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超越形上學的思維方式

2025-04-21 13:25:15 字數 1881 閱讀 1232

1樓:絛煤田肺

因為形上學思維方式是一種孤立、靜止、片面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只看到乙個個孤立的事物,而看不到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的現狀,看不到事物的過去和將來,或者只看到事物數量和場所的變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只看到事物的某乙個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體;只看到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看不到事物發展的內在因素。所以要超越形上學思維方式。

2樓:默雨

形上學的思維方式,力圖從二元分立的視角去理解和把握世界,試圖追問世界的本質和本源,建立關於整個世界圖景的哲學體系。

近代形上學的缺陷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機械性,他把人腦也看成是一部機器,認為人的意識就是在機械的運轉下產生的;第二是形上學性,它承認世界是物質的,卻用孤立的、片面的和靜止的觀點去看待這個物質世界,第三是歷史觀上的唯心性,雖然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但是到社會領域則陷入了唯心主義。

而馬克思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評判黑格爾的概念辯證法,去除其反思的神秘性,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心態及思維反思。他轉換了哲學的主題和哲學研究物件,並且創造性的把哲學思維方式從反思「是什麼」轉換到反思「如何是」,打破了思維的「實體性」,「現成性」和「唯一性」,開啟了以「關係性」,「可能性」和「拓撲性」等為特徵的新型思維形態,從而開啟了哲學的終結的先聲。

形上學的思維方法的基本特徵是

3樓:姬覓晴

形上學的思維方法的基本特徵是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

按道家學說,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間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識這些存在的。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識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恆的存在,故萬萬不可認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維。

人的精神思想意識,均屬於形而下的「器」,甚至於人建模創造的包括時間、空間在內的一切概念,也只是接近真理而並非真理,是形而下的「器」,我們所能說所能想的,均不離「器」的範疇,」道「是說不出想不出的,說出想出即變質離道遠矣。

4樓:裘曄莫冰嵐

b 本小題考查的是形上學。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是形上學思維方法的基本特徵,b符合題意。

形上學思維方式的錯誤

5樓:安巨集偉安瑩

有兩種含義:

一、馬克思認為形上學(metaphysics)是指與辯證法對立的 ,用孤立 、靜止 、片面的觀點觀察世界的思維方式 。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絕對靜止、固定不變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聯絡,忘記了它的產生、消滅和運動以及點動的相對趨勢,把變化僅僅歸結為位置移動和單純數量的增減,視為外力推動的結果,有似於物理學中的向量(位移)。由於反感教條主義的只講形式,不究實質,黑格爾把形上學作為與「辯證法」相對立的一種機械教條的研究方法來批判,因此形上學也可以表示教條主義,指用孤立、靜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認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遠不變的。

馬克思沿用了黑格爾的這種定義。

二、形上學在古典哲學裡面是至高無上的,是第一哲學。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礎。當然一些概念被後來人推翻並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卻是不可動搖的,至今起著重要作用。

正因為這些觀念,許多哲學家把哲學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萬物統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質或者共相上,認為它是萬物存在的根本根據。所以,這門科學是研究所有科學的基礎所在。這就是形上學。

幾千年以來,形上學的演變史幾乎等同與哲學的發展史。在哲學家看來,如果哲學是人類科學中最美麗的王冠,那形上學就是王冠上最美麗的那顆寶石。然而在以黑格爾作為起點的現代哲學開始之後,西方開始普遍質疑形上學,開始重新開闢道路,開展對傳統的革命,這是因為對形上學的錯誤解讀。

但是它在哲學史上佔據的位置是至高無上的。或者科學發展到了另乙個地步,它又會重新回到人們研究的中心而得到進一步的肯定和發展。

6樓:匿名使用者

錯誤認為世界萬物是孤立的,沒有普遍聯絡的,而且是靜止的。

什麼叫形上學,「形上學」什麼意思,不知為什麼叫做形上學?搞不明白

形上學,哲學術語。形 形體 現象,眼睛能看到的 可見的呈現在這個時空的現象 形狀。形而上 高於可見現象的不可見之物。不可見之物控制可見的形,不可見之物導致可見的事件的發生,操縱可見事件如何發生,不可見之物形成可見的現象形狀。不可見之物可以解釋為規律,也可簡稱為 道 不可見的形而上之物地位高於可見之物...

形上學是如何認識事物的,什麼是形上學

在中國特色哲學體系中,形上學是和唯物辯證對立的,前者主張用感性的,不變的,單一的角度來認知事物,後者主張用理性的,變化的,全方位看待事物。其實,形上學在至亞里斯多德提出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主流的看待世界的方法。這種認知事物的方法在很多場合上還是很好用的,中國的古人說過見微知著,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形上學唯物主義割裂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物質統一性

因為形上學唯物主義它在自然觀上堅持唯物主義,而在歷史觀上則陷入唯心主義,把精神看成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這就否認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所以形上學唯物主義割裂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物質統一性。唯物主義認為是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在唯物主義的發展過程中,根據對 物質 認識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