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起源主要有三:
出自嬴姓,形成於西周,遠祖為伯益,得姓始祖造父。伯益為顓頊帝裔孫,被舜賜姓嬴。造父為伯益九世孫,是周穆王時著名的駕馭馬車能手,因功被周穆王賜予趙城,造父族就稱為趙氏。
其後在戰國初年建立趙國,西元前222年為秦國所滅,其王室貴族和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趙氏。
皇帝賜姓。如北宋太宗時,党項族拓拔部首領李繼捧和李繼遷先後歸順,朝廷分別賜姓名趙保忠和趙保吉;宋神宗時賜木榮姓名趙思忠;宋哲宗時賜河湟羌族隆贊青唐隴拶姓名趙懷德;其弟邦啐勿丁受賜姓名趙懷義;遼政權光祿卿馬植因有功於宋室,宋徽宗賜他姓趙,名良嗣;南宋初年,鮮卑族人宇文虛中圖謀救出被金朝擄去的宋徽宗、宋欽宗,因寡不敵眾被殺,南宋朝廷賜他姓趙。另外,自唐代起,就有大批猶太人進入中國,尤以宋朝為最,猶太移民的姓氏均由皇帝親賜,據明弘治二年(1489)碑記,當時的猶太人有李、俺、艾、高、穆、趙、金等十七姓,明朝永樂年間,有一位加入中國籍的猶太醫生俺誠,以「奏聞有功,欽賜趙姓」。
清朝康熙年間福建孝空漳南道按察司趙泱乘也是猶太人。明太祖朱元璋對歸順的蒙古貴族寬大優待,分別賜予漢族漢名以示褒揚。有個蒙古貴族其巴圖,受賜名叫趙忠美,他們後代也就姓趙了。
在古代,一人受賜國姓,舉族以為榮耀,全體族人均改姓國姓,這極大地擴充了趙姓人口。
少數民族改姓趙氏。隨著歷史發展,本為漢姓的趙姓,滿、蒙古、回、布依、苗、藏、阿昌、土家、朝鮮、瑤、壯、哈尼、德昂、佤、景頗、鄂倫春、錫伯、彝、巧衫瞎白、傣等族中也有了趙姓。在古代匈奴人、唐代時雲南白蠻部落、唐代胖柯蠻等中也有趙姓。
如西漢匈奴人趙安稽,越族人趙光;五代白族人趙善政;元代蒙古族人趙國寶,藏族人趙阿歌昌;南宋瑤族人趙瑞封;塌賣清代壯族人趙克廣、趙榮正、趙榮章等。辛亥革命後,滿族愛新覺羅氏、喜塔喇氏、阿顏覺羅氏、覺爾察氏、伊爾根覺羅氏、阿塔覺羅氏、兆佳氏、鄂卓氏、蒙鄂絡氏等均有改姓趙姓者。此外,歷史上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趙的也不少。
始祖:造父。
2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皇帝,趙禹登,趙一曼,春秋時有晉國的趙勇,戰國時有名將趙奢、平原群趙勝、秦宰相趙高。西漢有趙嬰棋,關內侯趙廣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營平候趙充或或純國,年逾七十猶馳馬破敵。三國時有名衫咐將翊軍將國趙雲。
唐代,苗族人國珍任工部尚書,也姓趙。宋代趙氏團山立國凡320年,為帝王者有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匡義、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等,還有名宰相趙普,西夏國君李元昊出自党項羌族,也被宋太陽賜姓為趙。元代有著名書畫家趙孟俯等。
明代有吏部尚書趙南星,清代有書畫家、篆刻家趙之謙等。近代以來,趙姓名人更多,如作家趙樹理、詩人趙樸初、藝術家趙丹等,都為世人所熟知。
趙姓的**和歷史
3樓:唐甜說民生
1、漢族趙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現是因為舜帝(姚姓,後代以姚為姓)賜姓給他的女婿伯益(顓頊帝孫)為「嬴」,並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雖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趙姓的具體始祖是造父。
2、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到戰國初年,趙氏聯合韓、魏二卿擊敗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繼而趙敬侯趙襄子聯合魏武侯、韓哀侯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為諸侯。
