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有哪些特色民俗,漢中民風民俗

2023-05-09 14:30:05 字數 3872 閱讀 5475

1樓:匿名使用者

二河三蒸刁汊湖蓮籽 麻河 牌富硒蓮藕荷月酥漢川皮電影戴春雞配燕子。

漢中民風民俗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在漢中上了四年大學,漢中人傳統飲食就是公尺皮(因為盛產大公尺),菜豆腐。

夏天喝一碗菜豆腐下火解渴,再用豆腐蘸麵皮湯吃別有一番風味哈哈~

3樓:匿名使用者

漢中人結婚,娘家人不能出席。

漢川有什麼著名的小吃

4樓:☆你大爺

三。 漢川二河三蒸:外地客來漢川,都愛吃「二河三蒸」。

這也難怪, 「二河三蒸」歷史悠久,享有盛名。 「二河三蒸」源於何時尚無定論,但必與漢川是水鄉澤國有關。舊時,漢川「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漁家農戶吃不上粒粒如珠璣的大公尺,只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充飢。

久而久之,便發展成為湖北的傳統名菜。民間有乙個傳說:「二河三蒸」起源於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之妻。

當年,起義軍行軍打仗,多吃夾生飯,鹽水菜,有的兵士患了消化道疾病,細心的陳友諒夫人便採民間所長,以魚藕青菜拌大公尺粉末而蒸,再輔以佐料,其味道醇香可口,起義軍吃上這樣的飯菜後,身體**,精神抖擻。「二河三蒸」則以清蒸、粉蒸、泡蒸見長,其蒸法更講究,菜餚更具特色。以清蒸甲魚和武昌魚為例,要求原料必須鮮活,現殺後抹鹽、薑及部分佐料,用旺火蒸,熟後再淋油加佐料,其味肉質鮮嫩、不油不膩;粉蒸是將原料拌上公尺粉及姜、蒜等佐料,用旺火「乾蒸」,其菜味足味長;「泡蒸」則將蒸物和佐料泡油一次蒸成,其菜回味綿長。

由於清蒸、粉蒸、泡蒸的方式不同,對時間、火候、用料極為講究,故味道、色彩迥然不同,實乃上乘的美味佳餚。 「二河三蒸」及其漢川本幫菜以獨特的風味和文化內涵,讓更多的遊客吃在漢川,樂在漢川,喜愛漢川。 檢視原帖》

5樓:飛機

四.漢川荷月:荷月酥是湖北漢川一帶的風味佳點,人們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都要準備它。當年明皇太后身患重病,不想吃,不想喝,無論御廚做什麼美味佳餚,也提不起她的食慾。

皇上只好傳下聖旨,讓各地進貢美味食品。漢川縣令接到聖旨,找來糕點名師梅翁,讓他製作貢品。梅翁苦心設計,終於以白面,砂糖,金桔餅,桂花等為原料,製出一種糕點,並特意註明,要以鮮豆漿加白糖泡食。

點心送到京城,皇太后照著說明吃,只覺得香甜酥綿,甚為好吃,於是食慾大增,皇太后問皇上:"這點心有名嗎 "皇上答不出,他捧起一塊點心細細**,只見點心正面的圖案宛如待熟的蓮蓬;四周酥皮翻起,如同荷花瓣。再看樣子,好似十五的圓月,皇上靈機一動,笑著對太后說:

這叫\'荷月酥\'.從此以後,荷月酥就在漢川地區傳開了,成為當地給皇上的貢品。 檢視原帖》

6樓:半醉

二。 漢川「麻河」牌富硒蓮藕 :「麻河牌」富硒蓮藕是經國家工商局註冊的無公害綠色農產品,主產地為漢川市有「蓮藕之鄉」美稱的麻河鎮一帶。

這一區域稻田、湖泊、塘堰溝渠泥沼資源非常豐富,水土純正,無汙染,土壤中富含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硒,再加上蓮藕本身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麻河牌」富硒蓮藕,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一年四季都有藕食用,並編印收集有《富硒蓮藕55種食譜》,頗具特色風味。

7樓:蘇俄

06年在漢川吃的一次農家樂拍下的**,泡蒸鱔魚: 檢視原帖》

漢中民俗文化簡單介紹

8樓:匿名使用者

漢中歷史悠久、人文遠古,是華夏文明較早的開發地區之一。漢水流域是人類先祖起源地之一。由於地處秦嶺和巴山之間,是我國東西南北的過渡地帶,其氣候、特產、飲食、習俗都具有過渡性的特點。

