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號的分類

2021-03-04 05:04:31 字數 4868 閱讀 8943

1樓:鑽石

太宗 這是僅次於太祖的所謂昭穆制度最為重要的環節。歷史上諡號太宗的從漢太宗算起,總計大小十餘幾,北魏明元帝、南朝的宋明帝、梁簡文帝、唐太宗、宋太宗、遼太宗、金太宗、夏太宗(李德明)、元太宗、明太宗、清太宗等。除了個別的如宋明帝、梁簡文帝不能有所作為之外,其他的都是本王朝的佼佼者和開創者。

其中像李世民完全可以稱得上千古一帝了。 世宗 世宗的本意通俗的說就是統緒自此開始,自此開世的意思,漢武帝劉徹死後就是廟號世宗,而漢家的統緒也是從漢武帝開始發生新的轉移,我們都知道漢景帝本來是準備傳位給長子劉榮的,只是因為館陶長公主的離間,才使得乙個普通的膠東王得以繼承大位。接下來的晉世宗司馬師也是這樣乙個道理,司馬昭活著的時候經常說:

天下是景王(指的是司馬師)的天下,我之後此座就是桃符的(指的是自己的幼子司馬攸)。可見,沒有司馬師,西晉還不可能完成司馬懿的遺志的。西晉之後五胡十六國,北魏統一北方,北魏的世宗是宣武帝元恪,這個人是使得孝文帝改革功虧一簣的重要人物,也是北魏中衰的始作俑者,但是,他本來也是沒有什麼可能成為太子的,只是原來的太子元恂死於非命,才讓他撿了便宜。

唐朝因為要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所以,也沒有世宗(世祖是有的,是唐高祖李淵的父親,李淵稱帝後追封父親李昞為唐世祖,因為是先輩,所以無需避諱李世民),宋朝延襲了唐朝,所以,也沒有世宗。不過,宋朝要是嚴格上說,宋英宗應該是宋朝的世宗,因為從他開始真宗一系斷絕,帝系從真宗一系轉為商王趙元份以下的子孫。就南宋來說,孝宗也是世宗的規格,因為從他開始太宗一系重新轉為太祖一系,更為重要。

明世宗和清世宗,大家想來都很熟悉了,也就不多說了,原因大抵同上。另外周世宗柴榮的故事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了。故而不贅。

金世宗、遼世宗也都是類似的意思,遼世宗是遼國帝系重新回到東丹王耶律倍一脈上來的關鍵人物,而金世宗則是自太祖以來帝系回到宗輔一系的關鍵人物。 高宗 歷史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諡法為高宗的一般都是王朝中衰的製造者,要麼就是陰險毒辣的代名詞,比較著名的就是宋高宗、清高宗,宋高宗的廟號代表的則是功過參半,他建南宋於江南使得當時的局勢並沒有進入南北朝那樣的亂世中是他的功,但卻假借秦檜之手除去了岳飛等功高震主的抗金武將則是他的過,不過自從紹興和議之後南宋的經濟一度超越了北宋的繁華時期。這段時期也叫「紹興中興」。

清高宗弘曆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統治者,他使康乾盛世達到頂峰。但是他過於奢靡,且好大喜功大興***,他留給嘉慶的則是乙個千瘡百孔,奢靡成風的國家。所以嘉慶才給他上的高宗廟號。

也是功過參半。北周高宗宇文贇,為人荒淫無道。他在位期間濫殺親族忠良,所以這個廟號到他這裡就成了他為人歹毒的代稱。

(唐高宗和北魏高宗文成帝是個例外,其實他應該是世宗才對)漢朝的高宗漢元帝昏聵不堪,是其父漢宣帝預言的靈驗的實際證明,南齊的高宗齊明帝上台除了大殺高武子孫以外,沒做過什麼像樣的事情,連史書都說他唯嗜殺戮。

