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落幕 牛李黨爭朋黨之亂

2025-07-14 07:20:18 字數 1141 閱讀 6027

唐朝的「牛李黨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樓:吃瓜中的戰地記者

牛李黨爭是唐朝末年朋黨爭權的體現,從唐憲宗開始,一直延續到唐宣宗,接近40年。唐朝末年,宦官專權,依附宦官的兩派——以牛僧孺為首領的牛黨和以李德裕為首領的李黨,互相傾扎,爭吵不休,因此歷史上把這次朋黨之爭稱為「牛李黨爭」。

2樓:網友

牛李黨爭是在宦官專權的日子裡,唐朝朝廷的**中反對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擠打擊。依附宦官的又分為兩派——以牛僧孺為首領的牛黨和以李德裕為首領的李黨,這兩派**互相傾扎,爭吵不休,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鬧了將近40年,歷史上把這次朋黨之爭稱為「牛李黨爭」。

3樓:無聊

唐朝的後期,以牛增孺和李宗閔為首的人被稱為牛黨。另一邊,以李德裕和鄭覃為首的人被稱為李黨。這兩黨之間在唐朝後期一直是一種對立的組織,兩黨一直持續著雙方之間的戰爭,在歷史中被稱為牛李黨爭。

牛派人物牛僧孺、李宗閔、皇甫湜參加科舉進士考試,他們在朝政上直言自己的策論,並得罪了當朝宰相李吉甫。李吉甫為了阻止牛僧孺等進仕,上訴憲宗取消牛李等三人的考試資格。因為此事,牛僧孺遂與李吉甫產生了矛盾,由此便開啟了中晚唐四十多年擔任牛李黨爭。

在唐朝「牛李黨爭」中,最後到底是哪一方獲勝了?

4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最後勝利的是牛黨,因為他們獲得了宣宗皇帝的大力支援,徹底清除了李黨的勢力,結束了雙方四十年的爭鬥。

5樓:網友

都沒獲勝,在他們的折騰下,唐朝越來越衰弱,一步步開始了滅亡,所以都沒贏。

影響唐朝達四十多年的牛李黨爭,最終到底是誰贏了?

6樓:懶懶七月風

劉李黨爭在武宗繼位後發生轉折,在武宗在位的六年間,劉黨被貶,李黨暫時得利。但是武宗死後,宣宗貶謫李黨,重新啟用劉黨。屆時,兩黨的領袖都年事已高,李黨的領袖李德裕死於貶所,劉李黨爭以劉黨勝利而結束。

7樓:地方娛樂

最終都輸了 。多年的 黨爭讓唐朝的經濟不斷落後,最後沒落。

8樓:秋風體育

牛李黨爭最後是牛派贏了,李德裕失勢了,李派是最大的輸家。

「適」到底讀什麼音?大唐榮耀裡李俶的兒子叫李「適」但是這個字在字典裡又不是多音字

適 有兩個讀bai音,老版字典du中可能只有zhi乙個讀音。1 sh 釋義1.動 切合 dao 相合 專 當 合 屬 平生之願 往 到 無所 從 遠 異國 書 出嫁 人2.形 舒服 自得的 意 安 舒 合宜的 能順應的 用 合 者生存 3.副 恰好 正巧 逢 值 得其反 剛才 才 值 王 有言 2 ...

取名男孩,屬牛叫李什麼辰,男孩屬牛叫奕辰好嗎

李凱澤 和樂,歡樂。適用於男孩取名字。出自 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 昆蟲凱澤,回首麵內 嚴復說 一名之立,旬月踟躅 可見取名之難。雖說難,但給寶寶構思乙個高雅優美的名字,妙如詩美如畫醇如酒 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如清晨陽光下瀰漫在花間的溫馨氣息,沁人心脾,新人耳目,不僅令人回味,使人難忘,更不知不覺間清...

燕郊李福成被譽為牛狀元是為什麼,燕郊李福成年輕的時候為什麼會養牛?

他的福成肥牛太有名了,燕郊好幾條馬路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把牛肉做到了極致。因為李福成年輕的時候是靠養牛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所以被大家譽為牛狀元,是大家對李福成成功的一種稱讚 燕郊李福成被譯為牛狀元是什為什麼?牛狀元是什麼呀?牛創業是放牛出來的狀元嗎?真的不知道牛狀元是什麼狀元。燕郊李福成年輕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