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l電路工作原理 兩個二極體
1樓:牽絆溫存
1.中點電位(c點電位)為ec/2.第二,bg2和bg3提供一定的正向偏置電壓.
首先調整c點電壓vc,圖3中的r3,r4,r5是bg1的集電極,其中r3和c2組成自舉電路,r5則是為了給bg2,bg3提供偏壓的.為了避免調整vc時因r5數值不合適而造成bg2,bg3的集電極電流過大,可將r5短接,r1,r2是bg1的偏流電阻,調整r1使vc=ec/2
2. 接著調整bg2,bg3的工作電流,從圖3中可看出,bg2,bg3的發射極電壓由r5兩端的電壓所確定,即va-b=vbe1+vbe2,所以只要調整r5的大小就能達到調整bg2,bg3工作電流的目的.實際調整時因r5數值很小,可用乙個100歐的電位器代替,將電流表串聯到bg2的集電極與ec之間,一邊調節電位器,一邊觀察電流表的指示,使電流指示為5--10毫安即可.
需要說明,vc及bg2,bg3電流在調整時,會相互影響,vc調好後再調ic2,ic3時,vc又要變化,因此還要再調r1使vc再回到ec/2值.而調整r1時,又使ic2,ic3變化,所以需要反覆調整幾次才行。
otl功率放大電路原理圖
2樓:愛迪貓
你的電路圖有誤,下管基極接的不對,d3接的也不對這是乙個原理示意圖。
otl,就是無變壓器輸出,電容耦合的功率輸出電路單電源;後發展ocl(無電容)但需要雙電源。再有就是btl功放,單電源,同電壓功率可大4倍。
rw1為中點電壓調整,讓兩個功率管e極,工作在電源電壓一半rw2為靜態電流調整,為減小交越失真,一般調整功放管工作在甲乙態,靜態電流在幾十毫安,二極體d也是為了降低交越失真。
實際電路,功率大,電源可能要提高到幾十伏,要加複合管,可能還要加輔助電路。
3樓:網友
這個電路多處取值不對,其中rc太小,t1飽和,中點電壓等於電源電壓,所以調不出來。rc和re的阻值要互換下,r2阻值也太大。
麻煩大神講一下這個otl電路的工作原理 分別加正半周和負半軸訊號的時候誰導通 另外那兩個二極體幹嘛
4樓:
v5是前置放大級,vd1,vd2給v1 v2提供偏置電壓讓其工作。輸出正半周時,v2放大,輸入負半軸v1處於放大狀態。v3v4沒有放大作用。
誰能詳細幫我分析otl電路
5樓:網友
k點設為1/2vcc,是因為k點對vcc和gnd的電壓都是1/2vcc,這樣這個電路輸出的訊號幅度才能達到最大擺幅。
靜態工作時,電阻rb通過 1/2vcc給t1提供基極電流,當ui的負半周訊號加在t1的基極時,流過t1的基極電流會有一部分通過rb和輸入電容,這樣導致t1的基極電流減小,從而集電極電流減小,集電極電阻r和rc上的電壓降減小,集電極電壓上公升。當ui的正半周訊號加在t1的基極時,導致t1的基極電流增大(除了有rb提供的電流外,還有ui的輸入電流,這兩個電流方向相同),集電極電流增大,集電極電壓下降。
pfc電路的工作原理,PFC電路的工作原理
pfc電路的工作原理是由電感電容及電子元器件組成,體積小 通過專用ic去調整電流的波形,對電流電壓間的相位差進行補償。自從用電器具從過去的感性負載 早期的電視機 收音機等的電源均採用電源變壓器的感性器件 變成帶整流及濾波電容器的容性負載後,其功率因素補償的含義不僅是供電的電壓和電流不同相位的問題,更...
電路原理。電路定律,電路原理和電路分析有什麼區別
電阻1歐,電壓1伏,電流自然是除下等於1a,那個2a是另乙個迴路,其實電源1v輸出電流是3a 電路原理和電路分析有什麼區別 一 內容不同 電路原理 電路原理的內容包括電路模型和基本定律 線性電阻網路分析 正弦穩態電路分析 非線性電路,分布引數電路及均勻傳輸線等。電路分析 電路分析的內容包括直流電阻電...
充電保護工作原理,充電保護電路的工作原理
充電保護其工作原理相當於一套特殊速斷保護,當母線 充電保護較多地用於雙母線或分段母線上,保護設定於母聯開關或聯絡開關上 初次送電投運或檢修完成後進行投運時,應啟用充電保護,此時,如果母線與後續線路有故障 如接地線未拆除 將由充電保護迅速切除故障,當母線充電完成後,充電保護自動退出。即該保護動作於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