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殼的蝸牛讀後感,彭學軍的《沒有殼的蝸牛》讀後感

2025-07-19 18:25:14 字數 1956 閱讀 3436

1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殼的就不叫蝸牛了,叫蛞蝓,蝸牛都是有殼的。

開頭交代四要素,時間地點和人物;

彭學軍的《沒有殼的蝸牛》讀後感

2樓:網友

沒有殼的蝸牛讀後感。

有一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沒有殼的蝸牛》。

每個人都像乙隻蝸牛,殼裡裝的是滿滿的責任,於是每邁出一步,都讓我們氣喘吁吁。

這討厭的殼!

我們何嘗不想拿掉這殼,輕盈地飛翔舞蹈;我們何嘗不想忘卻這份責任,在如蔭的綠草上奔跑跳越;我們何嘗不想拋掉這份重壓,自在地在生命賽場上輕裝搏擊。可是,我們可以嗎?

卸下這個殼,我們面前的生活道路一定會更加開闊平坦嗎?不,我相信一定不會。我們的責任環環相扣,將每乙個人緊緊地維繫在一起。

我們在重壓之下邁出的每一步或許艱難萬分,卻切實地給我們身邊的人送去最真切的幫助。如果我們真的卸下這殼,或許在那短暫的一瞬,我們可以在蔚藍的天空中飛舞,也可以在青山綠水間自由奔跑,可我們,卻無法再書寫自己的人生之書,我們也會如乙隻斷線的風箏,不知不覺間只剩下自己。垂暮蒼老之際,翻開那一本人生之書,空白,空白,我們就這樣渾渾噩噩地走完了一生!

悔恨淚水爬上蒼老的臉頰,可是後悔早已來不及。

是的,這份責任,這沉重的殼,是我們人生的意義,也是維繫所有人的紐帶。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國家首腦卸下他的殼,去過風一般飄搖的日子,那我們呢,國家就會陷入驚恐之中。如果我們的父母厭倦了終日勞累的生活,棄我們而去,失掉的親情就這樣消散。

自私地卸下自己的殼,就會讓他人的責任更沉重。

多少人曾想放棄自己的殼。你會,我會,偉人也會。屈原,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也曾在離開朝廷,悠閒自在,乘奔御風的日子裡想卸下自己的殼。

是啊,湘水潺潺,暖風習習,鶯歌娓婉,離開朝庭裡沉重的責任,這樣的生活何嘗不讓他留戀!可澤畔行吟,夕陽古道,干戈交響總是迴盪在他的耳邊,歸去歸去,責任的催促讓他拋卻一切美好,再次抓起為楚國面奮鬥的利刃。

卸下殼的美好讓每個人嚮往,可正如卸。

3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沒有殼的蝸牛》。

從前有乙隻蝸牛,它非常喜歡自己背上背的小房子,並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小公館」。因為這個房子,它開始變得自私、傲慢起來,連地鼠王國巨集偉的宮殿、螞蟻大功告成的地下城堡它都瞧不起。後來,因為這個小房子,它失去了一位即將迎娶來的蝸牛姑娘和一位很適合做它朋友的鼻涕蟲。

從此,它開始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自私與傲慢,它的性格悄然地發生了變化。最後,它夢見自己丟掉了房子,和分手的蝸牛姑娘幸福地生活在太陽島上。

這個故事雖然簡短,但告訴了我們乙個深刻的道理: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某種擁有看得太重,而對他人傲慢起來。這樣,我們會變得越來越封閉,越來越孤獨。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應該將某一樣特長視為生命的一切。告訴你們乙個秘密,其實我也有過和蝸牛一樣的經歷呢?

記得那年我上三年級,當時我的學習很用功,一度被老師評為「學習標兵」,飄飄欲仙的我開始變得傲慢起來,把學習成績看得比什麼都重要。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就等於擁有了一切。一旦有同學找我玩或請教我一些問題時,我都沒好氣地說:

學習不是一日之功,慢慢想吧!別來煩我,沒看到我正在看書嗎?走開!

乙個好朋友就被我這樣給疏遠了。所以,在上三年級期間,我幾乎沒有乙個好朋友,每天獨來獨往的我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後來,我讀了楊紅櫻阿姨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書籍後,漸漸感到了自己的孤單,慢慢地認識到了友情的重要性。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並不代表一切。即使我成績遙遙領先,可沒有好朋友和我分享成功的喜悅,又有什麼意義呢?於是,我開啟了自己的「小宇宙」,重新把已經搖搖欲墜的「友情牆」給築起來了,同學們都覺得我好像變了個人似的,搶著跟我交朋友,把我給樂壞了。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學習成績並沒有因為我和同學們玩耍而下降,還像以前一樣名列前茅。關鍵是,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滋潤,生活的快樂。

蝸牛現在肯定也和我一樣愉快地生活著吧!我很感謝楊紅櫻阿姨寫出了這麼好看、有這麼意味深長的故事書,我也期待著楊紅櫻阿姨寫出更多的故事書讓我大飽眼福。

蝸牛的獎盃讀後感字,蝸牛的獎盃讀後感70個字

我讀了課襲文 蝸牛的獎盃 這篇課文是講很久以前,蝸牛長著一對翅膀。在一次飛行比賽中,蝸牛遙遙領先,捧走了冠軍獎盃。它每天都背在身上,就怕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晚上他就睡在獎盃裡,害怕被別人偷樂趣。天長日久,蝸牛和獎盃粘在了一起,翅膀也蛻化了,大獎盃成了堅硬的外殼,蝸牛只能從殼裡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

寫讀後感的作文考試沒有扣分的

今天下午老師發語文期中考試卷,我的心情好像 十五個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 恐怕自己考不好,十分不安。當老師說 這次我們班同學考試的成績比我的預料的還好,語文成績九十九分的同學有三位,董春江 孟心怡和陳延玉。當聽到有我時,我的心裡暗暗高興。我接過自己的試卷仔細一看,哦!原來我就錯了乙個題 望洞庭 中總寫洞...

《牛虻》讀後感,牛虻的讀後感

這個寒假,我 牛虻 給看完了,使我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書中寫道 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於西元前399年被法庭處以死刑,罪名是用哲學腐蝕青年,讀後感。臨刑時,他說 只要我活著,我就堅決不放棄哲學研究。真正有意義的行動是不應該考慮生命的危險的,我被神遣到這個城市來,好比是馬身上的乙隻牛虻,職責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