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的實驗
1樓:戶如樂
在我們科學課堂上常常涉及到做實驗,實驗在科學課上佔比非常重,在實驗花的時間多,一堂科學課的好壞有大部分原因取決於實驗。常常一堂課是圍繞著實驗的,實驗陵讓鎮是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主要方式,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同樣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這學期的賽課中也體現了實驗在科學課堂上的重要性,在賽課的課堂上老師們對實驗都進行了精心設計,實驗材料選了又選,最後在課堂上呈現得非常好,實驗開展很順利而且效果非常好,整個課堂氛圍,效果都非常好。
實驗材料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實驗是否成功,實驗材料選擇我們要確保實驗效果的前提下,我們最好還要,儘可能做到實驗材料是易得,能重複使用的。便於推廣是我們的財富,好的實驗設計我們可以採用到自己的尺粗課堂上,這樣我們節約了很多精力去思考如何選擇材料,如何設計實驗,我們有更多的精力用到教學當中去。有種感覺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我們的科學實驗還很多很多,我們應不斷的思考,改良實驗材料達到更好滑歲的效果,推廣出來讓那棵「樹」枝繁葉茂,能有更多人在其下「乘涼」。
今天教研聽了幾位老師的賽後感受,再次感受到老師們的用心和辛苦。感謝老師們的辛苦付出,呈現那麼好的課堂。
小學科學實驗
2樓:網友
燒不壞的手帕。
用火燒過的手帕居然完好無損?
實驗: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與水以1:1配成的溶液裡浸透,然後輕擠,用兩隻坩堝鉗分別夾住手帕兩角,放到火上點燃,等火焰減小時迅速搖動手帕,使火焰熄滅,這是會發現手帕依舊完好如初。
原理:燃燒時,酒精的火焰在水層外,吸附在纖維空隙裡的水分吸收燃燒熱而蒸發,手帕上的溫度達不到纖維的著火點,因而手帕燒不壞。
小學科學課程一般做些什麼實驗
3樓:
小學科學課程實驗內容包括:
1.觀察常見的植物。
2.認識本地典型的植物並說出它們的特徵。
3.拓印樹葉或樹皮。
4.為校園內的植物掛牌。
常見的動物。
1.觀察小動物。
2.給動物分類。
常見的。其他生物。
1.觀察黴菌√√
2.做酸奶或泡菜。
3.用酵母菌發麵。
生命的共同特徵。
生物的生命週期。
1.栽培植物並觀察植物的一生。
2.飼養小動物。
生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1.觀察果實。
2.觀察種子的結構。
3.觀察並解剖花的結構√√
4.觀察根的形態。
5.觀察莖的形態。
6.觀察葉的形態。
7.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
8.用顯微鏡觀察各種動植物的細胞永久裝片√√生物的基。
本需求1.**根的作用。
2.**莖的作用。
3.**葉的作用。
4.**種子萌發的條件。
5.認識常見動物的食性。
6.**麵包(饅頭)發黴與哪些因素有關。
小學低年級閱讀課怎麼上,怎樣上好小學低年級閱讀課?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有這樣幾條是語文課堂上重點落實的。1 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2 學習用普通話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3 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4 閱讀淺近的童話 寓言 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
1 看圖理解識字。利用各種各樣的圖畫,在出示圖畫的同時,出示生字 生詞,讓學生既認識 又認識生字 生詞。如 教學 山 石 水 火 口 耳 目 日 月 木 禾 竹 等簡單的象形字時,它們都是實物的形象,大部分筆畫簡單,有的與圖畫很相近,教這類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就如教 火 字時,孩子們一眼就看...
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課題研究該如何開展
課題研究應該先確定課題內容,然後制定實施方案和步驟,以及實驗教師,開展活動,並及時總結,積累研究成果,最後結題。這是很專業的教學研究活動。課題研究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得親臨一線,摸索 當然先教拼音了,拼音認識了識字就快多了!小學語文低年級快樂識字教學初探課題方向是什麼 三字經,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