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舊城南憶往
原文:錢這個東西,不可說,不可說。一說起阿堵物,就顯著俗。
其實錢本身是有用的東西,無所謂俗。或形如契刀,或外圓而孔方,樣子都不難看。若是帶有斑斑綠鏽,就更古樸可愛。
稍晚的「交子」、「鈔引」以至於近代的紙幣,也無不力求精美雅觀,何俗之有?
錢財的進出取捨之間誠然大有道理,不過貪者自貪,廉者自廉,關鍵在於人,與錢本身無涉。像和嶠那樣愛錢如命只可說是錢癖,不能斥之曰俗;像石崇那樣的揮金似土,只可說是奢汰,不能算得上雅。俗也好,雅也好,事在人為,錢無雅俗可辨。
有人喜集郵,有人喜集火柴盒,也有人喜集戲報子,也有人喜集鼻菸壺;也有人喜集硯、集墨、集字畫古董,甚至集眼鏡、集圍裙、集三角褲。各有所好,沒有什麼道理可講。
但是古今中外幾乎人人都喜歡收集的卻是通貨。錢不嫌多,愈多愈好。莊子曰:「錢財不積,則貪者憂。」豈止貪者憂?不貪的人也一樣的想積財。
人在小的時候都玩過撲滿,這玩意兒歷史悠久,《西青雜記》:「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北平叫賣小販,有喊:
小盆兒小罐兒」的,擔子上就有大大小小的撲滿,全是陶土燒成的,形狀**,一碰就碎。
出處:出自當代作家梁實秋的《錢》。
求梁實秋散文中的一段話
2樓:網友
--《信》
marcus aurelius曾經說過:「每天早晨離家時,我對我自己說:『我今天將要遇見乙個傲慢的人,乙個忘恩負義的人,乙個說話太多的人。
這些人之所以如此,乃是自然而且必要的;所以不要驚訝。』」
梁實秋的散文名篇
3樓:夢瑤雨薇
梁實秋被公認為華語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師之一。他的「雅舍小品」流播海內外,先後印行了三百多版。他的《雅舍小品》及其「續集」、「三集」、「四集」和「合集」,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
冰心在《讀〈雅舍小品選〉》中寫道:「實秋不但能說會道,寫起或譯起文章來,也是下筆千言,尤其是小品文字,更是信手拈來,諧而不俗。」朱光潛在致梁實秋的信中認為:
大作《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也就是說,譯介莎翁戲劇可由他人承擔,但書寫《雅舍小品》則鮮有「替人」——直至今日,我們尚未能發現在小品寫作上有梁實秋那樣的功力、實力和創力。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不錯,我看過。
雅舍孩子**信。
女人男人。洋罪謙讓。
衣裳結婚典禮。
病匿名信。第六倫狗客握手。
下棋寫字。畫展臉譜。
中年送行旅行。
梁實秋散文《客》中看到的.
4樓:弭晨威釗
應該是「高貴的客人來臨」
尊貴的客人賁臨。
梁實秋散文《鳥》的賞析,梁實秋《鳥》的原文
我愛鳥。以前我常見提籠架鳥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躂 現在這樣有閒的人少了 我感覺興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閒,卻是那鳥的苦悶。胳膊上架著的鷹,有時頭上蒙著一塊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著不動,有半點雄視昂藏的神氣?籠子裡的鳥更不用說,常年的關在柵欄裡,飲啄倒是方便,冬天還有遮風的棉罩,十分的 優待 但是如果想要 搏扶...
求張曉風散文全集原文啊,張曉風散文柳原文
張曉風散文 集.txt 張曉風散文 柳 原文 柳 所有的樹都是用 點 畫成的,只有柳,是用 線 畫成的。別的樹總有花 或者果實,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沒有用處的白絮。別的樹是密碼緊排的電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結繩記事。別的樹適於插花或裝飾,只有柳,適於霸陵的折柳送別。柳差不多已經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經老朽...
林清玄散文求賞析急急急,求林清玄散文集佳句賞析
林清玄的文章自始自終有乙個獨創性,但又非偏激和極端。比方說,他把台灣社會轉型以後,人性的普遍失落造成的精神危機,形容為 洗碗水社會 他說 洗碗水社會就是溫吞水社會,一天天的在渾濁。洗碗水社會最可怕的是,不管你是多麼清澄的水,一流下去馬上就髒了。這段文字中有乙個清晰的辯證聯結 先是社會的萎靡,再是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