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資 2、資本的進入帶來了實用技術、管理經驗和企業創新精神 3、資本的進入有利於我國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4、外資進入有助於解決發展中國家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 5、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的完善,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化和金融深化 6、資本的進入有利於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轉型。
二)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弊端。
1、大量外資的進入容易造成債務負擔,可能引發國際債務危機。如1995年墨西哥爆發了罩衡重大的國際債務危機。 2、外資進入對民族資本和民族工業衝擊較大 3、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矛盾日益尖銳 4、跨國資本的進入增大了金融市場的投機性和風險和悶枝度,容易給短期投機資本衝擊較虛弱的發展中國家國喚敏內市場造成可乘之機 5、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中國家經濟轉型充滿了動盪和起伏 6、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7、經濟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
祝你學業有成?
2樓:匿名使用者
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加快經濟建設和社畝漏慶會發展,同時要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我搜則國企業的自迅握主創新能力和品牌競爭力,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3樓:匿名使用者
在經濟全球化的那一課的左下側。是一句套話。具體的記不清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把握機遇,迎接挑戰~~
5樓:匿名使用者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為什麼說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6樓:無名的旅遊玩樂
經濟全球化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已經被世界經濟發展的事實所證明。作為大學生,我們必須認清世界局勢,既要看到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又要看到其挑戰。這樣相信祖國的發展,展望祖國的未來。
經濟全球化是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大為增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弱,經濟執行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經濟全球化是乙個歷史的過帶態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16世紀—18世紀。
1、必須堅定不移、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必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歷史潮流,臘輪它不是某個國家或者某類國家的政策選擇,而是跨世紀國際經濟關係變化的總體趨勢。
如果我們否認乃至拒絕它,既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會給我們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閉門自守必然導致落後,我國在這方面有過慘痛的歷史教訓。
2、注重科技發展和人力資源培養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科學技術在全球的高速發展和加速傳遞,為發展中國家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機會。發展中國家可以從發達國家那裡吸取技術發展的寶貴經驗和教訓,可以根據客觀需要和現實可能。
為什麼經濟全球化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7樓:休閒娛樂達人天際
1、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2、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資訊科技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喚州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3、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4、國際**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5、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局鏈唯司在全球範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
8樓:enjoy薇薇安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說法是正確的。
一、資源配置優化驅動力。
1、對效率的追求必然要求在更大空間尺度範圍內配置資源,以取得最優的配置效率。
2、以資訊科技為重要內容的技術進步,降低了跨國溝通和資訊搜尋等交易成本,支撐了各類資源跨越空間距離,以更有效率的方式組織起來,使全球配置資源由理論變為了現實,形成了各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格局。
3、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配置的資源,不僅包括資金、勞動力等傳統資源,也越來越多地包括技術、資料和資訊等新的資源。
二、專業化分工驅動力。
1、分工專業化程度的提高是經濟效率的重要**。近20年來,在技術進步的支撐下專業化分工的範圍早已跨越邊境,全球價值鏈分工成為國際生產模式的核心,各個國家依據其比較優勢佔據全球價值鏈的某些環節,並形成緊密的分工協作關係,共同做大全球經濟蛋糕。
2、據世界銀行《全球價值鏈發展報告2017》估算,價值鏈**佔全球服務**的70%、貨物**的三分之二。全球價值鏈和**鏈對國際生產、**和投資產生深遠影響,專業化分工更細、更有效率,全球市場彼此的依存度就越高。
三、規模經濟效應驅動力。
1、規模經濟效應是效率的另一重要**。形成無壁壘的全球統一市場是規模經濟的極致。藉助制度安排與技術進步,「無國界」開展經濟活動已經越來越成為現實,成千上萬的企業可以「賣全球」,各國消費者可以方便地「買全球」。
2、正是由於全球化生產和消費帶來了規模經濟效益,各咐核帆領域科技創新成果能夠迅速以較低廉的成本得以應用,使更多人能夠享受現代文明成果,不斷改善生活的質量。
四、需求多樣化驅動力。
1、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是受消費牽引的。隨著全球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需求氏脊也日益多樣化,一國的生產和供給體系越來越難以滿足這種多樣化需求,因而需要全球化的多樣化的供給體系。
2、可以看到在不少產品領域相互**規模巨大,如不少國家既是汽車出口大國也是汽車進口大國,這正是受消費者需求多樣化驅動的結果。全球化成為促衡雹進消費者福利最大化的重要路徑。
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和影響 高一歷史 調理要清晰
9樓:忠義魂聖
原因:1科技的發展是其根本原因和物質基礎,2交通和通訊技術條件的完善,3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的推動,4兩極格局的瓦解 影響:利:
加速了世界經濟發展與繁榮!弊: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10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知基告阻擋的歷史潮鋒雹流。()搭明。
a.正確。b.錯誤。
正確答案:a
全球化中如何保持中國文化,全球化條件下如何保護中國文化
新世紀的風雲變幻導致了全球經濟的困擾,世界的未來撲朔迷離。但中國的發展卻成為了世界的乙個亮點。目前國內外學術界關於全球化時代的文化發展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承認文化全球化,二是認為全球文化會多元化,三是主張全球文化多元一體化。中國文化不但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且基本上能夠走中庸之道。今天,我們面對全球...
中國對全球化的態度,當今中國政府對全球化態度如何?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應對策略?
1.經濟全球化是必然趨勢,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中國目前最關鍵的並不是反對或支援經濟全球化,而應該立足自身,全力發展本國的經濟。2.我國應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把挑戰轉換成機遇。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4.建設資源節約型 壞境友好性社會 當今中...
高中歷史真正意義上經濟全球化開始於什麼時候
廣義的經濟全球化開始於 新航路開闢。也就是14 15世紀。狹義的經濟全球化是在二戰後,80年代以後明顯加快。高中歷史真正意義上經濟全球化開始於什麼時候 真正意義是什麼意思?經濟全球化,要說過程,是從新航路開闢開始的,但是經濟全球化這個詞具體地說是用來形容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的,這個著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