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後,中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

2021-09-09 01:21:35 字數 2710 閱讀 8054

1樓:關鍵他是我孫子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後,中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

新中國成立和農村土改完成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座大山被推翻,民主革命的任務徹底完成,所以不應該選擇a和b。

但還沒有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標誌是公有制佔主體。而當時,城市存在大量的民族工商業,它們都是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雖然不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物件;還有大量的手工業者,他們屬於個體經濟;至於d,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主要矛盾,不能選。

農村土改只是完成了由地主階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個人的土地所有制。這三大部分都是私有制,而佔據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經濟成分。所以,這個背景下,中國社會不是社會主義社會,是新民主主義社會,有兩種發展前途,存在兩大階級和兩條道路的矛盾。

所以,應該選擇c。

2樓:匿名使用者

c選項是完全正確的。

首先我們應該確立這樣一個意識:層次觀。

層次問題是歷史題目中常出現的一種題目型別,它其中有幾個選項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我們不能分辨這幾個選項的層次,結果只有模稜兩可。

簡單解釋這道題:新中國成立前,我國主要矛盾是人民大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而新中國成立之後,共產黨解決了人民大眾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收回了所有租界,完全否認了所有不平等條約;打跑了國民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官僚資本主義;然後就是題目上說的“土改”完成,推翻土地私有制度,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人民大眾同封建主義之間的矛盾。

看似所有的矛盾已經解決,其實真正的矛盾才剛剛出現,由於中國未曾經歷資本主義時期,國力低下,經濟也在戰爭中遭受嚴重破壞,對於共產主義社會這個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模式,就當時國力水平,決然無法達到。所以**領導們必然遇到一個問題:我們這個【共產黨】所領導的國家,是否要重新發展資本主義以期提高國力,最後進入共產主義。

我們的領導階級是否要由無產階級向資產階級過渡,同化。這個問題是從國家的現在與未來的層面上來考慮的,是與過去的解放前的主要矛盾處於同一層次,是長遠的,巨集觀的。c選項的層次與題幹: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後…”所要表達的矛盾向吻合。而反觀d選項,這僅僅是建國初期一個特定時間段內的主要矛盾,並不能與解放前的長達幾乎一個世紀的主要矛盾相提並論。所以c選項正確。

3樓:

答案肯定是c. 解釋如下——

新中國成立和農村土改完成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座大山被推翻,民主革命的任務徹底完成,所以不應該選擇a和b。

但還沒有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標誌是什麼?那就是公有制佔主體。而當時,城市存在大量的民族工商業,它們都是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雖然不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物件;還有大量的手工業者,他們屬於個體經濟;農村土改只是完成了由地主階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個人的土地所有制。

這三大部分都是私有制,而佔據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經濟成分。所以,這個背景下,中國社會不是社會主義社會,是新民主主義社會,有兩種發展前途,存在兩大階級和兩條道路的矛盾。所以,應該選擇c。

至於d,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主要矛盾,不能選。

4樓:

我國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因此中國改革變成了以它為中心

5樓:

我覺得應該是c。

d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社會主義改造(2023年)後的主要矛盾。而c比較具體,土改完成後資產階級是沒有被完全消除的,還有一些殘餘勢力,所以當時的主要矛盾還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

6樓:

應該是c.

d是在社會主義改造之後的主要矛盾,不是新中國成立時候的。

其他兩個因為在土地改革之後,也就是沒有了地主階級,自然就沒有和封建主義的矛盾,可排除!

7樓:匿名使用者

cd一個意思只不過d直白

我國當前解決三農問題的措施是

8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1、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堅持“規模適度、增強特色、強化功能”的原則,統籌安排城鎮各類資源,綜合部署各項建設,協調落實好工業、商業、交通、文化、教育、住宅、環保和公用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專案,完善城鎮功能,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2、發揮比較優勢,搞好城鎮的特色定位。堅持因地制宜,科學界定城鎮功能,注重發展特色主導產業,逐步形成一批市場型、旅遊型、加工型、生態型等特色鮮明的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小城鎮。

3、以專案為載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圍繞“路、水、電、醫、學”五個重點,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為城鎮居民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

4、堅持建管並重方針,積極探索小城鎮建設與管理有效結合的新機制。通過依法管理、綜合治理,逐步建立起法治化、社會化和民主化為一體的新型城鎮管理體制。

“三農”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從事行業、居住地域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

“三農”問題是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的必然產物。它不是中國所特有,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只不過發達國家較好地解決了“三農”問題。

“三農”問題在我國作為一個概念提出來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此後逐漸被**和官方引用。實際上“三農”問題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存在,只不過當前我國的“三農”問題顯得尤為突出,主要表現在:

一是中國農民數量多,解決起來規模大;

二是中國的工業化程序單方面獨進,“三農”問題積攢的時間長,解決起來難度大;

三是中國城市政策設計帶來的負面影響和比較效益短時間內凸顯,解決起來更加複雜。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是啥,簡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方向,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的程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國家的空前統一,奠定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確立了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紀元。簡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開創了歷史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

新中國成立初期至改革開放前的民族精神除了雷鋒精神之外,還包括

d長征精神是在解放之前形成的,其餘的民族精神孟泰精神,鐵人精神,兩彈一星 精神和抗洪救災精神,符合題目要求,故選d 高手為我解答一下政治題 不算。1 有些問答題需集合材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按點答題,按點給分。2 部分問答題會跨範圍,因為有些話是防治天下而皆準,就像,你每個題都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新中國成立以來土地所有權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土地的變化主要為 1 1950至1952年開始在新解放區施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施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屬於私有制 2 在1953年至1956年三大改造中完成了對農業的改造。農民加入集體生產合作社,私有制逐步轉為集體所有制 3 1958年以後出現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進一步使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