西元前22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趙國王室紛紛散落民間。因為造父是秦人和趙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開始姓趙,所以秦國公族也姓趙,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秦國公族也以趙為氏,有「諸趙」的說法。
3、源於帝王賜姓或外族改姓。先後匈奴人、女真人、党項人、鮮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歷史人物,被賜姓趙,如漢代有趙安稽(匈奴人),趙曳夫(「南蠻」人),五代有趙國珍(牂牁酋長的後裔)。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溫後裔避亂於甘肅陝西等地,隨母姓改漢姓趙。
4、源於冒姓。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這在姓氏學上稱之為「冒姓」。趙氏中也有不少這樣的情景。
其中多數為:清王朝覆滅後,清官職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壓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復仇,伊爾根覺羅、愛新覺羅等滿姓氏者迫於壓力改名換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趙」姓。
家族名人
趙雲:(?229)是三國名將,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趙飛燕:(?西元前1)漢成帝皇后。
善歌舞,因體輕如燕,故稱為飛燕。成帝時入宮,為婕妤,極得成帝寵幸,許後廢,被立為皇后,擅寵十餘年。哀帝立,尊其為皇太后,平帝初年,廢為庶人,遂自殺。
趙氏的起源和歷史名人
4樓:乾萊資訊諮詢
以國為姓。造父的後代奄父,為凱棗周宣王御。奄父生叔帶,因周幽王無道,離開周王室去晉國,為晉文侯御。
這樣,趙氏便進入晉國,後世事晉為大夫。周威烈王時,列為諸侯,開國君主趙烈侯,是晉大夫趙衰的後代,戰國時為七雄之一。後被秦國所滅,趙國公族以原國名命姓,遂成趙姓。
家族名人:趙雲(?-229)是三國名將,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盯含拆真定人。
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趙飛燕(?~西元前1)
漢成帝皇后。善歌舞,因體輕如燕,故稱為飛燕。成帝時入宮,為婕妤,極得成帝寵幸,許後廢,被立為皇后,擅老悶寵十餘年。哀帝立,尊其為皇太后,平帝初年,廢為庶人,遂自殺。
誰知道趙姓的歷史和名人,趙姓的**,趙姓人口總數,趙姓族譜?
5樓:向清初
趙雲,三國時期著名蜀漢國名將,著名軍事家。
趙匡胤,宋朝開國皇帝是趙匡胤,廟號太祖。
趙本山,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
趙麗蓉,著名藝術家。
趙尚志,東北抗日聯軍名將、遼寧朝陽人。
趙文卓,著名武打影星。
趙薇,著名影星。
趙公明,也就是財神。
趙政,也就是嬴政,滅六國的秦帝國皇帝秦始皇。贏趙為乙個祖先,所以趙即為贏,贏即為趙,司馬遷的史記中也多次稱秦始皇為趙政。等等。
趙姓的起源 趙姓的歷史名人都有誰
6樓:網友
趙姓是百家姓排名的第一大姓,歷史上名人數不勝數。在這也有很多明星也姓趙,比如:趙麗穎,趙薇,趙又廷,趙雅芝等等。
漢族趙姓源出贏姓。遠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時代的金天氏少昊。少昊氏族是以鳳凰為圖騰的東夷族的一支,其後裔皋陶在堯舜時掌管刑法和司法。
皋陶之子伯益掌管火種和馴養獸鳥,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得姓贏。伯益的後裔造父在周穆王時為駕車大夫,因在平定徐偃王之亂中立了大功,周穆王封造父在趙城,即今山西洪洞縣北。造父子孫就以封邑名為氏。
從此以後,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了趙姓,造父是天下趙姓立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歷史。
