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回憶
印度河文明大約從西元前18世紀開始就衰落了。衰落的原因不清,學者們對此提出種種假說。一種說法,也是較為流行的說法是外族入侵說。
持此說者認為,大約在西元前175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入侵者的嚴重破壞,特別明顯地表現在和檔摩亨佐。達羅的毀滅上。在這次大規模的外族入侵中,摩亨佐·達羅徹底被這座城市經過這一次大規模的入侵,居民被驅散了,從此摩亨佐。
達羅荒無人煙。在哈拉巴衛城的上層有同樣破壞的跡象,此外還發現有新的陶器型別與哈拉巴文化並存。在摩亨佐。
達羅以南的強胡達羅和阿姆利尚未發現有較大的破壞跡象,但出現了特殊型別的陶器和其他物質文化。這一切都說明新的入侵者已佔據了印度河流域的中心區。
關於這次大規模的入侵的問題過去多數學者認為是吠陀時代的印度。雅利安人(以下簡稱雅利安人)。可是吠陀時代的雅利安人出現在印度較晚,是以後幾個世紀的事情。
那麼新的入侵者是誰呢敬猜?有的學者依據考古資料認為,侵入到印度河盆地的部落有各種人種集團,其中有居於俾路支的諸部落,有和伊朗部落相近的諸部落,還有同印度河文明很接近的周鄰部落。這些新的入侵者是一股一股侵入到這裡的,其中也可能有先行的雅利安諸部落集團,不過雅利安人的大規模入侵是後來的事情,而且主要是在印度河上游。
另一種說法認為,文明的破壞是由於自然災害和生態變化造成的,例如河床的改道,**、洪水、沙漠的侵害,海水的後退等災害都會引起生態的巨大變化。這些破壞性的喚稿亂因素可能因地而異。這類假說也常被採用。
從印度河文明的衰落,到吠陀時代雅利安人入侵這幾百年間的歷史,儘管有一些考古學上的報道,但基本上是模糊不清的。印度的歷史從吠陀時代開始,才有文獻記錄。
2樓:浦藍藍
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爾卡納縣南部,印度河的右岸,有一座半圓形的佛塔廢墟。這裡白天狂風怒吼,沙塵飛揚;夜晚涼風悉祥飢習習,盡收眼底的只有一望無際的沙漠。多少年來,這裡一片荒蕪,滿目淒涼,被當地人稱為「死亡之丘」,但許多學者更喜歡稱它為「核死丘」。
1922年,印宴悔度勘察隊員偶然在這裡的佛塔廢墟內,找到了幾塊刻著動物圖形和令人費解的文字的石制印章。此後60多年,考古學家在這裡發掘出了乙個建於4500年前的古城遺址,向世人證明了印度河文明與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一樣古老睜返而燦爛。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摩亨佐•達羅,標誌「印度河文明」的古城,1980年被列人《世界遺產目錄》。
印度河文明包括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兩個大城市以及100多個較小的城鎮和村莊,兩個大城市方圓都超過5千公尺。
印度河文明是怎樣被引起注意的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之一。在18世紀之前,人們根本沒有想到這條藏身於沙漠,人跡罕見的河流曾有過可以與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璨過去,而且與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完全是史無前例的。最早引起人們注意是18世紀哈拉巴遺址的發掘,在這裡發現了大都市殘址。19世紀中葉,印度考古局長康寧翰第二次到哈巴拉時,發掘出乙個...
印度的母親河是哪條河,印度的母親河是什麼河
是恆河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著名的 恆河文明 恆河這條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稱為 聖河 和 印度的母親 眾多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構成了恆河兩岸獨特的風土人情。恆河.印度人民不僅看它看作母親河,而且看成是一條通向天國的神聖水道.恆河被印度人民尊稱為 聖河 和 印度的母親 是恆河...
古埃及文明是怎樣產生的,古代埃及文明是怎樣產生的
埃及文明起源以尼羅河為依託。尼羅河是一條狹長條帶狀的通道,其間沒有破碎的地理單元,為交通和行洪提供暢通的孔道,人們在這條狹長的流域範圍內依賴尼羅河定期氾濫而生存。尼羅河定期氾濫為埃及定居農業造就了高投入和高回報的生境,促使埃及社會的複雜化,表現為在西元前5000年,埃及出現的城鎮政體,各自控制著氾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