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用什麼對治貪嗔痴?佛經上有說明麼

2022-03-17 21:00:08 字數 3590 閱讀 5852

1樓:匿名使用者

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心;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型度愚痴。

不過這主要說的是直接針對的表象,最終的一切貪嗔痴的表現其實都來自慾望的不捨,而這種表現的基礎其實是無明,也就是不理智。

真正要完全明白或者解決這些問題,先要從什麼是苦、什麼是苦的根源、什麼是消除苦、什麼是消除苦惱的辦法這四個基本綱要去學習,而後以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正念這樣的「八正道」來逐步認識,貫徹到生活學習中就成為上面說的「菩提六度」。

2樓:匿名使用者

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不是對治的,太多的佛經上有說明了,哪怕只是到處貼上名字都會超過一萬字,樓主只需要隨意搜尋一部,就能看到說明,唯一需要的,就是樓主需要有一雙智慧型的眼睛。

3樓:匿名使用者

三昧真火。

其它皆是暫時對治之法,不能**。

4樓:

大佛頂首楞嚴經四種清靜明慧

佛教中貪嗔痴指的什麼意思?

5樓:六六

1、貪,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

2、嗔,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貪、嗔、痴為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6樓:背床前行

1、貪是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就是指的這個意思。

佛教認為,眾生生活於世間,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與外界相接觸,產生色、聲、香、味、觸等感覺。這些感覺能引起眾生的利慾之心,因此叫做五欲。於此五欲執著並產生染愛之心,就成為貪。

2、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或者詆毀、抹黑其他宗教等等行為。《大乘五蘊論》中說:「雲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

《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

3、痴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俱舍論》中說:「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佛教認為,眾生因無始以來所具之無明,致心性愚昧,迷於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

於是產生我執、法執,人生的種種煩惱,世事之紛紛擾擾,均由此而起。因此痴為一切煩惱所依。

7樓:美人計

貪是攀援之心,多了還想多,往外持求,無有止境.,直到奔潰那一天,久攀成習。嗔是順我者歡喜,不順我者討厭嗔恨的心,前兩項都是因為愚痴而來。

多分痴是畜生道。多修善法,善法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久修會少。

少分貪嗔痴是人道,所以佛法是難信難解之法。

8樓:住真居士

用手做比喻:

貪:當別人對自己豎起大拇指的手勢時,自己很喜歡!於是還想得到別人的讚譽!

嗔:當別人對自己豎起小拇指的手勢時,自己很生氣!於是想找此人理論,甚至爭鬥!

痴:不管任何手勢,不知是好還是壞,麻木不仁!

智慧型:不管大拇指手勢還是小拇指手勢,都是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生貪嗔痴!清淨心,平常心,歡喜自在心!

要得到智慧型!

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

一句佛號,在生活中在在處處,時時刻刻,行住坐臥,不令間斷!

標準:唸佛,唸佛,念唸佛!

每個念頭都是佛,如果有個念頭不是佛,則必定是貪嗔痴!是煩惱!阿彌陀佛!

9樓:匿名使用者

貪、嗔,是針對事物的,痴,是針對理智的。

執著美好的事物叫貪,討厭惡苦的事物叫嗔。

明理者,不痴,叫理智,

明理的人,對治貪嗔就比較容易,

不明理的人,就叫痴呆,就不能對治貪嗔,解脫就很難。

10樓:啖竹堂

貪嗔痴,為三毒煩惱,是一切障礙輪迴的開始。

貪,對應餓鬼;嗔,對應地獄;痴,對應畜生。是六道輪迴的三惡道!

佛法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綱,戒即降服貪,定即降服嗔,慧即降服痴。

六道眾生貪愛一切無常的享受,互相憎恨,攻伐,又愚痴的執著無常,此身即我。由貪嗔痴流轉於無邊的輪迴之中。

11樓:匿名使用者

貪指的是愛欲、渴望,有所追求、趨向的心情

嗔指的是恨、害怕、嫌惡,有所迴避、遠離的心情這兩者有共通之處,並且是兩種相反的、互相影響的心態,兩者均會導致痛苦。

痴又作無明,指的是對於自己的內心認識不清、對於萬物都在變易的現實和有生即苦真理沒有任何的覺悟,從而導致了自己貪和嗔的增長、並在痛苦中流轉沉浮。

12樓:匿名使用者

貪,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

嗔,是對於討厭的過分偏執;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

13樓:無待的至人

貪是不滿足,嗔是憤恨,痴是死心眼!!

14樓:老鄉你別走

貪:貪錢,貪名,貪利,貪色,貪樂。

嗔:仇恨,不滿意,嫉妒,抱怨,怨恨。

痴:著迷,盲目跟隨,執著,一根筋。

15樓:匿名使用者

有所喜愛皆屬貪;

有所厭惡皆屬嗔;

知見立知皆屬痴。

16樓:匿名使用者

貪,是對慾望的執著;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嗔,是對於喜怒的偏執;

痴,是對於喜好的偏執;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

17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講;貪是貪婪或者是貪慾。嗔是嗔恨或者是嫉妒。痴是愚痴或者痴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8樓:匿名使用者

貪心,憤怒之心,痴心

哪部佛經講消滅貪嗔痴三毒的?

佛經中是怎樣說貪嗔痴的以及如何對治

19樓:匿名使用者

貪嗔痴對應的是戒定慧,可以找一些記錄因果的文章來看,了解貪嗔痴慢疑五毒會引起的可怕後果來警醒自己,且通過修行來減輕自己的貪嗔痴心。但這些都要從內心發願想要改正自己的問題才行,如果自己本身並不想改,那麼其他的外緣都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佛語:何謂戒貪嗔痴?

20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三毒:

貪,是對於喜好的偏執;

嗔,是對於討厭的偏執;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

其實你就理解不要對事物有主觀的看法,然後從旁人的角度,從客觀的角度處事,待事  戒定慧是對治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規範的無害他人的生活標準,對治過分的貪心;

定,是對於內心的專注和耐心的培養,可以對治過分的暴躁和沒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是對於生命以及宇宙實相的如實了知,從而對治愚痴。

有沒有哪個佛經裡講的怎麼戒貪嗔痴

21樓:aaa**王

貪嗔痴是眾生的毛病!必須用戒定慧來對治的~~~

佛法裡說的貪嗔痴,嗔是什麼意思,佛教中貪嗔痴指的什麼意思

嗔 又作嗔怒 嗔恚等,指仇視 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蘊論 中說 雲內何為嗔?謂 容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成唯識論 中則說 嗔者,於苦 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 三毒 嗔的產生與作用與貪正好相反。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

去除貪嗔痴的方法?如何擺脫貪嗔痴慢疑?

1 明心見性 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永嘉證道歌 2 唸佛消業 南無阿彌陀佛 萬德洪名如大冶烘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唸佛故,業便消失,如片雪近於烘爐,便了不可得!印光大師 別的辦法都不是很理想,其實第乙個辦法也很難做到,所以末法時期須用淨土唸...

貪嗔痴的反義詞

戒 定 慧 佛說 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這句話大概意思是當你能夠勤奮修行,達到捨棄 安定 智慧型的境界是,自然能夠戒掉貪愛 恚怒和愚痴。戒 1.防備 心。備。嚴。驕 躁。2.革除不良嗜好 除。煙。3.佛教律條,泛指禁止做的事 慧 聰明,有才智 聰 智 穎 定 1.不動的,不變的 額。價。律。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