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使用的謙稱或尊稱有哪些,古人對自己的謙稱有哪些

2021-03-04 05:51:04 字數 3842 閱讀 8773

1樓:挑澵櫒

古人在說自己時的謙稱因身份而有所不同。一般人說自己可以說「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單個字可以說「僕」,可以說「愚」,可以說「竊」,「愚以為」「竊以為」都是「我以為」的意思。大臣們在君主面前可以說「臣」、「微臣」,甚至說「奴才」,犯了罪了說「罪臣」。

下級官吏在上級面前說自己「下官」、「卑職」。下級將領在統帥面前稱自己「末將」。君主自己稱呼自己時說「寡人」、「孤」、「朕」。

丫環在主子面前自稱「奴婢」。百姓在**面前說「小人」「賤民」。古代女子謙稱自己為「妾」、「妾身」、「賤妾」。

出家人稱自己「貧僧」、「貧道」、「貧尼」。所有這些都是古人對自己的謙稱。

古人不但說自己用謙稱,說自己家裡人時也用謙稱。說自己的兒子「犬子」、「不肖子」、「賤息」(「老臣賤息舒祺」《觸龍說趙太后》)。說自己的女兒「小女」。

說自己的父母為「家父」、「家母」、「家嚴」「家慈」。說自己的妻子「內人」、「賤內」。說自己的東西時也用謙稱,自己的房子「寒舍」、「蓬蓽」、「捨下」。

自己的文章為「無能之辭」、「鄙賤之語」、「拙作」。自己的意見主張為「管見」、「淺見」。表演技藝時說「獻醜」,自己的功夫為「三腳毛」。

在別人之前發言不忘說「拋磚引玉」。

像這樣的例子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我們通過對上面的分析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謙稱都是用表示身份低、見識淺、品德低的一類詞。比如「愚」是愚蠢的意思;「僕」原意是「僕人」,僕人身份多低。

帝王的「寡人」是「寡德之人」。「犬子」就更不用解釋了。古人用這些「不好」的字眼來表示謙虛在古文中隨處可見。

謙稱自己用「不好」的字眼,稱呼對方就不能用這些字眼了。古人稱對方「子」、「吾子」、「君」、「足下」、「殿下」,複數有「二三子」。臣子稱君王為「陛下」,太子為「殿下」。

(「陛下」原意是台階下,「殿下」是「功殿下」,臣子門呼皇上太子時不能直呼,所以用「陛下」「殿下」來代替,以此來表示敬意。像稱呼一般人為「足下」、「閣下」也是同樣的道理。)君王呼臣子為「愛卿」。

古人在稱呼對方父母時為「令堂」「令尊」,對方子女為「令愛」「令郎」,此處「令」的本意是「美好」的意義。說別人的意見為「高見」、「高論」。別人的文章為「大作」,稱呼兄為「兄台」、 稱呼弟為「賢弟」,別人的妻子為「尊夫人」。

別人的徒弟為「高徒」。別人的家為「府上」。稱呼和尚為「高僧」、「聖僧」。

尊稱老師為夫子、**、師傅、先生、先哲。

從上面可以看出,尊稱和謙稱正好相反,多數用表示美好、高貴高尚的字眼來表示。這些表尊稱謙稱的詞彙應該是我們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其中許多詞彙還在使用。

古人對自己的謙稱有哪些

2樓:自然

古人在說話時非常注意稱謂,說自己時用謙恭之詞。比如古代君主稱孤、朕、寡人、不轂。一般人自稱臣、僕、愚、蒙、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後生、晚生等。

女子自稱為妾、奴等。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為拙荊、賤內、內人、山荊、荊屋、山妻。大致歸納起來,謙稱主要有以下幾種。

(1)「家」。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慈(稱母親);

家兄、家姐、家叔。

(2) 「舍」。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如舍弟、舍妹、舍侄。

(3) 「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小兒、小女、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

(4) 「老」。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老臉(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5) 「敢」。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國 如敢問...

3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地位的人自稱不同。古代君主自稱孤、朕、寡人、不穀;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末官、小吏,卑職;一般人自稱臣、僕、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女子自稱一般用妾、奴;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一般為拙荊、賤內、內人、山荊,稱自己的兒子為小兒、犬子、小犬,稱女兒為息女、小女。

4樓:聽雨軒

鄙人,在下,不才,晚輩,晚學,後學,老朽,愚兄……

5樓:祭冉圖門傲旋

以下是我從網上摘的: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許多地方都能體現出這個文明古國的謙敬之風。古人在說話時非常注意稱謂,說自己時用謙恭之詞,呼對方時用尊敬之語。

??古人在說自己時的謙稱因身份而有所不同。一般人說自己可以說「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單個字可以說「僕」,如「僕竊不遜,近自託自無能之辭」(司馬遷《報任安書》),可以說「愚」,可以說「竊」,「愚以為」「竊以為」都是「我以為」的意思。