1、趙匡胤-宋朝開國皇帝。
宋太祖(927---976)即趙匡胤。後周殿前檢點,在「陳橋兵變」 中被擁立為帝,宋朝的開國皇帝。在位17年,病死,後人又懷疑為其弟趙匡義所害,終年50歲,葬於永昌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堤東保)。
涿州(治今河北 涿縣)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寧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西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
2、趙雲-三國時期蜀漢儒將。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3、趙括-戰國時期名將。
趙括(-前260),戰國時趙將。別名馬服子,馬服君趙奢之子。空談其父所傳兵法,實際不會指揮作戰。
把國王賞賜金帛,買進上好宅田。趙孝成王六年(前260),趙中秦反間計,用他代廉頗為將,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舉出擊,被秦將白起包圍,突圍不成,被射死。趙軍四十萬都被俘坑死。
4、趙高(-前207),秦宦官。
趙高本是趙國人。以母受刑為官奴婢,兄弟數人亦被宮刑。秦始皇以他通獄法,任為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
親近秦始皇少子胡亥。西元前210年,始皇死,與李斯偽造遺詔,逼使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胡亥為二世皇帝。任郎中令,居中用事,控制朝政,掌握大權。
後殺李斯,任中丞相;不久又殺二世,立子嬰為秦王。旋為子嬰所殺。一說「趙高兄弟皆生隱宮」,即秦律的「隱官」,系在隱蔽處工作的工匠。
7樓:楠風吹呀那個吹
宋代編寫的《百家姓》將趙姓列為全國首姓,是因為趙姓是宋朝的國姓,實際上以人口和望族排列並非如此。據專家考證,趙姓是當今中國的第七大姓。
趙氏出自蠃姓,與秦國蠃姓同祖。趙氏的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是夏朝東夷族首領,蠃姓各支的嫡系祖先。
8樓:春江花影
宋代編寫的《百家姓》將趙姓列為。
趙氏的祖上名人及朝代
9樓:無畏級上將
趙姓是宋朝的皇家姓。趙匡胤開國皇帝,歷史及演義上都很有名。
歷史上趙姓的名人,還有趙 勝(平原君)、趙奢(趙國大將),趙括(趙奢之子,紙上談兵),趙子龍(三國猛將),趙翼(清史學家),趙孟頫(元代書法名家)。
我姓虎,想知道虎姓的由來,安徽宿州虎姓的來歷
我也姓虎,我是甘肅的,準確的說應該祖籍在定西的香泉回族鄉!虎 字的來歷,怎麼來的 安徽宿州虎姓的來歷 根據我收集的資料,判斷如下 安徽宿州虎姓 於姬氏,周朝分封的諸侯國 蔡國 姬氏 曾經遷都到鳳臺縣,距離宿州很近,姬氏分支就有虎姓,而今蔡國 上蔡縣 附近也有虎姓,兩個分支應該是乙個宗族的。肯定不是廣...
我姓周,我老婆姓趙,想取有意義的姓名
推薦 周久驊兆 五行分別是 金木水火 筆畫分別是 8 3 22 6 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數分別 9 水 11 木 31 木 39 水 29 水 總評數理得分 93 分 詳細解說如下 天格數理 9 水 又稱先格,是祖先留下來的,對人生影響不大 暗示 破舟入海 大成之數,蘊涵凶險,或成或敗,難以...
我想知道 包 這個姓詳細的由來,是蒙古族的
包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包姓出於羋姓。包姓的起源和庖字有關,古時候包和庖字是可以通用的。而庖就是烹調的意思。遠古時候有個著名的部落首領,叫伏羲。伏羲的部落在文化上很先進,古代流傳著很多和伏羲有關的傳說,如伏羲造字,伏羲創卜卦等。而且伏羲的部落在烹調上也很先進,所以又被稱為庖羲,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