業,給你的雖說只是一張證書,但你學到了專業技能,這才是重要的。3 高等教育獲得的知識更能教人思考,教人能力,教人判斷,教人不拘一格的創新和奮鬥。4 是畢業後就業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