大臣們在君主面前可以說「臣」、「微臣」,甚至說「奴才」(何紳不是經常說嗎?),犯了罪了說「罪臣」。下級官吏在上級面前說自己「下官」、「卑職」。

下級將領在統帥面前稱自己「末將」。君主自己稱呼自己時說「寡人」、「孤」、「朕」。丫環在主子面前自稱「奴婢」。

百姓在**面前說「小人」「賤民」。出家人稱自己「貧僧」、「貧道」、「貧尼」。古代女子謙稱自己為「妾」、「妾身」、「賤妾」。

所有這些都是古人對自己的謙稱。

一、「拙」字一族:稱自己的(文章、見解等)。

①拙筆:稱自己的文字和書畫。如:

拙筆一幅,敬請惠存。②拙見:稱自己的見解。

③拙著:稱自己的作品。④拙作:

同拙著。⑤拙荊:古人對人稱自己的妻子。

二、「小」字一族: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①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謙稱自己。如:

小弟有一不情之請。②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

③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④小可:

謙稱自己(多用於早期白話)。如:小可不才。

⑤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後來地位低的人也用於自稱。如:

小人不敢。⑥小生:青年讀書人自稱(多見於早期白話)。

⑦小店:稱自己的店。⑧小照:

指自己的尺寸較小的**。如:附小照一張。

三、「薄」字一族:稱自己的事物。

①薄技:微小的技能,謙稱自己的技藝。如:

薄技在身/願獻薄技。②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時的謙詞。

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③薄禮:

不豐厚的禮物,多用來謙稱自己送的禮物。如:些許薄禮,敬請笑納。

④薄面:為人求情時謙稱自己的情面。如:

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諒他這一次。

四、「賤」字一族:稱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①賤姓:與「貴姓」相對,謙稱自己的姓。如:(您)貴姓?賤姓王。②賤內:對別人稱自己的妻子(多見於早期白話)。③賤事:古人稱自己的私事。

五、「敝」字一族: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①敝姓:稱自己的姓。如:敝姓王。(您)貴姓?②敝人:對人謙稱自己。③敝處:謙稱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④敝校:謙稱自己的學校。

六、「鄙」字一族: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①鄙人:謙稱自己。②鄙意:稱自己的意見。③鄙見:稱自己的見解。

七、「愚」字一族:用於自己的謙稱。

①愚兄:對比自己年齡小的人謙稱自己。②愚見:謙稱自己的意見。見識淺陋,拋磚引玉。③愚以為:謙稱自己認為。如:愚以為不可。

八、「忝」字一族:表示辱沒他人,自己有愧。

①忝列:有愧被列入或處在其中。如:

忝列門牆(意愧在師門)。②忝在:有愧處在其中。

如:忝在相知之列。③忝任:

有愧地擔任。如:忝任宰相之職。

九、「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

①敢問:冒昧地詢問,請問。如:敢問先生貴姓?②敢請:請求。如請先生替我寫封信。③敢煩:冒昧地麻煩你。如:敢煩小姐辦件事。

十、「勞;字一族:煩勞,請別人做事所說的客氣話。

①勞駕:麻煩你。②勞步:

用於別人來訪。如:您公事忙,千萬不要勞步。

③勞煩:麻煩別人。如:

勞煩尊駕。④勞神:客套話,用於請人辦事。

如:勞神代為照顧一下。

古人對孝的看法古人對死有哪些看法?

中國古代禮法制度對孝的維護和對不孝的懲罰,使人們趨向孝。中華法系獨特的以禮入法的特點,早在夏代就露端倪。不孝 是夏朝在長期的法律實踐中形成的較固定的罪名。在西周,禮 是法律的靈魂和精髓,貫穿於立法 司法的活動中 而 親親 尊尊 又是禮的原則 孝又是親親的精髓。孔子推崇西周的禮法傳統,強調孝和禮的相輔...

關於古人發憤讀書的成語有哪些,描寫古人刻苦讀書的成語有哪些?

古人發奮讀書的成語有 懸梁刺股,程門立雪,聞雞起舞,十年寒窗,廢寢忘食,囊螢映雪,鑿壁借光,不恥下問,夜以繼日。關於古人發憤讀書的成語有哪些?1 懸梁刺股 讀音 xu n li ng c g 釋義 孫敬的頭懸樑,蘇秦的錐刺股,構成這個成語。懸樑,用繩索將頭髮綁在房梁上 股,大腿。藉以形容刻苦學習的精...

古人讀書的故事有哪些,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有哪些?

牛角掛書 唐代李密聽說包愷在緱山,前往拜訪。他騎著牛,在牛角上掛上一卷 漢書 邊走邊讀。越國公楊素在路上見到他,拉著馬韁繩從後面跟著他,說 什麼書讓你勤奮到這種地步?李密說是 項羽傳 楊素於是與李密談論,認為他是奇才 見 新唐書 李密傳 後來用 牛角掛書 比喻勤奮讀書。囊螢映雪 這是由兩個故事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