上述是比較重要的廟號,下面再簡單說一下其他常見的廟號和歷史巧合。 顯宗 正統王朝有兩個顯宗,分別是:漢顯宗劉莊、元顯宗的孛兒只斤甘麻剌,是皇帝死後對他的的美稱。

仁宗 正統王朝中有四個仁宗,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總體說來都是他們各自王朝中中等以上的皇帝,像元仁宗居然恢復了科舉制度,這在蒙元只有世祖時期才有過的事情。 中宗 知道中宗廟號的一般都是從唐中宗那裡得來的,中宗,顧名思義就是中興之宗。最早起於漢朝的漢宣帝,而後正統王朝中分別是晉中宗(東晉元帝)、唐中宗。

三位中除了漢宣帝還當得起中興之名以外,其他二位都是尸位素餐,晉中宗是被王敦氣死的;唐中宗是被老婆給滅了的。

封建王朝之所以成為封建,從意識形態上說是非常迷信的,這也是封建禮法的乙個重要內容,比如宋徽宗、宋欽宗這兩個廟號不能說有什麼貶義,但是,後代沒有再使用這樣的廟號送給他們的先帝的。特別是明清兩代尤其嚴重,所以,宋明清以來,再也沒有皇帝的廟號叫做中宗了。宋高宗可以說是中興宋朝的皇帝,但是,宋孝宗也沒敢送給他中宗的廟號。

康熙稱得上滿清的救命皇帝,但是,也沒有得到中宗的廟號,而是抬高一格,公升為祖,這也是滿清自己特有的禮法,乙個王朝出了三個祖(太祖、世祖、聖祖。嚴格的說,其實還是兩個祖,因為太祖的時候還是後金呢)。明成祖的廟號是後來嘉靖皇帝自認為自己的外藩地位和明太宗朱棣類同,所以,追尊為成祖,成為非常有名的明人口中的二祖列宗。

此外,像孝宗、宣宗號稱是小治(東晉孝宗、宋孝宗、明孝宗、唐宣宗、明宣宗等,清宣宗就一塌糊塗了)文宗號稱小亂(唐文宗、元文宗、清文宗)等就不一一介紹了。 孝宗 這個廟號的皇帝也是比較好且仁孝的皇帝才配享有的廟號。

最出名的就是宋孝宗,他雖然非高宗親生但卻視高宗為生父。在得知高宗駕崩以後孝宗哭了幾天幾夜。也無心戀政,便放權給太子趙惇也就是後來的光宗。

孝宗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為岳飛平反並給岳飛的孫子封爵。他本人幾度想光復中原無奈身邊無可用武將。史學家也嘆息「高宗朝有復興之臣,而無復興之君。

孝宗朝有復興之君,而無復興之臣。」

明孝宗朱祐樘也明朝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他從小命運坎坷,但是在他繼位後卻勵精圖治,把自己父親遺留下來的問題全處理掉了。他在位期間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賢臣,使明朝再度中興並發展為盛世。

史稱「弘治中興」。孝宗本人親眼見到過後宮的爭鬥,所以他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又出奇地寬和善良,即使對當初**其生母的萬貴妃家人,也表現了極大的寬容。

對萬貴妃本人,也沒有聽從臣下的建議對她削諡議罪。這一切都出於乙個孝字,孝敬父皇,維持傳統,以寬仁忠孝為主,他死後被定廟號為孝宗,也正因為此。 英宗和穆宗 這是乙個多內訌和多麻煩的廟號,而且多是短命,歷史上宋英宗、元英宗只在位三四年,其中元英宗鬧了一場南坡之變,連命都丟了,明英宗還有兩場,乙個是土木堡之變,乙個奪門之變。

其實明英宗在位時間雖然長,死的時候也才38歲,和宋英宗差不多的年齡。穆宗多數是短命的,唐穆宗、明穆宗、清穆宗同治帝無一不是短命。 神宗和德宗 這兩個廟號也不是褒義,宋神宗的王安石變法不僅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反而加劇了黨爭,明神宗萬曆的所作所為大家更是清楚了。

