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育的認識有哪些方面

2021-12-19 20:33:22 字數 5522 閱讀 1839

1樓:厚渺酥

概括地說,這次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如前所述,現行的課程體系完成於工業經濟時代。在工業經濟時代,產品的生產和流通對於國家實力的增強、經濟的繁榮具有最直接的意義。因此,學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合格的生產者和消費者。

工業生產的需要決定了學校教育課程的內容,而科學知識及其相關的技能對於工業生產的意義或價值是顯而易見的。近代自然科學教育運動的倡導者赫伯特�6�1斯賓塞對此曾作過詳盡的說明。

工業經濟對於「效率」的崇拜又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以簡約、規範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建立在對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基礎之上的分科課程就成為課程結構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門學科對於各自領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權威性」的追求,不僅造成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而且使教科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教科書為載體知識便處於核心地位,成為制約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依據。

換言之,知識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目的。

現行課程體系的上述特徵,都反映了這麼一種教育理念或關於人的發展觀:國家和社會發展集中地體現為經濟的發展,因此,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學校課程體系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它也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全部內涵。

自 2023年鴉片戰爭以來,始終縈懷於中國人民心中的「強國夢」,伴隨於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知識**」,以及普遍存在於「後髮型國家」一定發展階段教育之選拔功能的突顯等因素,又使我國學校的課程體系表現出下列一些特徵:對於書本知識的熱衷追求使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厭學情緒不斷加重,學生為考試而學、教師為考試而教。現在,人們已經把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存在的種種弊端概括為「應試教育」。

顯然,如果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現存的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就不能推行。

為了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同時針對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了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這些目標構成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框架,體現了課程改革是一項複雜而細緻的系 統工程。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當前,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將課程功能的轉變作為首要目標,力爭使新一代的國民具有適應21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所必備的素質。在對我國基礎教育現狀進行深刻反思、對國際課程改革趨勢進行深入比較、對未來人才需求進行認真分析後,本次課程改革在《綱要》中首先確立了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即課程功能的轉變: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即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打破傳統的基於精英主義思想和公升學取向的過於狹窄的課程定位,而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這一根本性的轉變,對於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在基礎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良好的資訊素養和環境意識等具有重要意義。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現行課程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減少了課程門類,對各門具體課程之間的比重進行了調整,在保留傳統學科課程的同時,加強了旨在養成學生科學素養和實用技能方面的課程,使科學、綜合實踐等課程的比重呈上公升趨勢。從小學至高中設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資訊科技教育、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旨在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聯絡,改變封閉辦學、脫離社會的不良傾向,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定九年一貫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定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

新課程重視不同課程領域(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等)對學生發展的獨**值,淡化學科界限,強調學科間的聯絡與綜合。課程結構的這種轉變,與課程功能的轉變遙相呼應,折射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時期的培養目標,保證學生全面、均衡、富有個性地發展。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絡

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絡,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程內容的這一轉變,力爭反映現代科技發展的新成果,使課程具有時代精神。此外,不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不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完整性、邏輯性,注重與學生的經驗結合在一起,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

課程內容切實反映學生生活經驗,努力體現時代特點,將會有效地改變學生學習生活和現實世界相脫節的狀況,極大地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綱要》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往長期的灌輸式學習使學生變得內向、被動、缺少自信、恭順……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創造性。學習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為前提的,因而我們把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視為本次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素質教育能否深入推進的關鍵因素。

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保證學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學習落到實處,此次課程改革首先通過課程結構的調整,使兒童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在課程中獲得有效的保障,並在新課程標準中倡導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倡導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且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豐富多樣的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的這種轉變,還意味著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是用什麼樣的手段和方法、通過什麼樣的途徑獲得知識的。

由於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不一樣,由此帶給學生真正意義上的收穫也可能不一樣,對學生終身發展的影響也就有可能不同。

