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聽雨,《虞美人 聽雨》的賞析

2022-03-03 21:33:20 字數 3299 閱讀 7563

1樓:

1、聽雨歌樓:鮮衣駑馬的少時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此場景體現得淋漓盡致,心中的意氣風發與行為的桀驁不馴不言而喻

客舟聽雨:當少時的稜角分明被歲月磨平時,所謂的隱忍便自然而然地生出來了,然而顛沛流離太多,哪怕只是孤雁的鳴叫也引得自己愁腸寸斷

僧廬聽雨:僧廬,即是在人看淡了塵世紛亂後想皈依的一方淨土,聽雨此處,自是已經飽經風霜,一生下來有得有失,雖然年事以高,但還是不能大徹大悟,僅是滿懷滄桑無奈而感「悲歡離和總無情」

2、體現了世事多變,當渾然不覺奢侈地揮霍有限的少年時,定是料不到壯年會落到如此境地。

3、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虞美人 聽雨》的賞析

虞美人聽雨採用了哪些意象,表達的情感有哪些不同

2樓:謝興學棟越

蔣捷〈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詩詞中之字句有意象作用,意象不能亂湊,不能只照著平仄譜,把平平仄仄給填上了,便叫作寫詩,便叫作填詞。特別是詞,句型長短不一,意隨句轉,學詞的人,跟著拼湊平仄成句,形式上是符合了聲律規則,內容很容易弄到意象雜亂,前後詞意不能挽合。

上引蔣捷這詞,文分四段,明的以聽雨為主,暗的以時間先後為輔,兩條線索,貫串全篇。其中,三個聽雨場景意象,即與各階段心情互相呼應。

聽雨的地點,有歌樓、客舟、僧廬。這三個地點,分別代表人生三個生活階段。少年輕狂,在歌樓上喧嘩度日;中年為生事奔波,場景換到客舟中;晚年孤獨聽雨,則在僧廬下。

僧廬下聽雨,並不是說晚年出家當和尚,而是朋友少了,缺乏共剪西窗燭的物件,只好常往廟裡走,這是一種晚景的寫照。而這詞中的時間場景,是有意如此安排的,每一地點,均代表一段生活重點。而且,歌樓上、客舟中或僧廬下,各用上、中、下三個字,分別代表年華與心事關係,用詞更是細微精緻。

其次,聽雨的心境,悲悽或歡喜,直寫便淺露無遺。蔣氏寫聽雨心情,少年時是「紅燭昏羅帳」。紅色,代表青春芳華正盛。

紅燭,是時間像燃燒的蠟燭一樣,不停的揮霍,光陰虛擲可知。羅帳,是玩樂之處,那為何一定要用「昏」字,就是這種日子醉生夢死,迷迷糊糊,所以用乙個「昏」字來帶過。

壯年時,為何是「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江闊,對行舟而言,是茫茫一片波滔,不知前程在何方。雲低,是眼前空間被壓縮了,江闊雲低,是對前途的不確定感與無奈。

斷雁,是離群的雁,就是當下身在客舟中,離群飄泊的詞人,所以用「斷雁」。至於西風,為何不是春風、南風,因為西風代表秋天,用來比喻壯年。

最後說「而今聽雨僧廬下」。而今,指的是晚年,他說此時「鬢已星星也」。與前面所述少年的紅燭羅帳、壯年的雁叫西風均不同,少壯期間關注的是外在環境,晚年變成內**著自己。

亦即注意力由少年時追逐感官可以觸及的享樂情境;轉到壯年,只得用聽的,景物摸不著,遙遠了;到了晚年,拋下那些眼睛可見、耳朵可聽的感官作用,回頭觀照自己,發現自己雙鬢都改變了。

蔣氏對人生三個階段所用的意象,精準清楚。如果說,少年聽雨時,那天紅燭缺貨,明明點的是白蠟燭,不是紅的。這便是不懂得意象的運用,是我所要強調,填詞寫詩,並不是只要平仄對了,就什麼詞彙都可以用。

那樣,會的只是懂得平仄譜而已。如果說客舟中聽雨的遠望「雲低」,是雨中必然之景,那是更證明蔣氏的詞化景為情,有不著痕跡的妙處。

這詞結尾說「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其中「悲歡離合」四個字,就是前面三個時段遭遇的總括。無情,是不留情,誰不留情?

