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文言文中表示判斷意思的句子有哪些

2021-03-04 02:03:02 字數 5673 閱讀 3349

1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代,一般情況下,「是」是代詞「這」,不表示判斷。但是,文言文中的「是」有時候也相當於現在的「是」,成了判斷句的標記。如:

(1)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孔雀》)(2)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明月幾時有》)(3)而欲投吳巨,鉅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豈足託乎!

(《赤壁》)

「是」 在八下文言文中表示判斷意思的句子有哪些

2樓:abc老四爸爸

初中的是我記得就沒有表判斷的,基本都是也或者者也表判斷,到了高中課內也沒有。

文言文中表示「開始」意思的字詞有哪些?

3樓:7仯汜憶哋漁

文言文中表示「開始」意思有四個,是 始、伊始、初、之初。

1、始,女之初也。——《說文》。朱曰:「裁衣之始為初,草木之始為才,人身之始為首為元,築牆之始為基,開戶之始為戽,子孫之始為祖,形生之始為胎。」

2、無名天地之始。——《老子》。注:「始者,道本也。」

3、始求深也。——《易·恆》。虞注:「乾為始。」

4、君子慎始。——《禮記·經解》

5、禮始於冠。——《禮記·昏義》。注:「猶根也。」

6、天地者,生之始也。——《荀子·王制》

7、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8、始,黃神為人時,居其地。——唐·柳宗元《遊黃溪記》

9、始至之日,歲比不登。——宋·蘇軾《超然臺記》

10、公始病,以書屬轍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為我銘。」——《東坡先生墓誌銘》

11、公(袁可立)先鳳陽人,始祖榮以開國功為睢陽百戶,因家焉。——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12、始縊即氣絕。——方苞《獄中雜記》

13、(袁可立)十一歲始專治《尚書》。——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11、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說文》

12、初,舒也。——《廣雅》。按,謂展帛以就裁。

13、初吉終亂。——《易·既濟》

14、名曰初慮。——《易·書大傳》

15、我生之初。——《詩·王風·兔爰》

16、初疾畏驚,見鬼之來。——《論衡·訂鬼》

17、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陶淵明《桃花源記》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4樓:文以立仁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3、連詞:

a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並且」等,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b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和方式,可譯為「而」,也可省去。《遊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c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由於」。《廉頗藺相如列傳》:「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d表修飾和被修飾關係。《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關係,可譯為「而」「來」「用來」等。《師說》:「作《師說》以貽之。」

f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或範圍,用法同現代漢語。《張衡傳》:「自王侯以下,莫不踰侈。」

g表示在敘述某件事時又轉到另一件事上,可譯為「至於」。《柳毅傳》:「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4、副詞:

通「已」。已經。《陳涉世家》:「座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5樓:匿名使用者

以 [yǐ]:

用,拿,把,將: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鑑來。

依然,順,按照:以時啟閉。物以類聚。

因為: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於(指時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以待時機。以儆效尤。

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以求。

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以前。以內。

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字尾:可以。得以。

古同「已」,已經。

太,甚:不以急乎?

及,連及:富以其鄰。

6樓:倚樓丶丶聽風雨

文言文中「以」作為介詞的用法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好的,可以或者是連線詞或動詞之類。

8樓:本喵王下屬

以有「用」的意思,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凡」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麼,有哪些句子?

9樓:匿名使用者

凡是,表示概括。

1.凡所應有。——《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

2.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總共。1.軒凡四遭火。——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2.凡六百一十六言。——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平常;普通。

盡眾人凡士。——《三國志·諸葛亮傳》

平庸。鉅是凡人。——《資治通鑑》

參考翻譯凡所應有。(凡是應該有得)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凡是來自四方的士人,沒有不來祭拜並且哭泣的)

軒凡四遭火。(項脊軒總共遭了四次火)

凡六百一十六言。(總共六百一十六個字)

盡眾人凡士。(都是普通的人)

鉅是凡人。(都是平庸的人)

在古文中「也」有哪些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也」在古文中用作助詞,根據用在句子中位置的不同,字義如下:

一、用於句末,意思是:

1、表判斷。

2、表疑問或反問,前面常有「安」、「何」等與它相配合。

3、表感嘆。

4、表祈使,常與「無」、「不」等呼應。

5、表示陳述或解釋。

二、用於句中,意思是:

1、表判斷。

2、表陳述或解釋。

3、表語氣停頓。

三、用在複句的前分句末或並列的句子成分之後,表示停頓和上下文的互相關連,兼有舒緩語氣和抒情的作用。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也,女陰也。象形。?,秦刻石也字。

白話版《說文解字》:也,女陰。象形。?,是秦代刻石的「也」字。

詞語解釋:

1、再也 [ zài yě ]

釋義:表示永遠的意思;亦表示到了極限。

2、也則 [ yě zé ]

釋義:亦是。

3、也波 [ yě bō ]

釋義:襯詞。無義。

4、挨也 [ āi yě ]

釋義:嘆詞。猶哎呀。

5、也曾 [ yě zēng ]

釋義:曾經。

11樓:文以立仁

也:文言文中只是助詞。

用在句末,表示某種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啊、呀、哪、呢等等;

用在句子中間起舒緩作用。例如現代漢語說「這人還行」,中間可以加乙個語助詞作緩解停頓,變成「這人嘛,還行」。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是語氣詞。⑴同現代漢語「也」。例:

①那老兒也都相見了。

②看坐兒的也只是搬張短凳在夾縫呂安插。

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例:

①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②河南樂羊子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③童寄者,郴州蕘牧兒也。

④曹公,豺虎也。

⑤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⑥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⑶用在句末,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

①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⑤「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這謂也。

⑷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例:

①餘聞之也久。

②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

③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④是說也,人常疑之。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語氣。例:

①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②縛者曷為者也?

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例:

①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②苟政猛於虎也!

③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④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詰語氣。例:

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例: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例:

⑴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

⑵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⑶豈獨伶人也哉!

(也者)⑴語氣助連用,起說明或解釋作用。例:

是鞭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反問。例: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也與)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帶有反詰之意。例:

唯求則非邦也與?

(也麼哥)句尾助詞連用,無實義。例:

枉將他氣殺也麼哥。

(也已矣)罷了。例: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如這個詞在文言文中有哪些句子是像的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動如山——《孫子兵法軍爭》日初出大如車蓋。——《列子·湯問》狀貌如婦人女子。——《史記·留侯世家》皎如白日,知公者宜莫如昌。

——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自公(袁可立)倡議,而新舊兩城屹立如金湯。——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兩

14樓:萬沙

如同.《兩小兒辯日》:「日初出大~車蓋.」

15樓:匿名使用者

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初中文言文中哪些句子裡的「是」表示「這時」這個意思?(多多益善~)

16樓:mickey哥哥

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

——摘自《**》

17樓:玉皇大帝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外連橫而鬥諸侯

古文中表示公升官的意思有多少個字,文言文中表示「公升官」「貶官」的常用詞是什麼?

公升職就是bai 公升 表提公升 du官職的詞語。公升 公升官zhi。如 公升 魯 臺dao都事 專擢 在原官上提拔。屬如 擢為後將軍。拔 提公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如 山濤 人名 作冀州 長官 拔三十餘人。遷 一般指提公升。如 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陟 進用。如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晉...

文言文表示似乎的字,文言文中表示打算的字

文言文多為單音節詞 通常乙個字就是乙個詞。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 似乎 在文言文中只用 似 如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倏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也可以用 宛 如 宛若 宛如 宛然 宛似。還可以用聯綿詞 彷彿 如陶淵明 桃花源記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文言文中表示似乎的詞語 似蓋可或然 文言文中...

在文言文中表什麼意思,在古文中的「表」的意思

表 就是臣下給帝王的奏章 還有一種就是 一種文體 就像諸葛亮的 出師表 最常用意思 表白 說 古文為臣下對上級的陳述 在古文中的 表 的意思 表 就是臣下給帝王的奏章,還有一種就是 一種文體 就像諸葛亮的 出師表 文言文中佔為表是什麼意思?佔 口佔,用嘴說 表 給皇帝上的奏章。佔為表 自己口述,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