五、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即要建立一種發展性的評價體系,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一是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使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語言和數理邏輯方面的發展,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二是要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以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渠道獲得資訊,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三是要將評價看做是乙個系統,從形成多元的評價目標、制定多樣的評價工具,到廣泛的收集各種資料,形成建設性的改進意見和建議,每乙個環節都是通過評價促進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重視學生發展和教師成長記錄,是今後一段時間內評價與考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六、實行**課程管理制度

新課程將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本次課程改革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妥善處理課程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的關係,建立國家、地方、學校**課程管理體制,實現了集權與放權的結合。**課程管理制度的確立,有助於教材的多樣化,有利於滿足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發展的需要。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次課程改革重新劃分了國家、地方、學校在基礎教育課程管理中的職責分工,調整了國家課程在整個課程計畫中所佔的比重,在課程內容和課時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彈性,讓地方和學校擁有相應的選擇餘地。**課程管理政策的執行,為課程適應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特殊性,以及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體現學校辦學的獨特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並且對於加速我國課程建設民主化、科學化程序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一、學生觀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物件,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乙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

這涉及乙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第一,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

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 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範性,這一點在課程標準中得到了體現。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

促進每乙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二、發展觀自古以來,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應試教育的模式嚴重地限制了「發展」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所謂「發展」僅僅是指通過各種考試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練。這種專注於工具價值的發展觀嚴重地破壞了人的內在的自然,從而嚴重地阻礙了人的本體價值的實現。

應該看到,人的工具價值和本體價值乃是內在地統一於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之中的。為了充分發揮課程之於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這次課程改革除了在課程結構、教學過程、課程評價方面作了調整之外,還強調各科的課程標準都必須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釐定應該達到的目標。只有堅持全面發展的觀點,才能實現「發展」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發展乃是質而不是量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育」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教育乃是養成學生的健全的個性或人格。

三、知識觀從前面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係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

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裡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儲存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

這次課程改革堅持實踐的觀點,並吸納當代哲學、心理學、教育學、複雜科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認為知識屬於人的認識範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

因此,這次課程改革要求在師生關係、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儲存知識,而是學會**,以便為終身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四、課程觀課程是乙個歷史的範疇,直接受制於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課程觀。「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受到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需要明確指出的是,這裡的「教學科目」或「教學內容」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分門別類的知識。

這種課程觀最大的弊端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這與以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為特徵的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於是教育、課程便遠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實踐中,與知識、技能的傳授無直接關係的校內外活動,往往被看做是額外的負擔而遭到排斥。

這種知識本位的課程顯然不再符合時代的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應該全力追求的價值是促進學生和社會的發展。為此,要積極利用並開發各種課程資源,除了知識、技能之外,人類創造的所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構成課程的素材。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所有這些素材的教育意義都是潛在的,只有通過學生個人的經驗才能夠被啟用而得以彰顯。為此,必須拆除阻隔學校與社會、課程與生活之間融會貫通的藩籬。

生存教育的介紹,生存教育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生存教育就是通過開展一系列與生命保護和社會生存有關的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向受教育者系統傳授生存的知識和經驗,有目的 有計畫地培養學生的生存意識 生存能力和生存態度,樹立科學的生存價值觀,從而促進個性自由全面健康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過程。與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並稱三生教育。綜合教育和綜合素...

教育對科學技術的發展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科技發展

教育對於發展科學技術的基礎作用主要在於 1 教育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提供知識積累.任何新的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總是建築在接受前人科技成果基礎之上的,教育的重要任務就是傳遞人類已有的科學知識 經驗和最新科技成果,促進科技進步與創新的發展.2 教育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培養所需人才.科技的進步和先進技術的...

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可以從禮儀教育方面入手。禮儀教育一般來說是最有效果的一種教育方式,從小教育孩子遵守禮儀,見到人打招呼等,會讓孩子變得自信,也會更受別人歡迎。性格方面 學習方面 待人接物 言談舉止 懂得感恩,尊老愛幼 講文明懂禮貌。正確的引導孩子。像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他們只會通過哭鬧來引起家長的注意。而在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