所以,滿清也不選神宗作為廟號。德宗其實也不是什麼好的廟號,唐德宗、清德宗都是一生遭遇離亂。

清朝皇帝的廟號年號諡號各有何含義

2樓:阿離

1、廟號是東亞地區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

2、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此後形成制度。

古代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評價乙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只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諡號來進行概括。

總的來說,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乙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乙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3、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

擴充套件資料:

諡號分類:

有褒揚性的美諡、憐惜性的平諡、貶義性的惡諡三種。

1、美諡,如:莊、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主要是褒獎。

2、平諡:如:懷、悼、哀、閔、思、殤,有點同情的意味。

3、惡諡,如: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由於惡諡是對死者的批評,這在古代是比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規定:不立惡諡,只作美諡、平諡。

諡號的字數,從乙個字開始,發展到後來用好多個字,簡直成了褒義詞堆砌。在乙個字或者幾個字的情形下,人們一般用諡號稱呼皇帝,比如隋煬帝。

3樓:我要長高高

廟號:「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並追尊某祖某宗的名號,稱廟號。始於殷商,其後歷代封建帝王,都有廟號。

」廟號的特點是皇帝死後才有,皇帝死後要進太廟,或家廟,奉先殿。廟裡放乙個木牌位來祭祀他,因而要給他乙個稱號,即廟號。

歷代廟號並無嚴格規定,也並非每位皇帝一定享有廟號,比如唐朝女皇武則天就沒有廟號。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通常也選擇具有美好意義的字,例如太、世、高、神、聖、仁、睿、明、章等等。從唐朝以後開始,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通常為「太祖」,第二代帝王廟號常常為「太宗」。

如果王朝帝系發生變化,則其廟號為「世祖」或「世宗」。《禮記》有曰:「祖有功,宗有德。

」諡號:就是帝王、貴族、大臣、士大夫死後,依其生前事蹟給予的稱號。即皇帝死了之後要給他乙個評價,給他乙個稱號,叫做諡號。

文人可以有諡號,但不能有廟號。諡法中,常選擇特定涵義之字以表死者之善惡。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諡號之前,同諡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

年號:則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

擴充套件資料:清朝12個皇帝

清太祖愛新覺羅氏努爾哈赤,

清太宗皇太極,

世祖福臨(年號順治,即順治皇帝),

聖祖玄燁(年號康熙,即康熙皇帝),

世宗胤禛 (年號雍正,即雍正皇帝),

高宗弘曆(年號乾隆,即乾隆皇帝),

仁宗顒琰(年號嘉慶,即嘉慶皇帝),

宣宗寧(年號道光,即道光皇帝),

文宗奕詝(年號咸豐,即咸豐皇帝),

穆宗載淳(年號同治,即同治皇帝),

德宗載(年號光緒,即光緒皇帝),

宣統帝溥儀。

4樓:夏日乀輓歌

1. 廟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

2. 諡號 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評定的一種稱號,有褒貶之意。比如岳飛就是武穆,還有什麼漢哀帝啦漢憫帝

3.年號 年號是中國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乙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乙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

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十乙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

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乙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乙個年號,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秦始皇為什麼有廟號而沒有諡號,秦始皇是廟號,諡號,尊號還是年號?

諡號是對死者的評價 秦始皇認為對皇帝評價是大逆不道,故不許後人對他 諡號 用 始 二世 三世 來代替 秦始皇廢嗜好,不願後人無端評價 秦始皇是廟號,諡號,尊號還是年號?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 太戊為中宗 武丁為高宗 成湯有可能是太祖...

請問,清帝廟號的依據是什麼

太祖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努爾哈齊 太宗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皇太極世祖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福臨聖祖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燁世宗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

廟號 諡號 帝號 年號的區別是什麼?

廟號 諡號 帝號 年號的區別是什麼?在中國古代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不同的一些號,其中包括廟號,諡號,帝號,年號,面對著這麼多不同的號,以至於很多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摸不著頭腦,時常搞混他們的存在,那對於他們來說,這些號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我們該如何進行區別這些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 一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