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交換機要採用冗餘電源設計?

2025-06-01 23:40:15 字數 1304 閱讀 6580

1樓:網友

對於兩個交換機,一路輸入(指後面配電盒上的電源輸入端)即可使3個ac電源模組同時正常工作,實現ac電源模組的2+1備份。當同時採用兩路電源輸入端時(指配電盒後面兩個輸入端子都插上談畝山電源線,但它們不是負載分擔的耐羨,後插上的不供電),實現了ac輸入的1+1備份。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交換機來說,配電盒後面乙個輸入端子對應前面乙個電源模組。

要想實現1+1冗餘備份,必須將配電盒後面兩個電源輸入端都上電。交換機含中在冗餘電源結構下正常工作時,兩個電源均承擔一半的供電負載;如果其中乙個電源出現了故障,另乙個電源將會馬上承擔所有的供電負載。

2樓:暗受

核心交換機並不是交換機的一種型別,而是放在核心層(網路主幹部分)的交換機叫核心交換機。核心交換機中鏈正應當全部採用模組化結構,必須擁有相當數量的插槽,具有強大的網路擴充套件能力,以保護原有的投資。模組化結構擁有更強勁的效能、更大的靈活性和可擴充性,可以根據現實或者未來的需要選擇不同數量、不同速率和不同介面型別的模組,以適應千變萬化的網路需求。

通常將網路中直接面向使用者連線或訪問網路的部分稱為接入層,將位於接入層和核心層之間的部分稱為分佈層或匯聚層,接入層目的是允許終端使用者連線到網路,因此接入層交換機具有低成本和高階口密度特性;匯聚層交換機是多臺接入層交換機的匯聚點,它必須能夠處理來自接入層裝置的所有通訊量,並提供到核心層的上行鏈路,因此匯聚層交換機與接入層交換機比較,需要更高的效能,賣悔更少的介面和更高的交換速率。而將網路主幹部分稱為核心層,核心層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高速**通訊,提供優化、可靠的骨幹傳輸結構,因此核心層交換機應擁有更高的可靠性、效能和吞吐量。電腦達到一定數量才會要用上核心交換機,而基本在50臺以下無需用核心交換機,有個路由器即可。

所謂的核心交換機是喚判針對網路架構而言,如果是個幾臺電腦的小區域網,乙個8口的小交換機就可以稱之為核心交換機!而在網路行業中核心交換機是指有網管功能,吞吐量強大的2層或者3層交換機,乙個超過100臺電腦的網路,如果想穩定並高速的執行,核心交換機必不可少。

3樓:以心

基於這種情況三層交換機便應運而生,三層交換機是為ip設計的,介面型別簡單,巧虧擁有很強二層包處理能力,非常適用於大型區域網內的資料路由與交換,它既可以工作在協議第三層替代或部分完成傳統路由器的功能,同時又具有幾乎第二層交換的速度,且**相對孝謹神便宜些。在企業網和教學網中,一般會將三層交換機用在網路的核心層,用三層交換機上的千兆埠或百晌洞兆埠連線不同的子網或vlan。不過應清醒認識到三層交換機出現最重要的目的是加快大型區域網內部的資料交換,所具備的路由功能也多是圍繞這一目的而的,所以它的路由功能沒有同一檔次的專業路由器強。

畢竟在安全、協議支援等方面還有許多欠缺,並不能完全取代路由器工作。

冗餘和雙機熱備有什麼區別,交換機堆疊和熱備的區別

冗餘 指重複配置系統的一些部件,當系統發生故障時,冗餘配置的部件介入並承擔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減少系統的故障時間。雙機熱備 就是對於重要的服務,使用兩台伺服器,互相備份,共同執行同一服務。當一台伺服器出現故障時,可以由另一台伺服器承擔服務任務,從而在不需要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動保證系統能持續提供服務...

為什麼在MSTP配置中,兩個核心交換機要連線起來

mstp的目的就是要保障整個交換網路,如果就一台交換機配置mstp就失去意義了。看看rfc吧 兩個核心交換機上,mstp已經實現了冗餘鏈路的負載均衡和閘道器備份,為什麼還要vrrp呢 mstp實現 多例項stp 這個名字可能不標準,是我自己的理解。其實就是可以實現每個vlan,單獨執行乙個stp,互...

為什麼一台接入交換機在核心交換機上有兩個不同的MAC位址和IP位址

ip是物理埠的,loopback的,vlan的?這些ip都可以代表交換機啊。你這問題要問啥,上圖,上配置最好 因為它們之間用兩根線連線的,可能是為了線路備份,或是做了trunk 命令 amuser bind amuser bind inte ce mac addr macinte ce ip 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