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法律中定罪量刑的原則是什麼?

2025-05-29 08:00:25 字數 3247 閱讀 8625

1樓:網友

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意即7歲以埋拍團下,80歲、90歲以上的人犯罪,不處以刑罰。

2.區分眚、非眚、非終、惟終:即區分故意和過失,慣犯和偶犯。故意犯罪或一貫犯罪的從重處罰,過失犯罪或偶然犯罪的從輕處罰。

3.「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 考慮犯罪者罪行嚴重的程度,謹慎測度罪犯的動機,以區別量刑的輕重。

4.罪疑從赦:即對於定罪有一定根據,不定罪也有一定理由的案件,採取從輕處罰或赦免的原則。

2樓:快餐真人

西周者滲統治者在定罪量刑時能夠注意到罪犯的主觀狀態,故意辯鋒、慣犯從重,過失、偶犯從輕首灶脊。這一原則在世界刑法史上也是罕見的,在中國法律史上具有進步意義。

簡述西周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則。

3樓:金色盛典歷史

檢視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 西周定罪量刑的攜基羨主要原則包括:矜老鋒空恤幼原則;區分故意與過失、慣辯拍犯與偶犯原則;罪疑從輕、眾疑從赦原則;世輕事重原則。(p27-28)

答案解析】本題知識點:西周的法制主要內容,

以下屬於西周時期定罪量刑原則的有()。

4樓:哲哥聊歷史

以下屬於西周時期定罪量刑原則的有()。

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

b.區分眚、非眚、非終、惟終。

c.區別責任年齡。

d.自首減刑。

正確答案:abcd

漢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則有

5樓:兔年豐盛

漢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則有:按年齡確定刑事責任、親親得相首匿、貴族**有罪先請、先自告除其罪。

1、刑事責任年齡。

最低和最高年齡區別:八歲以下,八十歲以上;七歲以下,七十歲以上;七歲以上,八十歲以上;十歲以下,八十歲以上。

2、親親相首匿。

直系三代血親和夫妻之間除犯謀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隱匿犯罪行為,不受法律追究或輕免刑罰。

3、先自告除其罪。

漢自首叫自告,犯罪者在罪行未被發覺以前,自己到官府報告犯罪事實,可以免其罪。

4、貴族**有罪先請。巨集空。

保護漢**法律特權。行公升公侯及其嗣子、官吏三百石以上享受有罪「先請」特權,一般減刑或免刑。

大漢帝國簡介:

大漢帝國(前202年—220年),即漢朝,是繼秦朝後出現的大一統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

大蔽帶瞎漢帝國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華夏族自漢朝以後逐漸被稱為漢族,其文化統一,科技發達,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漢文化圈在當時正式成立。漢朝科技技術發達,出現了世界公認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張衡發明了地動儀、渾天儀等。

定罪與量刑的原則

6樓:覃永雄

一)定罪與量刑必須以犯罪事實為根據。

犯罪事實是量刑的客觀根據,沒有犯罪事實就無法確定犯罪,量灶緩物刑就失去了前提。作為量刑根據的犯罪事實包括以下四項內容:

1、(狹義的)犯罪事實。它是指犯罪構成要件的各項基本事實情況。查清犯罪事實就是要查明何人在何種心態支配之下,針對何種物件實施了危害行為,並造成了何種危害結果,侵犯了何種合法權益。

2、犯罪的性質。它是指犯罪行為的法律性質,即某一危害社會的行為經由法律規定並通過審判機哪察關確認的犯罪屬性,表現為行為人的行為構成什麼罪,應定什麼罪名。

3、犯罪情節。刑法上的犯罪情節有兩種:

一種是定罪情節,即影響犯罪性質的情節,它是構成犯罪的必備要素。

另一種是量刑情節,是指犯罪構成基本事實以外的其他影響和說明犯罪社會危害性程度的各種事實情況。

4、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它是指犯罪行為對社會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損害結果的程度。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徵。

社會危害性程度大小是區分罪與非罪、罪輕與罪重以及由此而定的對犯罪分子是否適用刑罰、如何適用刑罰的重要根據。

二)定罪與量刑必須以刑法為準繩。

量刑必須以刑法為準繩,是指人民法院在認定犯罪事實的基礎上,必須按隱液照刑法的有關規定對犯罪分子是否判刑、判什麼刑、判刑輕重以及如何執行刑罰作出判處。量刑以刑法為準繩,主要是遵守以下規定:

1、刑法總則中關於刑罰原則、制度、方法及其適用條件的一般規定。如對預備犯、中止犯、未成年犯人、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從犯、教唆犯、脅從犯的處罰原則;有關自首、立功、累犯、緩刑、數罪併罰等制度;有關從重、從輕、減輕以及免除刑罰處罰的規定。

2、刑法分則中有關各種具體犯罪的法定刑及其量刑幅度的具體規定。

3、特別刑法的補充修改決定。

我國刑法的定罪原則是什麼

7樓:吳敏儀

1)禁止溯及既往,是指犯罪及其懲罰必須在行為前預先鍵寬規定,刑法不得對在其公佈、施行前的行為進行追溯適用。

2)排斥習慣法。

3)禁止類推解釋。

4)刑罰法規的適吵缺當。

一、哪些人不能申請取保候審。

有下列情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則應作出禁止性規定,一般情況下不得取保候審:

1)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以上刑罰的;

2)累犯、慣犯或同類前科的重犯;

3)流竄作案的;

4)曾被取保候審而有逃避或其他妨礙刑事訴訟行為的;

5)可能對被害人、證人、鑑定人及其近親屬的人身或財產進行侵害的;

6)可能逃跑、自殺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的;

7)一人犯有數罪的;

8)住址或者身份不明的;

9)其他有礙偵查、起訴、審判情況的。

二、訴訟時效是否有溯及力。

訴公升亮辯訟時效,是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係發生變化的法律事實,又稱消滅時效,是指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在某種程度上喪失請求利益的時效制度。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法律關係安定,及時結束權利義務關係的不確定狀態,穩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

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該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就現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適用於生效後發生的事件和行為,不適用於生效前的事件和行為,即採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

三、從舊兼從輕原則」

從舊兼從輕原則是乙個刑法適用原則,指除了對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懲罰或有利於行為人的規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它是刑法罪刑法定原則中從舊原則的發展。刑法的該規定主要是針對我國1979年舊刑法和1997年現行刑法之間的矛盾問題,且主要是針對新刑法溯及力的問題。

做人的原則是什麼?愛情的原則是什麼?

尊重別人,尊重自己,愉快生活 這是做人的三個基本原則。什麼時候都應當尊重別人,不管對方的地位是高還是低。切記 不要有不禮貌之舉,尊重別人等於尊重自己。什麼時候都應當尊重自己,每天要靜靜地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別讓滾滾紅塵把自己吞沒,別讓虛浮名利把自己的雙眼迷住。什麼時候都應當愉快地生活,生命的日子是過...

本案的歸責原則是什麼?有何法律依據?

本案是一起特殊的民事侵權案件。民法通則 第條規定 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 懸掛物發生倒塌 脫落 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本案中的歸責原則應是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本案中,旅館作為吊燈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對於吊燈脫落致人損害應...

德育的原則是什麼,德育的八個原則是什麼?

1 導向性原則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德育目標要符合新時期的方針 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2 疏導原則 講明道理,疏導思想,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表揚激勵 正面教育,肯定學生的進步。3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教育者要有責任感,尊重 關心愛護學生,根據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