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中作者對「感極而悲者」和「喜洋洋者」這兩種人持什么態度

2022-09-25 01:55:07 字數 1439 閱讀 2357

1樓:★雲之帆

『感急而悲者』和『喜洋洋者』說的都是前面的『遷客騷人』

是說當遷客騷人看到第三段的景色受那種愁苦的環境影響而悲傷,看到第四段的景色受那種美麗的環境而高興。

作者對他們的態度在第五段已經說明了,不過有點含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說明了作者是不同意遷客騷人這種感情的,他認同的是『古仁人之心』也就是上面的觀點。

★雲之帆☆純手打!有不懂可以追問。

2樓:aimi_公尺

第三段寫覽物而悲者。

這一段的大意是說:假若是在陰雨連綿的季節,一連幾個月不放晴;天空陰風怒號,湖上濁浪排空;太陽和星星隱藏了它們的光輝,山岳也隱蔽了它們的形體;商旅不敢出行,船隻全被損壞;當黃昏時分一切都籠罩在昏暗之中,只有那虎嘯猿啼之聲不斷傳入耳來。這時登上岳陽樓,滿目蕭然,觸景傷情,更會感到離開京城的哀傷和懷念家鄉的憂愁,並且會憂心忡忡,畏懼小人的毀謗和譏刺,感傷到極點而悲慟不止了。

第四段寫覽物而喜者。

這一段的大意是說:遇到春天溫和的日子,明媚的陽光照射在平靜的湖面上,沒有一絲兒波瀾。天色襯著湖光,湖光映著天色,上下是一片碧綠。

天上的沙鷗飛飛停停,水裡的魚兒游來游去。岸邊的花草散發出濃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在夜間還可以看到湖上的煙雲一掃而空,皎潔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與水波一起蕩漾,閃爍著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塊璧玉。

漁歌的對唱,洋溢著無邊的歡樂。這時候登上岳陽樓,一定會心曠神怡,把一切榮譽和恥辱都忘掉了。舉杯暢飲,臨風開懷,只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和歡喜。

這兩段採取對比的寫法。一陰一晴,一悲一喜,兩相對照。情隨景生,情景交融,有詩一般的意境。

由這兩段描寫,引出最後的第五段,點明了文章的主旨。在這一段裡對前兩段所寫的兩種覽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現了一種更高的思想境界。

「嗟夫!」,是感嘆詞。作者十分感慨地說,我曾經探求過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與上述兩種心情有所不同。

他們的悲喜不受客觀環境和景物的影響,也不因個人得失而變化。當高居廟堂之上做官的時候,就為人民而憂慮,惟恐人民有飢寒;當退居江湖之間遠離朝政的時候,就為國君而憂慮,惟恐國君有闕失。這麼說來,他們無論進退都在憂慮了,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

他們必定這樣回答:在天下人還沒有感到憂慮的時候就憂慮了,在天下人都已快樂之後才快樂呢;作者感慨萬千地說:倘若沒有這種人,我追隨誰去呢!

表示了對於這種人的嚮往與敬慕。文章最後一句「時六年九月十五日」,是交**作這篇文章的時間。

3樓:匿名使用者

從第五段就知道了,「求古仁人之心」,「異二者之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認為這兩種都不可取。作者希望自己像「古仁人」一樣,不因外物好壞、個人得失而或喜或悲,一切應以天下為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4樓:十月

否定的態度

其兩者「以物喜」「以己悲」。作者主張「古仁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陽樓記的作者是

這不知道啊 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死後諡號 文正 世稱 範文正公 范仲淹 989 1052 北宋很著名人士的乙個政治家 軍事家和文學家,不過他受朋友之託,寫岳陽樓記時,並沒到岳陽來,就寫得這樣生動。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是范仲淹北宋傑出的政治家 文學家 989 1052 從小讀書十分...

岳陽樓記中的排比句

1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釋義 在朝廷裡做 就應當心繫百姓 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2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釋義 這時 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 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 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

岳陽樓記中是淫雨霏霏還是霪雨霏霏

霪雨霏霏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