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體系的概念
1樓:中地數媒
沉積體系(depositional system)的概念最早由fisher,brown和mc gowen等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提出,並不斷應用於沉積盆地分析中。不同的學者對沉積體系內涵的表述略有差異,fisher和mc gowen(1967,1969)認為沉積體系是相關的相、環境及伴隨過程的組合;李思田(1996)認為沉積體系是成因上被沉積環境和沉積過程聯絡起來的相的三維組合;筆者認為,沉積體系是在構造體系控制下,一定沉積環境和沉積相的組合體。
每一種沉積體系可以包含有許多種沉積環境,每一沉積環境以自身特有的沉積物、動物群、植物群及相關過程為特徵。沉積體系和沉積相都是沉積體,沉積相是沉積體系的基本建造塊體或單元。這些建造塊體代表了特定的沉積環境,而這些成因相關的建造塊體(沉積相)的組合體即構成乙個沉積體系。
而兩個以上反映相關沉積過程或成因聯絡的沉積體系的成因組合體就構成了沉積體系組(depositional system assemblage),沉積體系和沉積體系組作為沉積盆地的生成、發展、演化過程的產物,它們反映了沉積盆地的構造背景及性質的演變過程。
沉積體系型別劃分
2樓:中地數媒
盆地研究的沉積體系分析法,是在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提出和發展起來的,它是分析和解釋該區富油氣巨厚沉積物的一種方法。沉積體系原理已廣泛地應用於沉積地質學研究中,早期在該領域中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包括:,,gowen(1974),,1976),,1982)。
其中,最典型的沉積體系專著是的《沉積體系》。
沉積體系的概念由fisher和brown(1967,1969,1972)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沉積體系是指在沉積環境和沉積作用方面具有成因聯絡的三維巖相組合體(fisher,1976),兩個以上反映相關沉積過程的沉積體系構成乙個沉積體系組(richard等,1983)。或者說同時期的沉積體系彼此相連構成了乙個沉積體系組,如沖積扇體系、河流體系、三角洲體系、陸架體系,就構成了乙個完整的由大陸環境—過渡環境—淺海環境的沉積體系組。
沉積體系的基本組成單元是亞相和微相。沉積體系(組)作為在縱向上的變化即在乙個為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層系統中,構成乙個完整的沉積盆地充填塊體,因而是盆地形成、充填、演化的歷史產物,它反映了盆地的構造背景及性質的演化。所以,沉積體系研究是層序地層研究的基礎,對認識盆地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沉積體系分析是解釋富含油氣的巨厚沉積地質體的一種主要技術方法,其分析方法的基礎和原理是基於瓦爾特相律和相模式概念在大型沉積區乃至整個沉積盆地中的應用,研究方法的基礎是成因地層學。與傳統的沉積相分析方法相比較,沉積體系分析的重點集中在解釋大型沉積體的相互關係上,亦即沉積盆地的大型充填型式或沉積構型,強調三維沉積體及其等時性,具有規模較大、相對動態的特點。因此,沉積體系研究除了沉積相分析和建立相模式之外,通常藉助於**資料,通過**地層學或**相、**屬性的資料分析,可以「看見」大規模的地層幾何形態、連續性、分佈規律和形構特徵。
塔里木盆地在志留紀沉積演化期,沉積範圍廣,沉積相型別豐富,總體上以克拉通內海相沉積為特徵。根據野外露頭剖面、鑽井剖面的詳細觀測與分析認為,研究區主要發育海洋沉積體系組,並依據岩石組合、沉積組構、剖面序列,進一步識別出有障壁海岸、無障壁海岸、陸棚和辮狀河三角洲4個沉積體系,每乙個沉積體系可進一步劃分出不同的亞相和微相(表3-1)。
表3-1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積體系劃分方案。
沉積相和沉積體系分析
3樓:中地數媒
沉積相和沉積體系分析是沉積盆地分析中的基礎工作,沉積相是指能反映形成環境的巖性特徵、沉積特徵和生物特徵的總和,並與沉積作用和沉積環境有成因聯絡的三維巖相組合,稱為沉積體系。沉積體系分析的理論基礎是瓦爾特相律和相模式。
沉積相和沉積體系的分佈既受大地構造背景的控制,又受盆地演化期間內部作用的影響,現代沉積相和沉積體系時空演化研究的開展,使人們對沉積盆地充填因素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盆地的幾何形態和沉降歷史、氣候、物源區、排水形式、搬運和沉積機理和全球海平面變化等都可以影響盆地的充填,也即都可以對沉積相和沉積體系的分佈與型別產生重要影響。
沉積相和沉積體系分析是盆地充填分析的不同級別,沉積體系的劃分是在沉積相基礎上進行的。蓋洛韋(,1983)將陸源碎屑沉積體系劃分為:①沖積扇體系;②河流體系;③三角洲體系;④碎屑海濱帶體系;⑤陸源陸架體系;⑥陸源陸坡體系和盆地體系;⑦湖泊體系;⑧風成體系。
邁爾(,1984)將沉積體系劃分為:①陸相沉積體系;②海岸沉積體系;③碎屑陸架和伴生的沉積體系;④碳酸鹽巖和蒸發鹽沉積體系;⑤陸坡、陸隆以及盆地的碎屑沉積體系。可見蓋洛韋劃分的沉積體系所指的範圍和常用的沉積相的涵義相距不遠,而邁爾所用的沉積體系的範圍要大於蓋洛韋。
明確沉積相和沉積體系的區別有助於瞭解在盆地分析中同時採用的若干不同方法的各自目的(表10-3)。
表10-3 沉積學分析的規模。
據,1984)
古生代海相沉積體系特徵,古生代中國海陸格局的演化特徵
古生代中國海陸格局的演化特徵 古生代中國海陸。格局的演化可分為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三個階段。,早古生代中國海旅格局演化特徵 中奧陶世後期,華北地臺海退,南部與揚子地臺部分相連,揚子地臺與華夏地臺對接碰撞,形成一條加里東造山帶 柴達木地塊與阿拉善地塊對接,辯好祁連地槽隆起。,晚古生代中國海旅格局...
什麼是工業化建築的專用體系和通用體系
專用體系 以定型房屋為基礎進行構配件配套的一種體系,通用體系 是以通用構配件為基礎,進行多樣化房屋的組合的一種體系,設計易於做多樣化,且構配件的使用量大,便於組織專業化大批量生產。構配件的規格總數增多。建築工業化是隨西方工業革命出現的概念,工業革命讓造船 汽車生產效率大幅提公升,隨著歐洲興起的新建築...
中國的神話體系是什麼,中國古代神話體系是怎樣分布的?
中國的神話體系是完整的,其中封神榜就是體現之一。中國神話 體系1.上古神話傳說 體系 盤古 女媧.2.政廷封祭神話 體系 昊天 太一.3.宗教神話 體系 三清 四御.4.民間神話傳說 體系 關羽 媽祖.5.神話 體系 封神 西遊.6.中國古代神話體系是怎樣分布的?一 女媧炎黃屬於上古神話人物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