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飛是宋朝的什麼英雄,五代至宋朝主要實行什麼兵役制

2022-02-09 17:15:11 字數 4699 閱讀 1002

1樓:兵語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1-4]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2023年遇宗澤起到2023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2023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

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2023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

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鏈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鬥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2樓:匿名使用者

岳飛[1](1103-1142)字鵬舉,漢族。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南宋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

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鏈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南宋中興四將之首腦。

他堅主抗金,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2023年,他揮師北伐,先後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

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2023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被殺害。葬於西湖畔棲霞嶺

3樓:江湖之明

岳飛是宋朝的民族英雄

4樓:仁恬

廠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1-4],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宋朝軍隊的最基本組成兵制是什麼是怎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以募兵制為主要兵役制度,

宋朝擁有一支龐大的職業軍隊,其數字非常混亂.從宋初到宋仁宗朝,軍隊數量持續增長,最高達到141萬.其中宋前期的三朝處於壯大時期,宋仁宗朝處於膨脹時期.

從宋英宗以降一直到北宋滅亡,軍隊數量持續減少.南宋後期軍隊一般保持著六七十萬的規模,扣除虛籍和非戰鬥兵員,真正的戰士大約只有50%左右.

宋朝武裝力量主要由禁軍、廂軍、鄉兵、蕃兵構成,此外,還有土軍和弓手.禁軍是**軍.包括皇帝宿衛軍和征戰戊守部隊,分別隸屬三衙.

其任務是衛皇宮、守京師、備征戰和屯戍邊郡、要地.有步軍印馬軍兩個兵種,水軍和炮軍附屬於步軍.其編制為廂、軍、營(指揮)、都4級.

廂轄10軍,軍轄5營,營轄5都.每都100人.各級統兵官分別為:

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馬軍稱軍使)、副部頭(馬軍稱副兵馬使).指揮(營)是禁軍基本的建制單位,調動、屯戍和作戰,常以此計算兵力.為防止武將叛亂,禁軍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諸郡,京城與畿輔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內外相制.

同時實行「更戊法」,畿輔與諸州禁軍定期更換駐地,以使兵不識將,將無專兵.

五代至宋朝主要實行什麼兵役制

6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就類似於現在南韓台灣的兵役制,每個到達年齡的男子都必須服兵役。但北宋王安石改革後,有募役法,可通過交錢之類的免役。

7樓:迷蓮cc貓

募兵制 兵役什麼的

宋代哪位詞人曾經帶過兵打過仗? [歷史話題]

8樓:匿名使用者

辛棄疾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

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9樓:徐陽靜帥哥

岳飛岳飛(1103~1142)字鵬舉,漢族。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

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鏈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

中文名: 岳飛

別名: 嶽鵬舉

國籍: 中國宋朝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出生日期: 2023年3月24日

逝世日期: 2023年1月27日

職業: 武將

主要成就: 收復建康府之戰、

主要成就: 收復襄陽府等六郡之戰、

洞庭湖之戰、郾城大捷、

潁昌府大決戰、朱仙鎮大捷、

鏈結河朔之謀、三援淮西、

加兵宛葉、長驅伊洛、

代表作品: 《出師表》、《滿江紅》、《小重山》、《五岳祠盟記》

官職: 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

爵位: 鄂王

10樓:背潛水器的貓

好多額,宋朝是文官時代,多數都是文官作為軍隊主管統兵作戰

11樓:匿名使用者

辛棄疾 范仲淹 陸遊 岳飛 等 希望採納 ^ ^ ******謝謝

12樓:花雨飄夢神傷

辛棄疾紹興三十一年(2023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 辛棄疾

在其後方的漢族人民由於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參加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擔任掌書記。當金人內部矛盾爆發,完顏亮在前線為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辛棄疾於紹興三十二年(2023年)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

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訊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辛棄疾驚人的勇敢和果斷,使他名重一時,「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洪邁《稼軒記》)。宋高宗便任命他為江陰籤判,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這時他才二十五歲。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宋代詞人中帶兵中官職最高的 辛棄疾 .文天祥. 陸遊,辛棄辛棄疾,岳飛,陸遊,范仲淹應該都打過仗! 辛棄疾 辛棄疾,

14樓:

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岳飛《滿江紅》

范仲淹《漁家傲 秋思》

15樓:五線簡譜唱歌詞

比較有名的有辛棄疾,陸遊,文天祥等。文武兼備才能運籌帷幄。

16樓:市丸銀

辛棄疾 很牛的

還有乙個就是那個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

當然還有岳飛,文武兼備,一代忠良

17樓:玉丶石之美者

辛棄疾丶範仲丶岳飛丶陸遊

18樓:匿名使用者

辛棄疾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

19樓:匿名使用者

辛棄疾另,岳飛、范仲淹也有詞傳世

20樓:全球使命參謀

辛棄疾范仲淹蘇軾韓琦

21樓:燕雲十八18騎

辛棄疾 《過零丁洋》,岳飛《滿江紅》,陸遊,范仲淹等等

22樓:

辛棄疾,野史記載武功了得,據說追了乙個漢奸7天7夜。手刃殺賊,提著頭回來

23樓:花田半畝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

少年時即受家庭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

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

24樓:陳露和李小龍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

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

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作品集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25樓:雪飄過雨下過

辛棄疾 、好像還有岳飛吧

26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帶兵打仗的基本都是詞人。

宋朝負責招募新兵的軍隊官職是什麼?

五代十國的皇帝是誰,五代十國皇帝列表?

五代 後梁 朱溫 後唐 李存勖 後晉 石敬瑭 後漢 劉知遠 後周 郭威 十國 吳 楊行密 南唐 李昪 吳越 錢鏐 楚 馬殷 前蜀 王建 後蜀 孟知祥 南漢 劉龑 荊南 南平 高季興 閩 王審知 北漢 劉旻 五代十國並非指乙個朝代,而是指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五代十國 907 960年 一般是指介於唐末...

隋唐五代時期有什麼樣的服飾習俗

男人佩飾 金龜 袍笏 金紫 黃綬 龜袋 金魚 珠囊 玉帶 同心帶 佩環 金裝刀 礪石 算袋 婦女佩飾 花冠 簪釵 玉搔頭 鈿 金步搖 雲篦 額黃 人勝 闔葉 花鬘 玉佩 假髻 玉梳 耳璫 垂珠 婦女髮飾 迎唐八鬟髻 翻荷髻 坐愁髻 九真髻 側髻 倭墮髻 高髻 低髻 鳳髻 同心髻 椎髻 囚髻 拋家髻 ...

五代十國時期有哪些國家?他們的領土是如今的哪些地區

後梁 907 923 後唐 923 936 後晉 936 946 後漢 947 950 後周 950 960 吳國 892 937 南唐 937 975 前蜀 891 925 後蜀 925 965 閩國 893 945 楚國 896 951 南漢 905 971 南平 907 963 吳越 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