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與盾是什麼故事,矛與盾是一篇什麼故事,選自什麼

2021-06-30 21:52:41 字數 2841 閱讀 4947

1樓:兔芽璇

成語“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長矛刺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牴觸。

矛與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 吾矛之利 , 於物無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 其人弗能應也 。

矛:長矛,古代用於進攻的**;盾:盾牌,古代用於防守的**。

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難一》:楚國有個人在集市上既賣盾又賣矛,為了招徠顧客,使自己的商品儘快出手,他不惜誇大其辭、言過其實地高聲炒賣。

他首先舉起了手中的盾,向著過往的行人大肆吹噓:“列位看官,請瞧我手上的這塊盾牌,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鍛造而成的好盾呀,質地特別堅固,任憑您用什麼鋒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話說得人們紛紛圍攏來,仔細**。

接著,這個楚人又拿起了靠在牆根的矛,更加肆無忌憚地誇口:“諸位豪傑,再請看我手上的這根長矛,它可是經過千錘百煉打製出來的好矛呀,矛頭特別鋒利,不論您用如何堅固的盾來抵擋,也會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話一經出口,聽的人個個目瞪口呆。

過了一會兒,只見人群中站出來一條漢子,指著那位楚人問道:“你剛才說,你的盾堅固無比,無論什麼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鋒利無雙,無論什麼盾都不可抵擋。那麼請問:

如果我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結果又將如何?”楚人聽了,無言以對,只好漲紅著臉,趕緊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離了集市。

現在用這個詞來表示自己說的話不能自圓其說。比如:“你剛才的發言前後自相矛盾,別人不知道該怎麼理解。”

鄭人買履

古文版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鄭國有一個人,眼看著自己腳上的鞋子從鞋幫到鞋底都已破舊,於是準備到集市上去買一雙新的。

這個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繩量好了自己腳的長短尺寸,隨手將小繩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門了。

一路上,他緊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來到集市。集市上熱鬧極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種各樣的小商品擺滿了櫃檯。這個鄭國人徑直走到鞋鋪前,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鞋子。

鄭國人讓掌櫃的拿了幾雙鞋,他左挑右選,最後選中了一雙自己覺得滿意的鞋子。他正準備掏出小繩,用事先量好的尺碼來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繩被擱在家裡忘記帶來。於是他放下鞋子趕緊回家去。

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繩又急急忙忙趕往集市。儘管他快跑慢跑,還是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陽快下山了。

集市上的小販都收了攤,大多數店鋪已經關門。他來到鞋鋪,鞋鋪也打烊了。他鞋沒買成,低頭瞧瞧自己腳上,原先那個鞋窟窿現在更大了。

他十分沮喪。

有幾個人圍過來,知道情況後問他:“買鞋時為什麼不用你的腳去穿一下,試試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說:

“那可不成,量的尺碼才可靠,我的腳是不可靠的。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這個人的腦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樣死板。而那些不尊重客觀實際,自以為是的人不也像這個揣著鞋尺碼去替自己買鞋的人一樣愚蠢可笑嗎?

2樓:妍妍靚靚

矛與盾的故事是說,一個賣矛與盾的人連誇自己的矛和盾好,一下子說自己的矛的什麼東西都穿的過,一下子又說自己的盾什麼東西都穿不過,這不就說明了自相矛盾嗎?明白了吧!!

3樓:會潛水的鵬

買**的人,拿起矛,就說:無盾不穿。然後,拿起盾來說:無矛不擋。有人就問他:你的矛對你的盾,結果怎麼樣?他就答不出了。

這就是 自相矛盾

4樓:匿名使用者

矛與盾的故事是說:買**的人,拿起矛,就說:無盾不穿。然後,拿起盾來說:無矛不擋。有人就問他:你的矛對你的盾,結果怎麼樣?他就答不出了。

這就是 自相矛盾

矛與盾是一篇什麼故事,選自什麼

5樓:洪荒太子長琴

《矛與bai盾》是一篇寓言故事du,講的是一個楚zhi國人同時誇耀自己的矛dao和盾,因為互相專

矛與盾的故事起因,發展,結果是什麼

6樓:好快樂的小豬

《矛與盾》的故事

起因: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

發展:有人提出質疑,賣矛與盾的人不能自圓其說。

結果:諷刺了那些言過其實,說話又自相矛盾的人。

《矛與盾》簡介:

出自韓非子著作,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牴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 《矛與盾》的寓意是說話辦事要一致,不能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自己也說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矛盾或牴觸。

7樓:匿名使用者

賣矛和賣盾。說矛是可以擊穿所有盾。說盾可以防下所有矛。所有後來有矛盾的存在。

如果把矛與盾的數量增加。那麼矛盾就不會存在了。所有一直在想矛盾理論真的存在嗎?

8樓:匿名使用者

起因是有個人(記得是楚國人)去市場賣矛、盾;發展是客人問他自己的矛和盾那個厲害,結果是賣者啞口無言。 是這個文言故事嗎?

9樓:寒梅傲雪自賞

古時有一個商人,他在街上賣長矛和盾牌。他先說:他的長矛是世界上最鋒利的,可以刺穿一切的盾牌。

接著又吹捧他的盾牌是世界上最堅固的,任何長矛都刺不穿它。行人就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就是用商人的長矛攻擊他的盾牌,結果會怎麼樣?商人頓時說不出話來。這個故事諷刺那些自相矛盾的事或人。

10樓:匿名使用者

路人多嘴,讓賣矛和盾的一矛刺於馬下

11樓:衣佳衣服了衣服

起因,有個人去賣矛與盾

《矛與盾》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矛與盾 說的是乙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牴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 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鄭人買履 則借乙個寧可相信自己腳的尺碼而信自己的腳的人,譏諷墨守成規 迷信教條而不尊重客觀事實的人。兩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言簡意賅,都是用 蠢人蠢事 可笑的事,從反面給人啟迪...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什麼都不能刺穿的盾與什麼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出自 矛與盾 選自 韓非子 難一 原文為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 於物無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應也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譯文 有一個楚...

由“矛與盾”這則寓言產生的兩個成語是什麼

1 自相矛盾 詞語解釋 矛,進攻敵人的刺擊 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一個人說話 行動前後牴觸,不一致。成語出處 韓非子 難一第三十六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成語性質 貶義詞 成語用法 主謂式 作謂語 定語。不能用於兩方以上,只能用於單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