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黑夜都會做什麼?古人晚上都幹什麼?

2025-07-10 07:55:14 字數 2813 閱讀 6407

1樓:王谷彤

在我小時候,大概8歲之前把,我們村是沒有電,沒有自來水的,1998年左右有的自來水,99年有的電。(對,我們就是落後的西北貧困山區……)那時候用的是煤油燈,水是從村裡的一口井裡打的,當時還小,口渴了是直接趴在溪邊喝溪水的…… 那時村裡普遍起床早啊,雞叫一般都是天亮前1個小時左右,無論冬夏。那時候我上一年級梁悔李,冬天經常遲到,因為全家只有爸爸有一塊上發條的機械錶看時間,沒有鬧鐘,早起全憑大公雞,所以我遲到過,也凌晨3點多到過校門口。

早起先去挑足了一天的水(每家都有一口司馬光砸缸的那種大缸,我家的現在還在用前閉),然後給各種家禽餵食,白天基本就是在地裡忙活。下午天最熱的時候睡覺,然後放羊,給豬割草,之後做飯。 吃完飯一般還有1個小時天會黑,這乙個小時候印象中最橡遲快樂的時間了,因為那時候村裡家家門都是大木門,這時也基本都開著,大人們大多在村頭開始飯後的茶話會,聊天或打牌-那時沒有撲克,大人玩的用我們方言叫牛勁兒---一種長10公分,寬3公分,牌面印著水滸人物的牌。

小孩們當然是挨家串門,叫其了其他小夥伴,聚眾到處亂跑,玩123不許動或捉迷藏之類的。到天完全黑了之後小孩們喊著臘月二十八,各回各的家,然後開始陸陸續續的回家,那時是完全沒啥夜生活的,煤油燈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是較貴的,沒啥事基本回家收拾一下就睡覺了。 應該說那時候是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的,主要是看太陽和天黑情況,有時候月圓,且晴朗的時候,可能會比較晚睡。

所以,我猜古人,除了大戶人家有錢燒的起蠟燭的之外,正常人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除了偶爾造小人,都是沒有什麼夜生活的。

古代人是如何解釋白天黑夜的

2樓:網友

古代兵營以白天掛彩旗,黑夜掛彩燈的方式傳遞資訊,古代12時辰白天,是指上午8點到晚上8點這段時間;「夜間」是指晚上8點到第二天上午8點。白天:辰、巳、午、未、申、酉、戌。

夜晚:亥、子、醜、寅、卯、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醜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具體劃分如下: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醜(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蘋果丁ソ 2008-07-27 13:21 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一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3樓:綠筠

天圓地方,太陽月亮交替公升降,圍著土地轉啊。

4樓:網友

白天。 指西方的天空。 《淮南子·墬形訓》:「弱土之氣,御於白天,白天九百歲生白礜。」

黑夜【釋義】黑暗沒有月光的夜晚。

唐 白居易 《遊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黑夜自光明,不待燈燭燃。」《水滸傳》第八四回:「黑夜怎地廝殺,待天明決一死戰。」

古人晚上都幹什麼?

5樓:紫荊那人

古人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很早就睡了,因為古人晚上勞作,是需要點很多蠟燭的,很多家庭都負擔不起,只有少數婦女或者讀書人在晚上會對著燈光熬一會兒。

6樓:雜談鮮事

古人晚上除了聊天兒睡覺,就是秉燭夜遊古代,尤其是唐宋元明清比較繁盛的一些朝代,出現那麼多的勾欄瓦肆,就是因為人們閒的無聊,不像現在人們閒的無聊,可以在家玩手機看電影,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自然得找點樂子。

古代夜晚人們一般都做什麼?

7樓:地平線之說

古代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一般很少有人外出的,安全性也不高,還增加辦案難度,除了吃飯聊天,辦辦那事也沒有什麼了。

8樓:馬寧學長

古代夜晚人們一般是休息,或者去夜市消費,文人一般選擇酒家或者茶館消遣,或者秉燭夜遊,唱和詩歌!

9樓:自報調查

古人黑夜在挑燈夜讀,或者在酒肆飯館吟詩作畫,取樂喝酒。

對於那些不乏雄心壯志的人來說,到了晚上「加油」的時候了。孫靖是「吊梁」,蘇秦是「刺骨」,匡衡是「挖牆偷光」,姜弼是「倒月」,韓愈在燒灰泥和日晷,車音是抓幾隻螢火蟲做照明材料,一些窮學者跑到寺院「借光」。現在,雖然他們學習不好,但他們想取得成就。

當別人在睡覺,當別人在浪費青春時,夜晚是他們激動人心的時光。因為在他們心中,他們對未來更加樂觀。

10樓:吃瓜預備役選手

古人黑夜一般都是老早就睡覺了,因為沒有太多的娛樂專案,只有睡覺,還要早起幹農活。

11樓:凍鴛鴦和凍檸茶

古人黑夜一般有去青樓或者和朋友飲酒,或者在家裡和老婆生孩子。

12樓:草木子的家

古代雖然不像現在有酒吧但他們也有消遣的地方。比如有錢人會經常出入小酒館和戲樓聽聽戲喝喝小酒也是很愜意的。沒有錢的只能在家縫補下衣服了。

13樓:你到底敢不敢

古人黑夜一般都會吟詩作對,看戲劇,鬥蛐蛐,或者也有進行騎馬賽馬等活動,古人晚上的活動還是比較豐富的。

在大寒季節古人會做什麼

在古代,每逢大寒時節,家家戶戶都忙著採冰儲積起來。採冰是為了來年碰山枯夏天使用,古代沒有唯穗冰箱,靠最冷時採集的冰供夏天使用。大寒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乙個節氣,於每年公曆月 日交節。大寒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笑洞致的意思。大寒節氣處在。三。九 四九時段,...

在太寒時節,古人會做什麼

在太寒時節,古人會採集冰塊。寒日採冰的做法判凱賀從商周一直延續至明清。周代採冰在臘月初,明清採冰在大寒前後的三九天。據清代富察敦崇所撰的 燕京歲時記 中說 冬至三九則冰堅。於夜內鑿之,聲如鏨石,曰打冰。三九以後,冰雖堅不能用矣。俗話說 冷在三九 這時的冰凍得最為堅硬,符合皇家 取其明淨堅厚者 的要求...

在大寒時節古人通常會做什麼

在古代,每逢大寒時節,家家戶戶都忙著採冰儲積起來。採冰是為了來年碰山枯夏天使用,古代沒有唯穗冰箱,靠最冷時採集的冰供夏天使用。大寒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乙個節氣,於每年公曆月 日交節。大寒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笑洞致的意思。大寒節氣處在。三。九 四九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