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帳號已登出
一、什麼是rc電路。
rc電路是指由電阻r和電容c組成的電路,它是脈衝產生和整形電路中常用到。
的電路。常見的rc充、放電電路、rc積分電路合rc微分電路接下來詳細講解。
二、rc充、放電電路。
rc充、放電電路如下圖所示,下面通過充電和放電兩個過程來分析此電路。
rc充、放電電路圖。
1)rc充電電路。
rc充電電路圖如下圖(a)所示。
rc充電電路圖及充電曲線圖。
由上圖分析:
將上圖a中開關s置於「1」處,電源e開始通過電阻r對電容c充電,由於剛開始充電時電容兩端沒有電荷,故電容兩端電壓為0v,即uo=0v。從圖a中可以看出ur+uo=e,因為uo=0v,所以剛開始時ur=e,充電電流i=ur/r,該電流很大,它對電容c充電很快。
隨著電容不斷被充電,它兩端的電壓uo很快上公升,電阻r兩端電壓ur不斷減小,當電容兩端充得電壓uo=e時,電阻兩端的電壓ur=0v,充電結束。充電時電容兩端電壓變化曲線如上圖(b)所示。電容充電速度與rc的大小有關:
即r的阻值越大,充電越慢,反之越快;c的容量越大,充電越慢,反之越快。為了衡量rc電路充電快慢,常採用乙個時間常數τ(唸作「tao」),時間常數是指r和c的乘積,即:τ=rc,τ的單位是秒(s),r的單位是歐姆(ω)卜孫型c的單位是法拉凱虧(f)型猜。
rc充電電路在剛開始充電時充電電流大,以後慢慢減小,經過t=,電容上充得的電壓uo約有即uo≈,通常規定在t=(3~5)τ時,uo≈e,充電過程基本結束。另外,rc充電電路時間常數τ越大,充電時間越長,反之則時間越短。
2樓:愛的彼岸
對於充電:時間常數是電容器電壓 uc從0增加到 所需要的時間。
對物返於放電:時間常數是電容器電壓 uc從us減少到 所需要的時間。
電容充放電一滑陸般3 - 5個時間罩讓飢常數可以充滿電。
假設有電源us通過電阻r給電容c充電,u0為電容上的初始電壓值,u1為電容充滿電後的電壓值,ut為任意時刻(t時)電容上的電壓值。
3樓:最萌身高差
傳統的rc充放電電路的充電電纖散路喊攜為電容和電阻串聯,電容放電時通過並聯的放電電阻放電,此時充電電路和放電電路存在複用的電阻。充電時間和放電時間分別由接入電路的電容值和電阻值決定。由於要兼顧充電時間和放電時間,電阻複用會導致傳統的rc充放電電路放電時間較長,而實際應用中,有一些應用需要rc充放電電路充電時間較長,放電時間較短。
傳統的rc充放電電路難以滿足上述鄭豎伏要求。
請問老師,怎麼設定rc時基電路充電到3v時才導通,就是門檻電壓。
4樓:知無不道
如果你選用的時基電路是ne555,可以從5腳對地接一10k電位器,調節電位器悉悉神將5腳對地電壓設成3v即可陸差。睜虧。
rc電路電容充電時間
5樓:老將從頭來
從電容端看進去的等效電阻r=r1∥r2=r1·r2/(r1+r2),電路的時間常數τ=rc=cr1·r2/(r1+r2)通常認為當時間t=4τ後完成充電。
所以,此電路的充電時間≥4cr1·r2/(r1+r2)(秒)
6樓:網友
將外電源u置零,電路變為c、r1、r2並聯,時間常數就是c乘以r1//r2,具體推導如下:
記電容端電壓uc,那麼左上方電阻r1的電流i:
i=(uc/r2)+(cduc/dt)
所以:u=uc+ir1=uc+(ucr1/r2)+(cr1duc/dt)
duc/dt)+[r1+r2)/(r1r2c)]uc-(u/cr1)=0
顯然時間常數τ=r1r2c/(r1+r2)然後解微分方程或者套公式都ok了。
如何理解rc充電電路的電流及電壓表示式?
