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比較青黴菌,放線菌,傘蕈菌,麴黴的區別

2023-05-23 03:10:03 字數 1953 閱讀 7607

1樓:堵流皖

掃瞄隧道顯微鏡。

掃瞄隧道顯微鏡的英文縮寫是stm。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出現的一種新型表面分析工具。其基本原理是基於量子力學的隧道效應和三維掃瞄。

它是用乙個極細的尖針(針尖頭部為單個原子)去接近樣品表面,當針尖和樣品表面靠得很近,即小於1奈米時,針尖頭部的原子和樣品表面原子的電子雲發生重疊。此時若在針尖和樣品之間加上乙個偏壓,電子便會穿過針尖和樣品之間的勢壘而形成納安級(10ˉ9 a)的隧道電流。通過控制針尖與樣品表面間距的恆定,並使針尖沿表面進行精確的三維移動,就可將表面形貌和表面電子態等有關表面資訊記錄下來。

掃瞄隧道顯微鏡,具有很高的空間解析度,橫向可達0.l奈米,縱向可優於0.01奈米。它主要用來描繪表面三維的原子結構圖,在奈米尺度上研究物質的特性,利用掃瞄隧道顯微鏡還可以實現對表面的奈米加工,如直接操縱原子或分子,完成對表面的剝蝕、修飾以及直接書寫等。目前掃瞄隧道顯微鏡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出現了原子力顯微鏡(afm)。

彈道電子發射顯微鏡(beem)、光子掃瞄隧道顯微鏡(pstm),以及掃瞄近場光學顯微鏡(snom)等。

在顯微鏡下細菌,放線菌,真菌和黴菌的主要區別?

2樓:匿名使用者

細菌、真菌和病毒的區別在於它們的結構:

病毒:無完整細胞結構,含單一核酸(dna或rna)型;

病毒寄生在活細胞中,掠奪別人的營養生存,危害大,如愛滋病毒,生存在人體免疫細胞,破壞人體自身保護。

細菌:是屬於原核型細胞的一種單胞生物,形體微小,結構簡單,無成形細胞核、也無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體外無其他細胞器;

細菌廣泛分布於土壤和水中,或者與其他生物共生。人體身上也帶有相當多的細菌。據估計,人體內及表皮上的細菌細胞總數約是人體細胞總數的十倍;

細菌的營養方式有自營及異營,其中異營的腐生細菌是生態系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迴圈能順利進行。部分細菌會進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轉換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

真菌: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生物;

真菌像細菌和微生物一樣都是分解者,就是一些分解死亡生物的有機物的生物。真菌將生物分解為各類無機物,使土地肥力增強。

還有的真菌用於食物加工,例如酵母菌用於麵包等加工,釀酒也需要真菌。

在農業、林業和畜牧業中,真菌又有有害的一面。真菌能引起植物多種病害,從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3樓:匿名使用者

細菌 有很多種,一般分為桿菌和球菌,桿菌顧名思義,就是像個杆兒,625倍顯微鏡下觀察,就像細線,有短桿、長桿,還有幾個連在一起的。球菌 當然就像球了,圓圓的,有單個的,二聯的,四聯的。

黴菌 很長,就像蓮藕,盤根錯節,只不過「藕節」很長,也像水中生長的水草的莖。

其它的還沒看過,哈哈。

4樓:匿名使用者

細菌菌落:一般呈現濕潤、較光滑、較透明、較粘稠、易挑取、質地均勻以及菌落正反面或邊緣與**部位的顏色一致等。

放線菌與細菌有明顯差別的菌落:乾燥、不透明、表面呈緻密的絲絨狀,上有一層彩色的「乾粉」;

酵母菌:菌落與細菌相仿,呈現濕潤、較透明,表面較光滑、易挑取、質地均勻以及菌落正反面或邊緣與**部位的顏色一致等特點。

黴菌:外觀上很易辨認,形態較大,質地疏鬆,外觀乾燥,不透明,呈現或松或緊的蛛網狀、絨毛狀、棉絮狀或氈狀;

在顯微鏡下,細菌、放線菌、酵母菌和黴菌的主要區別是什麼?詳細的、準確的!!!

5樓:翦思松延揚

在顯微鏡下細菌,放線菌,酵母菌,黴菌主要差別如下:

1.細菌:為細而短的單細胞微生物,主要形態有:球、杆、螺旋狀等。部分桿菌可形成芽孢。

2.放線菌:存在分枝絲狀體和菌絲體,有孢子絲和孢子。

3.酵母菌:單細胞,菌體呈圓球、卵形或橢圓形,少數呈檸檬形、尖形等。菌體比細菌大幾倍到幾十倍。

4.黴菌:菌絲和孢子的寬度通常比細菌和放線菌粗得多,常是細菌菌體寬度的幾倍到幾十倍,在低倍鏡下即可看到,並還可看到孢子囊梗、囊軸、孢子囊、包囊孢子等。

《顯微鏡下的愛情》樂隊譜,顯微鏡下的愛情的介紹

歌曲名稱 歌手樂隊 作曲者 顯微鏡下的愛情 黃義達g em c g滴答滴 聽天空在哭泣 洗掉了一些夢埋葬在城市裡g em c g滴答滴 聽時間往前去 好像在預報著未來的連續劇g d c g一封信 一件舊的毛線衣 誰是誰的紀念品 拿什麼來回憶g d c g一場雨 狠狠下在眼睛裡 愛在生老病死後 已經都...

怎樣讓顯微鏡下的微生物行動太快

雜誌和細bai菌的區別 雜質du為非生物,細菌zhi是生物.如果你觀dao察的標本是活回體標本,根據 生物都有答應激性 來判斷,既生物都能通過應激反應來趨利避害,具體做法是 在載玻片一端滴加高濃度鹽水,在載玻片另一端滴加適量濃度糖水,然後觀察視野內物質的變化,可以向糖水一端移動的是細胞,不動的是雜質...

使用顯微鏡觀察時,低倍鏡下看到清晰的圖象,再換用高倍鏡觀察

高倍顯微鏡的操作順序 使用高倍物鏡之前,必須先用低倍物鏡找到觀察的物象,並將觀察目標移到視野 轉動轉換器再換上高倍鏡 換用高倍鏡後,視野內亮度變暗,因此一般選用較大的光圈並使用反光鏡的凹面,然後調節細準焦螺旋,直到觀察的物象清晰旋 故選 b 使用顯微鏡觀察時,低倍鏡下看到清晰的影象,再換用高倍鏡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