稻作文化麥粟文化在這裡兼種並華;又處於荊楚、巴蜀、秦隴三大文化的撞擊之中,相容幷蓄,吸收融合,發展昇華,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漢水文化;加之,歷史上"湖廣填陝南",南北移民,五方雜處,從而使漢中的民俗兼四方,語言雜秦蜀,在全國具有獨特性。諸如生產生活、衣食住行、婚喪嫁娶、人生禮儀、信仰崇拜、娛樂遊藝、神話傳說等,是漢中文化遺產的立體史籍。豐富的人文資源、民俗資源,為漢中民俗旅遊的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潛力很大,不僅大有前途,而且"錢途"無量。

經過長期思考和研究,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重點開發:

一、充分利用民間傳統節日增闢旅遊專案,以吸引國內外遊客的興趣。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們聰慧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乙個個富有民間文化特色的節日。比如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傳統節日"春節"、"中秋節"等;還有一些是被我們逐漸淡忘的節日,如"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等。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傳統民間節日舉辦各種民俗文化活動,從而有效帶動民俗文化旅遊的蓬勃發展。

漢中秦巴民俗村就曾多次在春節期間成功地舉辦過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演出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和遊客,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回報,同時也為長期大量分散於民間的各種演出團體和民間藝人提供了展示才藝的機會和舞台,為促進漢中的旅遊發展,繁榮民間文化作出了積極貢獻。可謂一舉多得,意義深遠。漢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也曾多次與各縣區旅遊景點大力舉辦各種民間文化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

這裡比較成功和有影響的例子當數漢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與勉縣老道寺鎮"天河渡假村"聯合舉辦的兩屆"天河愛情節".另外還有一些則是我們漢中本地的一些傳統民間節日和紀念節會。比如漢臺區武鄉鎮每年農曆二月十九的"南堂廟會"、城固原公、文川每年農曆"二月二"、"三月三"舉辦的"物資交流會",還有勉縣每年清明節舉辦的"諸葛亮文化節"、城固每年十月份舉辦的"張騫文化藝術節"等。

通過這些當地民間舉辦的傳統廟會和紀念節會,不僅有利於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交流,而且能夠更為充分地展示漢中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從而能夠愈來愈多地吸引外地的開發商和遊客的投資與光顧。

漢川市有什麼好玩的?

漢中有哪些民俗文化????

9樓:千年漢蓮開

1、南鄭協稅鎮的社火;南鄭桄桄戲(馬上失傳了)2、洋縣「掃五窮」民間傳統、皮影戲;

3、勉縣武侯祭祀活動;

4、春季及重大傳統節日期間各縣均有的舞獅、彩船民間演出。

10樓:匿名使用者

臘肉,又叫燻肉,是陝南秦巴山區一帶的地方特產,是陝南人請客送禮的傳統佳品,相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王,兵敗南下走陝南,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讚不絕口。

陝南秦巴山區人,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醃入缸中。七~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乾水,進行加工製作。

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燻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燻乾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燻幹。秦巴山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燻製臘肉的有利條件。

即使城裡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醃製,燻上幾塊臘肉,品品臘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託鄉下親友燻上幾塊。

燻好的臘肉,表裡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豔,黃裡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陝南臘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讚語。

臘肉從鮮肉加工、製作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有久放不壞的特點。此肉因係柏枝燻製,故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傳說西安有名的「樊記臘肉」,就是陝南人傳給的技藝。

陝南宰殺的年豬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為淡貯,終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饋友、逢年過節,都離不開臘肉。因此,一般農家,均以此為家常必備之鄉食,遂成鄉土美味。

特別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臘肉的多寡,來衡量貧富的標誌。《漢陰縣志》記有:

雖篷室柴門,食必兼肉。」這裡說的肉,即指臘肉。

樓上4級的,別複製,行嗎?

宜賓有哪些民風民俗,開封民風民俗有哪些?

1 燈會 燈會起源於春天祭祀。燈最早是火把,原始人舉著火把上山 到河邊祭祀神靈。人們通過擺燈 掛燈來與神靈溝通。2 祭杜主 祭杜主是漢族信仰習俗,流行於川西平原等地。十二月廿三夜是送 灶司菩薩 上天日。灶司 又稱 灶神 灶君 民間貼在灶上的紙馬稱為 東廚司命 顧名思義,灶神,在魏晉以後逐漸成為與百姓...

中國有哪些民風民俗,中國民風民俗有哪些

我只說普遍知道的,希望你不要不高興。春節 臘月二十三,送灶爺爺上天。除夕守歲。初一 初五 初十不出門。元宵節 吃元宵 二月二龍抬頭,要剃頭 端午節 吃粽子,抹雄黃,賽龍舟 中秋節 吃月餅 臘八節 喝臘八粥 中國民風民俗有哪些 祭灶 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又稱 小年春節習俗之祭灶 中國傳統習俗。民諺...

中國的民風民俗有哪些,中國民風民俗有哪些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 1.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 最熱鬧的乙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 過年 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是 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 團年 然後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當新年來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