7樓:網友
vs是電源電動勢,r是給電容器充電時電路中的電阻。
rc)稱為時間常數。
8樓:網友
rc電路的充電效率問題就必須考慮效率低時,既浪費能量,又給散熱和系統整合帶來困難。因而必須考慮如何提高rc電路的充電效率。
由於採用直線型電壓源進行充電可以獲得較高的充電效率,而在這種電源作用下,t>3τ後電容電壓隨時間近似按直線關係增長,其充電電流近似恆定。
因此,用恆流源進行充電便相當於使用直線型電壓源進行充電。這便是用恆流源充電的原因之一。
在rc充電時,通常設計使得電容電壓達到某量值u後便停止充電。當充電時間。
t>3τ時,電容電壓可近似表示為uc≈kt-kτ
因此,可近似得到充電到量值u所需時間t≈τ+u/k將這個時間代入式(6),便求得對應的充電效率。
如果充電時間是時間常數的倍數,即t=mτ,由式(6)可得η=wcw=0.5τ2(m-1+e-m)20.5(mτ)2+τ2(m+1)e-m-τ2=0.5(m-1+e-m)20.5m2+(m+1)e-m-1(7)可見,這時效率η-m與rc及k無關,僅取決於m。η-m關係曲線。開始時的效率增加明顯,m>4後增加變緩。
求rc電路中電容的充放電計算方法
9樓:厙潔中丁
你在直流電路中經開關對負載rl加壓,有負載電流i=u/rl。如果是經交流整流的直流,那負載一直工作,是馬達一直在轉,是燈泡一直亮,是對電池充電,會到充滿為止。如果是乾電池,則當電池能量耗盡為止。
另一路電阻與電容串聯再與負載並聯的迴路,從開關合閘時算起,對電容充電,在起始瞬間,電容相當於短路。其充電電流為電壓u/r(串),在(t=rc
傳說中的時間常數。
單位是秒。歐姆法)乙個(t套)時間,電容上的電壓充到倍電源電壓。大慨5-7個(t套)時間完成充電即電容上電壓與電源電壓相等,串聯電阻上無電流流過,好像與你上班沒關係。如果你在上班前啟動乙個rc串聯延時電路,當時間到再啟動某電器,這就與上班有關聯了。
10樓:浦懷雨理乙
電容充電放電時間計算公式:
設v0為電容上的初始電壓值,vu為電容充滿終止電壓值,vt
為任意時刻t,電容上的電壓值。
則,vt=v0+(vu-v0)*
1-exp(-t/rc)]
如果,電壓為e的電池通過電阻r向初值為0的電容c充電v0=0,充電極限vu=e,故,任意時刻t,電容上的電壓為:
vt=e*[1-exp(-t/rc)]
t=rcln[e/(e-vt)]
如果已知某時刻電容上的電壓vt,根據常數可以計算出時間t。
公式涵義:完全充滿,vt接近e,時間無窮大;
當t=rc時,電容電壓=;
當t=2rc時,電容電壓=;
當t=3rc時,電容電壓=;
當t=4rc時,電容電壓=;
當t=5rc時,電容電壓=;
可見,經過3~5個rc後,充電過程基本結束。
放電時間計算:
初始電壓為e的電容c通過r放電。
v0=e,vu=0,故電容器放電,任意時刻t,電容上的電壓為:
vt=e*exp(-t/rc)
t=rcln[e/vt]
以上exp()表示以e為底的指數;ln()是e為底的對數。
rc電路中充放電時間的長短與電路中rc元件引數的關係
11樓:網友
rc電路中充放。
抄電時間的長短與決定電路中rc元件的充放電時間,電路充放電時間越長元件充放電時間久越長。
對於充電,時間常數是電容器電壓uc從零增加到所需的時間;對於放電,時間常數是電容器電壓uc從us減少到所需的時間。因為時間常數是指物理量從最大值衰減到最大值的1/e所需的時間。
12樓:大野瘦子
時間常數的大小抄決定了電路充放電襲時間的bai快慢。對充電而言,時間常du數是電容電壓。
zhiuc從零增長到。
所需的時間,對放電而言,是電容電壓uc從us下降到所需要的時間。
因為時間常數是指該物理量從最大值衰減到最大值的1/e所需要的時間。對於某一按指數規律衰變的量,其幅值衰變為1/e倍時所需的時間稱為時間常數。
13樓:no馬寧
:bairc電路中, =rc( 為時間常數),du 的大小決定了電路zhi充放電時間的。
快慢。對。dao充電而版言,時間常數 是電容電壓權uc從零增長到所需的時間;對放電而言,是電容電壓uc從us下降到所需要的時間。
rc延時電路充放電時間
14樓:匿名使用者
電容充電時間約=
放電時間約=
1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常用進行計算。
rc充電電路中,電容器兩端的電壓按照什麼規律變化?充電電流又按什麼規律變化
16樓:喻玉蓉伏壬
電容在充電的過程中,電路中是有電流通過的,電容器兩端的電壓在充電開始時候為零。隨著時間增加電容器充的電量不斷增加,電容器兩端的電壓也不斷增大,這就是電容兩端的電壓不能突變原理,使電路中的電流不斷減小,當電流趨於零時,電容器就充滿電了。
電路中的充電電流。
i=(電源電壓-電容兩端電壓)/電路中的電阻。
從上式中可看出在電容充電開始時電流最大,隨充電時間增加電容兩端的電壓增加,充電電流隨之減小。
電容充電時間常數=rc,電容充放電時間在3~5個時間常數時基本結束。
rc電路有什麼用途,RC電路有哪些用途?
rc電路 乙個電阻器和乙個電容器組成。rc電路通常做延時電路,通過調節r大小,可以改變充放電電流大小,從而改變充放電時間。音訊濾波,構成低通 高通 帶通 帶阻濾波器 構成文氏電橋,用於測量儀器或作低頻振盪器 不用變壓器的高壓交流變低壓直流。構成雙t電路,用於構成帶通濾波器或選頻放大器 在交流放大器中...
rc併聯電路傳遞函式,RC併聯電路傳遞函式
再求傳遞函式時,需要先定義電路中那個量作輸入,那個量作輸出。一般情況是,電源作輸入,要求的電壓或電流作輸出。假設r和c串聯,接在r與c的總電壓為輸入 即ui c上的電壓為輸出 即uo 那麼,有微分方程為 ui rc uo uo進行拉普拉斯變換後為 ui s rc s 1 uo s 化為輸出比輸入的傳...
什麼是RC電路的頻率特性,RC電路的頻率響應是什麼
頻率特性分為兩個部分 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 rc電路包含電容,所以輸出與輸入訊號的角頻率 有關 幅頻特性就是模與角頻率的關係,相頻特性就是幅角與角頻率的關係。比如rc串聯 i 相量 u 相量 r j 1 wc 電流的模i u sqrt r 2 1 wc 2 幅角 arctan 1 wc r 明顯 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