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主要經過地地名是什麼?

2023-05-27 01:20:04 字數 5166 閱讀 1106

1樓:網友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13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我們中國運的)。

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交通線,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

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 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這條道路,由西漢都城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路線:

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崑崙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亞歷山卓,西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併),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游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裡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

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絲綢之路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2023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

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絡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南韓、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

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絲綢之路經過的主要地區

2樓:剛陽文化

絲綢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於西元前後的兩漢時期。它東面的起點是西漢的首都長安,經隴西,然後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到羅布泊地區的樓蘭。漢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兩道的分岔點就在樓蘭。

北道西行,經渠犁、龜茲、姑墨至疏勒。南道自鄯善,經且末、精絕、于闐、皮山、莎車至疏勒。從疏勒西行,越蔥嶺至大宛。

由此西行可至大夏、粟特、安息,最遠到達大秦的犁靬。另外一條道路是,從皮山西南行,越懸渡,經罽賓、烏弋山離,西南行至條支。如果從罽賓向南行,至印度河口,轉海路也可以到達波斯和羅馬等地。

從漢代開始,中國人就開通了從廣東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後, 隨著中國南方的進一步開發和經濟重心的南移,從廣州、泉州、杭州等地出發的海上航路日益發達,越走越遠,從南洋到 **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人們把這些海上**往來的各條航線,通稱之為「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經過哪些地點,詳細具體的?

3樓:大圓餅子臉

最經典的陸上絲綢之路,我中華向西經河西走廊,過西域三十六國,過康居、大宛、大夏,過安息、條支後至大秦,今天大概就是陝西、甘肅、新疆、中亞五國、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希臘、義大利等國。陸上絲綢之路在不同時期還有不同的支路,比如新疆可以分成南北兩線,北線走烏孫,南線走龜茲;吐谷渾繁榮時期絲綢之路曾經過青海省;亦有南方之青衣道,經夜郎國、滇國至膘國、天竺等地,再經天方等國亦可至西方。

此外還有海上絲綢之路,路線亦繁多,最常用一條是經廣州、泉州、明州等港口經扶南、林邑、真臘、暹羅、滿剌加、天竺、天方等地,可至西方。

4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途經如今的中國、阿富汗、烏茲別克、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羅馬尼亞、荷蘭等40多個國家、100多個城市。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起源及作用: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2023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西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信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隨著時代發展,絲綢之路成為古代中國與西方所有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通道的統稱。

1、有西漢張騫開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絲綢之路」;

2、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進入中亞的「草原絲綢之路」;

3、有長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

4、還有從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沿海城市出發,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的海上**的「海上絲綢之路」等。

絲綢之路其得名的原因是

5樓:匿名使用者

1、得名緣由。

絲綢之路是起始於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都長安(今天的西安)連線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路線。它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公尺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它也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2、重要意義。

首先,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原的鑄鐵冶煉,鑿井等技術傳入西域,促進了西域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其次,西域的各種農作物以及動物等特有品種流入中原,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物質,擴大了食物**。 其三,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文化交流,極大的促進了民族的融合,為中華民族的統一作出了巨大作用。

第四,絲綢之路開通後,西域各國各派使節來漢,密切了中原王朝與西域的政治聯絡,這對以後的漢唐實行對西域的行政管理打下了基礎。

6樓:新之風勢

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的貨物中,中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大陸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漢武帝時張騫首次開拓絲綢之路,被稱為「鑿空之旅」,此後,漢朝頻繁的派出使節出使西方,漢武帝時期最遠的漢使到了犁軒(今埃及亞利山大港),羅馬人征服敘利亞的塞琉西帝國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後,通過安息帝國、貴霜帝國和阿克蘇姆帝國取得從絲綢之路上傳來的中國絲綢。

西漢末年,絲綢之路一度斷絕,東漢時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絕58年西域,羅馬帝國也首次順著絲路來到當時東漢首都洛陽。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的貨物中,中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東渡,西天取經的玄奘,他們的一些故事都與這條路有關。這條長約7000公里的漫漫長路是經過三百多年幾代人的努力而形成,歷代多有維護及延用。

7樓:草根女漢子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線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最初得名的原因是什麼

8樓:輕靈觸動

原因: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2023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西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信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漢武帝之時。從中國出發,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線,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線。

與此同時,還有一條由中國向東到達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東海航線,它在海上絲綢之路中佔次要的地位。

絲綢之路申遺。

2023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進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古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成功申遺的專案。

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大運河專案和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專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2項和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其中「絲綢之路」是中國首次進行跨國聯合申遺。

9樓:匿名使用者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2023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西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信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10樓:苦味精味苦

作為古代世界的交通網路,絲綢之路很早就存在,但是,作為一種正式的學術命名,卻是近代以後在學術研究中逐步確立的。2023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首次在他的《中國》一書中使用了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這個概念,用以描述從中國到中亞兩河流域(阿姆河與錫爾河)和印度之間的交通。後來,阿爾巴特.赫爾曼(a.

herrmann)在他的《中國與敘利亞之間的古代絲綢之路》一書中,不僅沿用了李希霍芬的絲綢之路概念,而且把這條路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和小亞細亞。

19世紀以來,中亞歷史考古的進步,使得絲綢之路成為全世界的重大研究課題。絲綢之路的名稱被普遍接受,含義也愈發廣泛,其中包括陶瓷之路、寶石之路、佛教之路、宗教之路等概念。絲綢之路的文化含義雖然在不斷擴充套件,但絲綢之路的概念卻始終無可取代。

絲綢之路的命名,不僅表達了古代中國與西方確實的關係,也反映了西方學者的觀點。絲綢,在中國只是眾多物產之一,但在西方則把它看作是古老東方國度的文化表徵。絲綢傳入西方,曾經在羅馬引起轟動,當時西方人以絲綢之國(賽里斯)來稱謂中國,可見絲綢與其他物產的文化含義在西方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

華麗、富足甚至和平——絲綢不僅是中國的寫照,同時也寄託了西方人對古老東方的美好想像。

絲綢之路影響是什麼?絲綢之路的影響是什麼

絲綢之路影響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在工業化到來的時刻,完成了它的使命。中國的絲織品 鑿井等技術傳人西方。西方輸入中國的有毛織品以及胡麻 胡蘿蔔 大蔥等作物,水仙 茉莉等花卉 還有佛教 魔術 ...

古代的絲綢之路主要經過哪些省級行政區

絲綢之路,亦稱絲路。是指西漢 前202年 13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 西北絲綢之路 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 絲綢之路 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

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的對聯是什麼,與絲綢之路有關的對聯

七千年河姆渡骨哨鳴響 八百里四明山雲茶飄香。指的是陶瓷和茶啊,這個才體現來海上絲綢的重點 七千年河姆渡骨哨鳴響,八百里四明山雲茶飄香 石徑常通無往不利,岐江有信滿載而歸 與絲綢之路有關的對聯 花香鳥語,有色有聲共繪三春美景 絲綢之路出聯 桃紅柳綠,無筆無 版墨成就四季年豐 天高雲權淡對聯 注 絲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