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答案]d詳解]a、由質量守恆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甲烷燃燒,在困喚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說明生成水,說明甲烷中含有氫元素,選項正確;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別投入盛有紅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氣瓶中,紅棕色消時,說明該旁譽瓶內放的是活性炭,選項正確;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運尺段,分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選項正確;
d、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復燃,說明已經收集滿,選項錯誤,故選d。
2樓:夢皖v昕
a、加入硫酸銅溶液,不產生氣泡的是水,產生氣泡的是過氧化氫溶液,是因為在硫酸銅溶液的催化作用下,過氧化氫分解生敏碰睜成水和氧氣,該選項正確。
b、分別投入盛有紅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氣瓶中,能使集氣瓶中的氣體褪色的是活性炭,是因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二氧化氮,不能使集氣瓶中氣體褪色的是氧化銅,該選項正確。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氮氣不能,該選項正確。
d、氧氣密度比空吵讓氣大,支援燃燒,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應該把橋歲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處,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收集滿,反之則沒有收集滿,該選項不正確。
初三化學選擇題(答案已給出,求詳細講解)
3樓:尕豬欣
1.鐵粉和氧化銅分別和稀硫酸反應。微熱會使反應充分。後來插入鋅片證明硫酸過量。不溶物為銅。濾液中有大量的亞鐵和銅離子。因此bcd正確a不正確。
無明顯現象。藍色沉澱。無明顯現象。
b白色沉澱。無明顯現象。有無色無味氣體放出。
c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
d無明顯現象。溶液變紅色。無明顯現象。
因此b正確。
有藍色沉澱生成。b有白色沉澱生成。c溶液無顏色變化。d有無色無味氣體放出。因此c正確。
只是溶液的稀釋。加水稀釋只是令溶液的濃度降低。對於存在於溶液內的離子數量無變化。因此無意義。
4樓:網友
1.在濾液中插鋅片說明硫酸有剩餘,那麼不容物中一定不含鐵了,如果含鐵,鐵會和酸反應。
2.原氯化鈣中有沉澱產生,氫氧化鈉溶液中無現象,硫酸溶液中有氣泡或者說有氣體產生。
中有沉澱生成cu(oh)2,b中有沉澱生成baso4,d 有氣體生成co2
4.這不能說明黃色是是cl-造成的。
5樓:網友
1、在濾液中插入鋅片,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液中有酸產生氫氣,如果有鐵,就不會有酸,也就是酸和鐵不能同時存在。
2、將碳酸鈉倒入三中溶液中現象分別是:產生白色沉澱、無現象、產生氣泡。
3、a中cucl2是藍色溶液,b中硫酸根和鋇離子會結合生產硫酸鋇,c符合條件,d中碳酸鈉和鹽酸會反應產生co2氣體。
4、a的目的是檢驗cl離子是否顯黃色。
b的目的是在黃色溶液中將鐵離子去掉,生成氫氧化鐵沉澱,觀察顯黃色是否與鐵離子有關。
c中目的是去掉溶液中的氯離子,生成氯化銀沉澱,觀察溶液是否變色。
d中加水只是將溶液變稀,各種離子還在,所以此實驗無意義。
6樓:靜水月光
1.當氧化銅物質的量大於等於鐵是,生成的不溶物僅有銅,所以a是錯的;插入鋅片後有氣體產生,說明濾液一定含有硫酸,所以b對;因為鐵比銅活潑,氧化銅與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銅會被鐵粉還原,且因為b中所說的酸過量,鐵粉會被完全消耗,不溶物只能為銅,所以c對;鐵粉與稀硫酸反應是生成硫酸亞鐵,鐵粉與b中所說的硫酸銅反應亦生成硫酸亞鐵,故濾液必含硫酸亞鐵。
氯化銅滴入三種試劑中,與氯化鈣不反應,溶液因氯化銅變藍;與氫氧化鈉生成氫氧化銅,是藍色絮狀沉澱;與稀硫酸不反應,因氯化銅溶液顯藍色。故僅有兩種現象。
b。。碳酸鈉滴入三種試劑中,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為白色沉澱;與氫氧化鈉不反應,故無變化;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為無色氣體。故有三種不同現象。
c。。氯化鈉滴入三種試劑中,與氯化鈣不反應,故無變化;與氫氧化鈉不反應,故無變化;與稀硫酸不反應,故無變化。故僅有一種相同現象。
d。。酚酞只能遇鹼顯紅,故滴入氫氧化鈉中顯紅,其他兩者不變色。僅有兩種現象。
3a中的氯化銅為藍色,不符;b中硫酸鈉會與硝酸鋇生成硫酸鋇,故不大量共存;c正確,不解釋;d中鹽酸會與碳酸鈉生成二氧化碳,故不大量共存。
有意義,在於兩者都有氯離子;b有意義在與沉澱了三價鐵離子;c有意義在於沉澱氯離子。以上三者都以對比方式。而d中僅僅是稀釋溶液,氯離子和三價鐵離子都沒被反應掉,故無法做出任何判斷。
所以應選d項。
下次提問帶點分啊。
7樓:網友
1.,因為把鋅片叉進濾液,有氣泡產生,硫酸過多,所以b對。因為硫酸先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fe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與硫酸亞鐵,所以c d對。