他說「一任階前」,就藏了乙個「雨」字,底下接著說「點滴到天明」,是「聽」到天亮嗎?不是的,這是說雨水「滴」到天亮,不必是詞人聽到天亮。那為何要寫雨水滴到天亮,因為「雨水」代表時間,時間無法挽住,所以說「一任」,完全隨他去羅。

悲歡離合隨著時間消逝,沒得商量,所以說「總無情」。

《虞美人·聽雨》的譯文是什麼?

蔣捷的《虞美人》(聽雨)的名句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虞美人 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註釋】:

這是蔣捷自己一生的真實寫照 。詞人曾為進士,過了幾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滅亡。他的一生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三個時期,三種心境,讀來也使人淒然。

這首詞作者自己漫長而曲折的經歷中,以三幅象徵性的畫面,概括了從少到老在環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展現的只是一時一地的片斷場景,但具有很大的藝術容量,從紅燭映照 、 羅帳低垂這樣氛圍中引發青春與歡樂的聯想,抒發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懷。這樣的階段在詞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恆而短暫的。

以這樣乙個歡快的青春圖,反襯後面的處境的索漠。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乙個客舟中聽雨的畫面,一幅水天遼闊、風急雲低的江上秋雨圖。而一失群孤飛的大雁。

恰是作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現的。壯年之後,兵荒馬亂之際,詞人常常在人生的蒼茫大地上踽踽獨行,常常東奔西走,四方漂流。他通過只展示了這樣一幅江雨圖 ,一腔旅恨、萬種離愁卻都已包孕其中了。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描寫的是一幅顯示他的當前處境的自我畫像。乙個白髮老人獨自在僧廬下傾聽著夜雨。

處境之蕭索,心境之淒涼,在十餘字中,一覽無餘。江山已易主,壯年愁恨與少年歡樂,已如雨打風吹去。此時此地再聽到點點滴滴的雨聲,自己卻已木然無動於衷了。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表達出詞人無可奈何的心緒,使其「聽雨」嘎然而止。

蔣捷的這首詞,內容包涵較廣 ,感情蘊藏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為主線,由少年歌樓聽雨,壯年客舟聽雨,寫到寄居僧廬、鬢髮星星。結尾兩句更越過這一頂點,展現了乙個新的感情境界。

「一任」兩個字,就表達了聽雨人的心情。這種心情,在冷漠和決絕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謂字字千鈞。

層次清楚,脈絡分明。上片感懷已逝的歲月,下片慨嘆目前的境況。是這首詞又一大特色。按時間順序 ,歌樓中少年寫到客舟中壯年 ,再寫到「鬢也星星」的老年,以「聽雨」為線索,一以貫之。

4樓:星熠月涼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少年聽雨閣樓上,紅燭昏羅帳。

虞美人聽雨蔣捷答案

虞美人這詩的用了什麼手法,《虞美人》前6句運用了什麼手法來寫?體驗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樓主你好,主要運動比喻手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如對答案滿意,謝謝採納!虞美人這詩運用反襯和比喻的手法。全詞以問起,以問結,由仰首問物,到撫心自問,一氣盤旋,曲折迴盪,如泣如訴,聲淚俱下。通篇語氣連貫而又起伏不定,抒發感情深沉真摯。詞中運用反襯和比喻,如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但卻...

虞美人仿寫打油詩搞笑點的,虞美人仿寫簡單一點

少林和尚太多了 尼姑也不少。小樓昨夜又東風,無數和尚尼姑一起在念經。大雄寶殿依然在,只是性質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群和尚去青樓。虞美人仿寫 仿寫 1 嫩葉復青草何時醒?春制意知多少。小城昨夜又南風,田園萬物復甦煦日中。山川平原依然在,只是容顏改。問你能有幾多愛,正似那輪明月當空瞰。2 蟈鳴蛙叫何...

虞美人對生活極度厭倦的詩句

趙因 夜夜笙歌。然後在宴會上命人毒死了他背景麼不就是。然後李在他42歲生日那天寫了 虞美人 均辭不去。李煜是南唐後主。次年李肉袒出降。不思進取。後來宋兵南下攻城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他生活奢糜。封李為違命侯 這大概是個汙辱性的官職 大怒。對著課文翻譯加上適當想象。趙匡胤屢次召他北上。趙把他虜到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