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021-03-03 22:51:44 字數 5989 閱讀 4583

1樓:匿名使用者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為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啟用。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收到保護和激勵。

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手段,找準教學的切入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如何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六大核心素養

2樓:匿名使用者

「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

不同於一般意義的「素養」概念,「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從價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素養與國家、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從指標選取上看,它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 ;不僅反映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注重本國歷史文化特點和教育現狀。

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了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準則。因此從結構上看,基於中國國情的「核心素養」模型,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圓心來構建。此外,它是可培養、可塑造、可維持的,可以通過學校教育而獲得。

落到學校教育上,還需解決乙個關鍵問題 :它同學科課程教學是什麼關係?

一方面,核心素養指導、引領、輻射學科課程教學,彰顯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使之自覺為人的終身發展服務,「教學」昇華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養的達成,也依賴各個學科獨特育人功能的發揮、學科本質魅力的發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學科教學之筏,才能順利抵達核心素養的彼岸。

核心素養還是學科壁壘的「溶化劑」。以核心素養體系為基,各學科教學將實現統籌統整。比如「語言素養」,它並非專屬語文一家,體育課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勢和眼神,乙個快球、快攻就發動了。

現代社會中,人們有效交流的非文字訊號能力也是「語言素養」。

對於教師而言,這是個巨大挑戰。首先是觀念轉型——教師要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學科教師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師,其次才是教某個學科的教師 ;首先要清楚作為「人」的「核心素養」有哪些、學科本質是什麼,才會明白教學究竟要把學生帶向何方。

這也是從「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的必然要求。

基於「核心素養」完善學業質量標準,還可能改變中小學評價以知識掌握為中心的局面。乙個具備「核心素養」的人與單純的「考高分」並不能畫等號。它還將對學習程度做出刻畫,進而解決過去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評價操作性不足的問題。

3樓:匿名使用者

如何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六大核心素養學生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的乙個熱詞,其含義究竟是什麼呢?核

心素養是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 人為核心,綜合表現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等三個方面,

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 六大要素,具體細化為 18 個基本要點。

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以針 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

旨在回 歸教育常識,回歸教育本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轉變育人理念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乙個靈魂 召喚另乙個靈魂。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應具體研究學生,**

他們的政治角色、社會責任、人性品格、素養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 學生成長的潛質和可能性,注重理想信念和綜合素養的培養,關注學

生的生命質量和價值,突出終身發展的理念,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教 育就是當乙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 當前的學校 教育就如有人所說:

「老師,對不起!我把您教的都還給您了。

」不能 不引起大家的思考與反思,我的教育問題到底出在哪兒了? 在網際網路時代,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甚至還是與學生 共同學習的好夥伴。

主體應該是學生,教師僅僅是幫助者與好夥伴。

那麼作為乙個好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素養至關重要。

什麼 是人才?是聽話,成績好的就是人才,還是有獨立思考但淘氣的孩子 是人才?

網際網路時代,對教師自身綜合素養要求更高了,因為學生除了在 課堂獲取知識,還可以在課外或通過網路獲取知識。

教師不僅要培養 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還要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提公升責任感與幸福 感。

所以,提公升教師素養是關鍵。

二、提公升教師素養 學生核心素養備受關注時,我們不能不關注乙個問題,即教師的 素養。

因為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與實施的關鍵在於教師。

核心素養在教 科書中呈現的隱蔽性與拓展性, 教學目標中素養目標的模糊性與延續 性, 以及學生評價指標的內隱性與動態性等, 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師要充當改革理念研究的參與者;教師要繼承已有的改革成果,做 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主動行動者,要主動將學生核心素養轉化成「可

教」的內容;又要做好核心素養下的課程教學銜接,因此要做基於核 心素養課程教學目標的締造者,而非原有課程教學目標的執行者;教

師要做課堂教學評估指標的改良者,結合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學科核 心素養及其相應評價標準,對學生評估的現有指標進行改良和優化,

開展個性化學習診斷與「學會學習」專門指導。

由此可見教師素養隨 著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出,相應地要快速提公升。

三、著力教學實踐 首先,研究學情。

教師上課的目的是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學 習,教會學生做人,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教師上課面對的 是有血有肉、有思維、有情感的靈動學生,這就決定了教師備課要為 學生著想,為學生量體裁衣,要適合學生,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備課時,教師心裡要始終裝著學生,備課標和備教材是基礎,是為學生服 務,備學情才是重點。

所以,真正能夠駕馭教材過程的高手,是根據 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設計, 使教學結構服從於學生的思維和 接受能力, 讓全班每個學生都全身心、 樂此不疲地投入到學習新知中。

其次,活用教材。

課程是培養人的重要載體,教材是教師實施課 程標準的基本載體,是最基本的課程資源。

課標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 領性檔案,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

它是教學 的依據,也是教科書編寫的依據。

更是教師學科教育教學的出發點與 歸宿,是教師課堂教育教學的底線;同時也承認教師是課堂教學決策 者,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實施者。

所以,教師備課,首先要認真分 析、研讀課標與教材,在正確領會課標與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學 生的學情設計課堂教學。

因此,吃透教材是備好課、上好課的關鍵。

但教材是死板的, 教學活動是靈活的。

在使用教材上, 要堅持靈活性、 創造性,實現「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師在課程改革中應真 正成為教材的開發者、體驗者和實踐者,成為教育教學的決策者。

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 「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材料,要教得好,使 學生受益,還要靠教師善於運用。

