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有多少種
1樓:小三的內心
按細胞學分類的話,貧血可分為三類。
1,大細胞貧血:常見疾病有巨幼細胞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感疾病。
2,正常細胞:常見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急性失血,骨髓病性貧血。
3,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常見疾病缺鐵性貧血,鐵幼粒細胞性貧血,慢性病貧血,海洋性貧血。
2樓:露露
通俗一點就是分為功能性和營養性以及失血性貧血!!!
3樓:春玉英進婷
由於貧血的**和發病原理多種多樣,因此,迄今尚無乙個既能闡明**與發病原理,又能指導臨床的統一分類法。目前一般採用形態分類和**分類。
一、形態分類。
這種分類的基礎是根據紅細胞平均容積(mcv,正常值80~94立方微公尺),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正常值27~32微微克)和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正常值32~38克/分公升紅細胞)的測定結果而將貧血分為四類:
一)大細胞性貧血。
mcv>94立方微公尺,mch為》32微微克,mchc正常。屬於此類貧血者有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正細胞性貧血。
mcv、mch和mchc均正常。此類貧血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失血後貧血。
三)單純小細胞性貧血。
mcv為<80立方微公尺,mch小於正常,mchc正常。慢**染、慢性腎臟疾病所致的貧血屬於此類。
四)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mcv<80立方微公尺,mch為12~20微微克,mchc<30克/分公升。此類貧血見於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
二、**分類法。
這種分類法是根據疾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類,故對診斷和**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造成貧血的原因是由於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二者不平衡所致,據此將貧血分為失血性,溶血性和造血不良三類:
一)失血性。
1.急性失血。
如創傷大出血,出血性疾病等。
2.慢性失血。
如潰瘍病、鉤蟲病、腸息肉等。
二)溶血性。
1.紅細胞內的異常(內因性)
1)紅細胞膜缺陷。
如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遺傳性橢圓形細胞增多症。
2)紅細胞酶缺陷。
如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症、丙酮酸激酶缺陷症等。
3)血紅蛋白合成與結構異常。
如地中海貧血、異常血紅蛋白病等。
2、紅細胞外異常(外因性)
1)免疫因素。
存在有破壞紅細胞的抗體,如新生兒溶血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藥物所致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2)感染因素。
因細菌的溶血素或瘧原蟲等對紅細胞的破壞。
3)化學物理因素。
如苯、鉛、砷、蛇毒、燒傷等可直接破壞紅細胞。
4)其他。如脾功能亢進。
三)造血不良。
1.缺乏造血物質。
缺鐵性貧血,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2.骨髓抑制。
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惡性腫瘤,血液病等。
以上兩種分類法各有其優缺點,目前國內外多采用**分類法。由於形態分類可用於推斷**,對**診斷起輔助作用。因此,可互相補充。
常見的貧血有哪些?貧血有哪些種類?
貧血有哪些種類?第一,根據貧血的程度分類,可以分為輕度貧血 中度貧血 重度貧血和極重度貧血等。第二,常見的原因分類,可以分為 分類,比如造成貧血的原因可以分為紅細胞或者血紅蛋白生成不足 溶血性貧血和失血性貧血等,一般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生成不足,主要是因為造血元素的缺乏,比如缺鐵引起小細胞低色素貧血,和...
貧血有什麼表現?貧血有哪些表現
貧血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於血液攜氧能力降低 總血容量改變的程度和速率,以及呼吸迴圈系統的代償能力,其最常見的全身症狀是乏力。貧血可引起多器官和系統的不同表現。頭暈,特別是蹲下起立,兩眼發黑什麼看不到,臉色嘴唇發白,沒力氣幹活,身體偏瘦。蹲下起身灰頭暈眼花,貧血有哪些表現 貧血是一種徵狀,而不是具體的疾...
懷孕有點貧血,有哪些治療貧血的食療方法?
前期貯備營養不足啊。營養性貧血主要是缺鐵性貧血,如果是輕度的,可通過飲食調整,多吃豬肝,黑芝麻。因飲食補充較慢,到醫院參考醫生建議開些硫酸亞鐵適量囗服。調整飲食加強補鐵,孕期飲食應要保證足夠的鐵攝入,如含鐵豐富的紅色瘦肉,羊肉 豬肉 牛肉等,動物的肝臟和血含鐵高,每週食用兩到三次,以及魚肉 蛋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