2,氯化鈣溶液與碳酸鈉反應,有白色沉澱。氫氧化鈉溶液與碳酸鈉不反應,無現象。稀硫酸與碳酸鈉反應,有氣泡。故b對。
3,因為無色所以a錯,因為baso4為沉澱所以b錯,因為hcl與na2co3會反應所以d錯。
4,因為d不能說明變色是因為哪個離子,所以d錯,
8樓:載瀚羽凡白
mg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4,na加h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4,所以相同物質質量下碳酸根的質量是相同的,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也是相同的。。其他的可根據這句話去分析,全錯。。。所以選a
初三化學選擇題、求解和解釋~
9樓:勇士
b因為黃豆和綠豆混合後中間有空隙,是體積問題,與分子扯不上關係吧用排除法也可。
a水蒸氣分子間隔大所以體積大。
10樓:羅剎盤龍東南望
a是因為氣體的分子距離比液體的大。
b是因為黃油可以填進綠豆的縫隙中,和分子理論沒關係c是高壓下分子間距離變小。
d是因為酒精的分子間距離可以容下水分子。
初三中考化學不定項選擇
11樓:融叡勾云溪
由6hcl+2al=2alcl+3h2
得al過量。
實際上稀鹽酸中只有的hcl,只能消耗的al,放出氫氣。
由2hcl+fe=fecl2+h2
得hcl過量。
實際上燃改搜的鐵只能放出約。
故選a由2hcl+caco3=cacl2+co2+h2o得碳酸鈣過量。
實際上的hcl只能消耗5g的碳酸殲戚鈣皮歷,放出的二氧化碳,燒杯內剩餘物質質量為。
由h2o+cao=ca(oh)2,ca(oh)2+2hcl=h2o+cacl2
得這個燒杯內不放出氣體質量任為。
故選d所以要選ad
初三化學選擇題。有答案,求解釋。
12樓:郭振姍
溶液中有硝酸根,這裡說的金屬離子,所以是鐵二價。
2不對,因為鐵和銅二價不能共存,鐵會置換銅二價。這個題分兩種情況:1.鐵少量時為1這種情況,2.鐵過量時為4這種情況。
13樓:網友
應方程式:fe+cu(no3)2=fe(no3)2+cu對的,fe全部反應,而cu(no3)2有剩餘,則生成fe2+、cu錯的,反應一定生成cu,所以不溶物必有cu,而不可能只有fe錯的,反應一定生成fe(no3)2和cu,所以溶液中一定有fe2+,不溶物一定有cu,對的,cu(no3)2完全反應,則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為fe,cu
綜上:可能出現的是 b (
14樓:網友
鐵置換銅。鐵不足量,沒有置換完銅,溶液中有fe二價,cu二價,不容物為cu。鐵過量,銅被置換完了,溶液中只有fe二價,不容物為fe和cu
15樓:君love至上勵合
對的,fe全部反應,而cu(no3)2有剩餘,則生成fe2+、cu
錯的,反應一定生成cu,所以不溶物必有cu,而不可能只有fe
錯的,反應一定生成fe(no3)2和cu,所以溶液中一定有fe2+,不溶物一定有cu,對的,cu(no3)2完全反應,則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為fe,cu
16樓:網友
1中鐵粉沒有加足量 2中的不溶物鐵粉會繼續和硝酸銅反應 3也同樣 4中鐵粉過量。
17樓:網友
cu二價與fe反應生成cu單質不對;
18樓:冰玉
1:fe若全參加反應且不過量,最後的不溶物為cu
4:fe若全參加反應且過量,最後的不溶物除fe還有cu
初三化學選擇題(答案已給出,求詳細講解)
19樓:網友
mgco3 和 nahco3 m=84g/mol
相同質量 n也一樣 含有c的質量也相同。
hcl是足量 產生co2質量也一樣。
20樓:小皇帝超喜歡
mgco3與nahco3相對分子質量相等,同質量的兩種物質有相等的碳酸根,所以跟足量鹽酸反應得到的二氧化碳質量相等。
21樓:明日依舊
mgco3和nahco3的相對分子質量相等,相同質量下生成的co3的量相等。
22樓:網友
以上反應中,和足量的鹽酸反應,所有的碳均轉變為二氧化碳。物質的質量相同,只要碳的質量分數相同,碳的質量就相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就相同。
只有a中碳酸鎂和碳酸氫鈉中碳的質量分數相同。
23樓:網友
都是乙個碳酸根,只要物質的分子量相同,那麼生產的二氧化碳質量就相同。
24樓:網友
碳酸鎂和碳酸氫鈉的式量相同,相同質量的碳酸鎂和碳酸氫鈉物質的量相同,自然放出的二氧化碳一樣。
初三化學題,求 初三化學試題帶答案和解析,(越詳細越好)
檢驗oh 方法 1 加入cuso4或含銅離子的溶液,生成藍色沉澱 2 加入fecl3或含3價鐵離子的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澱。3 加入含鎂離子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澱。1.cuso4 2.feso4 3.mgcl 求 初三化學試題帶答案和解析,越詳細越好 5 初三化學題 假設加入的硝酸根為94,則銀離子也是...
求這些化學問題的答案和解析,求 初三化學試題帶答案和解析,(越詳細越好)
1.so2氣體分別通入下列溶液中,氣體不反應是選d.cuso4溶液 2.以下氣體能用naoh固體乾燥的是選a.nh3 3.下列對so2和so3的敘述正確的是 選 a.通常條件下都是無色氣體,都易溶於水 4.為除去混入co2中的so2和o2,下列試劑的使用順序正確的是 c.5.目前工業上可以不經處理,...
初三化學題目,求初三化學模擬題及答案
1.變成紅色 紅色褪去 2.藍色 藍色 絮狀沉澱 沉澱溶解 1,紅色,無色 2,藍色,藍色 絮狀沉澱,沉澱消失 1.溶液變紅,紅色逐漸消失 2.藍色,藍色,沉澱,藍色沉澱逐漸消失 1.溶液變紅色 紅色消失,如果鹽酸過量的話,溶液還是原來的顏色。藍色 藍 沉澱 藍色沉澱消失,溶液變藍色。1.變紅 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