」因此,我們在備課時,必須根據 學生實際 「活」 用教材。

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 對教材內容進行取捨、 增補、校正、拓展、變通、調序等。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 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 水平和經驗,對教材進行加工。

教師應選擇具有現實意義、富有挑戰 性的學習內容,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

主**和何種交流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思考方 法。

再次,師生互動。

歷史課堂是師生活動交流的場所,課堂上學生

活動如何進行評價?以活動單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 一方面體現新課 程的以生為本的理念,以活動為載體,重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

課堂教學的參與性;另一方面也符合多元智慧型理論的原則與精神,對 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提公升將會大有裨益。

最後,凸顯主題。

教學主題是統領一課的核心,是教學應該完成 的主要目標,往往也教學中真正需要**的問題。

在教學主題的引領 下,資源的開發、重點的確定、材料的使用、問題的設計、活動的開 展都有了中心,課堂教學就有了靈魂,對學生認識與理解歷史、提高 判斷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大有裨益。

而且,恰當的教學主題,對實 現歷史教學核心價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實現歷史教學的根本訴求 有重要意義,也是提公升教學境界的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既要當好 經師,又要當好人師。

在教學中滲透教育,做到教書與育人兩不誤, 既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知識技能的基礎, 又培養他們正確的情感、 態度、 價值觀,促進學生素養不斷高階、提公升。

教師要變教學視角為教育視 角,突破傳統的知識視野、課堂視野,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 心田,使學生健康成長。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4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龍源期刊網

5樓:翻滾吧獨角獸

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促進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核心素養提出的背景

「核心素養」的提出,更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點和突破點。其創新在於,以核心素養為統攝,使得教育「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更加凸現;其突破在於,它是課程「三維目標」的整合。

自從世紀初新課改以來,課程的「三維目標」已經人盡皆知,但人們往往只在學科教學的文字知識中去尋找它,將它機械地割裂開來,並且存在對它善貼標籤的現象。

「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貫穿於課程目標、結構、內容、教學實施以及質量標準與評價的整個過程中。「三維目標」可以在核心素養的目標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以完整體現。因此,「核心素養」是「三維目標」的整合和提公升。

二、核心素養的落實

核心素養的落實,顯然不僅僅是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變更,它更是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為保障的。

1.回歸學習本質—解決問題

要真正實現這一改變,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學習的,進而回歸到學習的本質。縱觀人類社會,無論是思想發展史、社會進步史,還是科學發現史、技術革新史,無一不是在不斷發現新問題中解決問題,又在解決問題中發現新的問題;而對於每乙個獨立的個體來講,都是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尋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只是,在現代知識的海洋中,我們似乎迷失了自己。

所以,回歸對問題的探求,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回自己應有的智慧型,應是學習的本意。

2.學習方式改變—問題化學習

從以講授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中間的橋梁是「問題化學習」。「問題化學習」讓我們看到,所有的教學必須以學生學習為主線去設計,必須讓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能夠發生並且。

3.教學模式的變革—「活動課程」

在教學中,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是在相應的學科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學科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習者的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建立聯絡。

4.課程規劃—學科和跨學科課程

落實核心素養,從學校的課程規劃角度,要完成兩種課程的設計:一是學科課程,二是跨學科課程(即綜合性課程)。

學科課程是基於學科的邏輯體系開發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間接經驗。跨學科課程是學生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它關注的是學生面對真實世界時的真實體驗和直接經驗,是以社會生活統合和調動已學的書本知識。它有利於學生獲得對世界完整的認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三、核心素養具體執行方案

課題組成立以來,採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整體設計研究方案,系統開展研究工作,為總框架的建構提供理論支撐。

組織課程、教學、評價、教研、管理等方面專家,開展「核心素養與課程標準銜接轉化研究」。重點基於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研究核心素養在課程標準中落實的方式方法。

為確保核心素養的科學性和適宜性,核心素養初稿及研究報告送教育部有關司局和單位徵求意見。此外,召開專題座談會,聽取一線教育實踐專家意見。

教育學生自尊自律,文明禮貌,誠信友善,寬和待人;孝親敬長,有感恩之心;熱心公益和志願服務,敬業奉獻,具有團隊意識和互助精神;能主動作為,履職盡責,對自我和他人負責;能明辨是非,具有規則與法治意識,積極履行公民義務,理性行使公民權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熱愛並尊重自然,具有綠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及行動。

了解國情歷史,認同國民身份,能自覺捍衛國家主權、尊嚴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能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最後,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有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能依據特定情境和具體條件,選擇制訂合理的解決方案;具有在複雜環境中行動的能力等。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與學生積極互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和孩子進行互動,孩子課程的積極才能表現出老師這堂課比較成功。在教學中過程中,教師如何與學生積極互動 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可以做課上鼓勵。針對不同班級需要設計不同的激勵機制,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不管孩子正確與否,都給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勵,鼓勵會讓孩子想說並敢說,只有先讓孩子敢說 想說,才...

在教學過程中,遇到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如何辦?目前發現很多學生學習不好不僅僅是態度的問題

看這些人裡面哪個最有機會被轉化的,就從他入手,其餘的嘛,一方面進行必要的教育,另一方面與家長溝通好,老師與家長一起施壓,盡力就好,不要強求結果 想必須了解孩子的認知過程是否存在問題,根據最新的認知科學學說pass理論,兒童的認知過程包括4個方面 計畫 注意 同時性和繼時性加工過程。任何乙個過程出現障...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彙和語言能力,還需要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讓學生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可以有效的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讓他們掌握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並且有一定的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 語文核心素養 運用語文是一種技能,要求準確 熟練,才能形成語文能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