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訪的形式有哪些?
1樓:謝老師教育課堂
1、家訪
家訪一般是在新生入園前使用的比較多,在幼兒入園前到幼兒家中,瞭解幼兒的生活環境,感受幼兒的家庭教育,瞭解幼兒的生活習慣,為幼兒很好地接受老師和幼兒園做好準備,也能夠讓家長了解老師,給家長乙個心理的安慰。
2、幼兒園開放日與親子活動
這類組織活動型別的溝通,家長參與度比較高,效果也會比較好,既能體現幼兒在幼兒園的成長,也為家長和孩子之間提供了乙個互動的平臺。開放日一般乙個月1-2次,親子活動乙個月1次,有時會根據節日進行相應的變化。
3、家園聯絡冊
聯絡冊主要由四個欄目組成,它們分別是快樂檔案、家園互動、我的成長、健康小屋。這些欄目為家長、教師、孩子提供了溝通、滑悔交流的空間。各欄的頁面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與美感;共性的內容和個性的留白,具有教育的導向性和開放性。
4、家長會
家長會可根據不同主題創設環境,開展信緩正隱性教育。如,開「幼兒營哪或養健康」專題家長會前,幼師在主會場旁設定了營養知識展區,利用多**提供營養達標資料等資料,讓家長了解相關知識,為隨後參與活動奠定基礎。
5、入離園接待
做好入園離園工作,照顧好幼兒,讓幼兒開心,使家長放心,是我們對幼兒與家長的雙重責任。同時這兩個時段更是做好家園溝通最便捷、最及時、最有效的時機,從家長口中瞭解幼兒及相關注意事項,同時讓家長了解並反映孩子在園的各種情況。
如何做好幼兒園家訪?
2樓:李樹的戀愛
1. 注意家訪的日期和時間。
幼兒園家訪前老師會提前跟家長約好上門家訪的日期雹漏和時間,確保那個時間段家長在家。如果家長突然有事情沒辦法進行家訪,要提前跟老師改時間。
家訪是家園共育過程中重要的資訊溝通環節,各位家長還是要儘量避免不要錯過哦。當然這也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為達到最好的溝通效果,平時參與育兒的長輩或者阿姨也最好一起在場。
2. 家訪時孩子要在場。
有些人覺得家訪只是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孩子在不在無所謂。其實家訪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表現及問題,讓老師瞭解孩子在日常家庭中的行為習慣。保持孩子最真實的狀態,讓孩子和老師在放鬆的狀態下進行溝通交流。
有的幼兒園老師家訪的時候,喜歡跟孩子和家人一起拍了張**。這個舉動不僅可以讓孩子對老師不再陌生,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拉近老師和孩子的距離,便於之後更好地融入集體哦。
3. 注意家庭環境的整潔。
在老師家訪之前,要打掃一下家裡的衛生、跟孩子一起整理房間和玩具。家庭環境安排的好壞,直接反映出家長對生活的態度。
4. 注意招待老師的禮儀。
家長要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換上整齊乾淨的衣服。
為老師提前準備好拖鞋、瓶裝水或者點心。老師一般都會自己帶水,基本上不會吃點心,但是該有的待客禮儀還是要有的,這會讓老師覺得家長對家訪很有心,很重視老師的到訪。
5.以傾聽為頃肆悔主,交代一些重要資訊。
家訪的時候,老師會向家長交代一些事情,這時候家長以傾聽為主。比如怎樣幫助孩子度過分離焦慮的過程,怎樣協助老師養成孩子自主的生活習慣,需要家長和學校的共同配合。
老師還會詢問孩子生活上的喜好和飲食習慣,孩子是否有食物過雀正敏的情況,家長可以在家訪的時候跟老師詳細說明情況。
整個家訪過程基本在15-20分鐘。因為老師的家訪任務重,人數多。所以在這段時間內儘量多和老師聊聊天,家長也可以把一些關心的問題和疑慮提前寫在小本子上。
比如:注意關注孩子的興趣發展狀況以及能力方面的表現,除了成長,還需要詢問孩子在園所中表現出來的問題和不足。
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
班級是幼兒園的細胞,是幼兒園實施保教任務的小集體,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幼兒園的管理質量。對幼兒來說,班級是具體的學習生活環境,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決於班級保教工作的實施和管理。那麼,幼兒園如何做好班級管理?1 班級的老師之間需要具有團結協作的精神和責任心 班級管理需要班級兩位教師之間的...
如何做好幼兒園的後勤管理,如何做好幼兒園後勤管理工作論文
幼兒園的後勤保育工作是全園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照顧好幼兒一日的起居飲食 要創設良好的環境條件 要充實和改善保教裝置 要提供人 財 物的要素 要促進幼兒保教活動的順利開展等都必須有後勤大量的瑣碎 複雜的事務人員的支援 配合 努力才能完成。幼兒園的後勤工作有別於一般學校,除了教好孩子,還要讓孩子學...
幼兒園如何做好家長工作
一 尊重理解 建立信任 做好家長工作,要在尊重 理解的基礎上,逐步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面對乙個班的家長,首先要做到了解,這位家長是什麼性格,脾氣如何?做什麼工作的?在家裡對孩子是否上心等問題都是身為老師的我們需要了解到的。平時班裡發的一些家園配合的工作,有些家長對此不理解 不配合,以前的我會感到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