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想改寫愚公移山的結局,而不是用原文

2025-05-23 13:20:03 字數 1359 閱讀 7586

《愚公移山》最後一段作用

1樓:輪看殊

愚公移山》中採用神話結尾,藉助神的力量來實現愚公的巨集偉抱負,是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條件下解決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跟宣傳封建迷信。

思簡咐想有著本質的不同。

愚公移山》是戰國時期思想家列子創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

文章敘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

2樓:錛並un鈾欯

聯想想象描寫,以操蛇之神,告知天帝,帝感其誠,命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揹走了兩座大山謹段為結尾。運用了浪漫主義的藝術想肢晌巧象。神話傳說寄予未來理想的實現,反應當時人們有「人定勝天」的強烈願望和變革大自然的雄偉氣勢。

讓人們精神上得到鼓勵,在歷鍵情緒上受到感染。

3樓:匿名使用者

借神的力量,實現愚公的巨集偉抱負,是解決人與行遊凱自然間矛盾的一種幻想方式,它檔喚所磨讓反映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

愚公移山的作者是誰?

4樓:說說生活

《愚公移山》的作者是列子。

列子,道家學派的傑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對後世哲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著有《列子》,其學說本於黃帝老子,歸同於老、莊。

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承人物。

愚公的人物形象

愚公以90高齡親自率領子孫上山「叩石墾壤」,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他有遠大的抱負,從「指通豫南,祥含達於漢陰」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為了造福千千萬萬的人和後代子孫;正因為有這樣的抱負,他才會不顧年邁力衰,毅然從事這一偉大事業。扒輪。

二是他移山的信心來自他在人和自然關係問題上的正確認識,他懂得人力是「無窮匱」的,而自然條件在相當大的時期內不會有變化。

儘管移山的事業不可能在幾代人的手裡完成,但只要世世代謹此笑代堅持幹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愚公的這種抱負和信心就是古代勞動人民征服自然願望的生動反映。

愚公移山的作者是誰?

5樓:筱鴨娛樂

愚公移山》的作者是戰國時期思想家列子。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

名寇,又名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

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學者 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愚公移山精神在當代的體現,愚公移山體現的是什麼精神?

體現的是一種堅持不懈,不斷拼搏,敢於和命運作對的精神!堅持不懈,堅定目標,勇敢去做 體現了愚公堅定不移的精神 精衛填海與愚公移山所體現出的精神,有何共同點與不同點?共同點是堅持不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不同點是精衛填海是為了報仇,愚公移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精衛填海和愚公移山所體現出來的共同點在於它...

愚公移山是誰寫的,愚公移山是誰寫的?什麼年代?

選自春秋戰國 列禦寇的 列子 湯問 愚公移山是誰寫的?什麼年代?愚公移山 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傳說之一,選自 列子 湯問 作者相傳是列禦寇。寫過這個篇名。是中共七大閉幕詞,在1945年6月。愚公移山的朝代不可考證。愚公移山出自 列子 湯問 列子 這是一部古書的名稱,屬於我國先秦時期道家的著作。關於這部...

愚公移山辯論幫我想下。。我是正方 愚公實愚,智叟實智。

如果反方代表說愚公有毅力,全家人都有熱情,而智叟卻不開竅。你可以說 有毅力沒錯,但愚公錯在沒有將毅力用對地方,打個比方說,你要從一間房子裡出去,旁邊明明有門,而你卻要用頭硬撞出乙個豁口出去,並且你很堅決,即使最終你成功了,但是費了多少不應該費的力氣?從這點來看,愚公確實不如智叟,而且想一想,全家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