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為什麼叫石頭城,南京為什麼叫石頭城

2021-06-04 22:18:45 字數 4846 閱讀 7876

1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之後,企圖進一步吞併楚國,他看中了位於現在南京中華門的長幹裡一帶,召見他的謀士范蠡監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當時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佔地面積也只有6萬平方米,稱作“越臺”。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又在南京清涼山(又叫石頭山)築城,稱為“金陵邑”,這也是南京又稱“金陵”、“石頭城”的來歷。

到了公元前211年,孫權又在金陵邑故址構築“石頭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歷史遺存“鬼臉城”,這是當時的軍事要塞,它依山為城,因江為池,地勢十分險要。

石頭城在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裡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築的石頭城。同治《上江兩縣誌.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

《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裡所說的“城”,也就是石頭城。

2樓:夕雍抄筠溪

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又在南京清涼山(又叫石頭山)築城,稱為“金陵邑”,這也是南京又稱“金陵”、“石頭城”的來歷。

南京為什麼被稱為石頭城?

3樓:想知道那是誰

石頭城是南京的別稱,南京的石頭城的舊址上現今是石頭城公園,分為國防春曉、石城霽雪和山居秋瞑三大景區,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清涼山和石頭城環境優美,有“城市山林”之美稱。

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之後,在現在南京中華門的長幹裡一帶定名“越城”,又在南京清涼山(又叫石頭山)築城,稱為“金陵邑”,所以叫石頭城,以清涼山西坡天然峭壁為城基。石頭城已是著名的歷史古蹟,也是南京重要的旅遊勝地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1、南京石頭城簡介:

南京石頭城全長約3000米 ,築於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2、南京石頭城相關景點:

在南京石頭城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稱。清涼山上,名勝古蹟隨處可尋,有“駐馬坡”、“南唐古井”、“清涼寺”、“崇正書院”及“掃葉樓”等。石頭城在清涼山後,南北全長約3000米。

城基遺蹟為赭紅色,內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處為17米,系自然山岩鑿成。

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加磚累甓,明洪武二年(2023年)石頭城為應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交通:乘遊4路,6、21、23、60、75、91、302路車可達。

4樓:巴黎歐萊雅

南京又叫“石頭城”,廣義上它是現在南京的別稱,狹義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頭山石頭城。孫權在石頭山修建了石頭城,用它作為維護東吳京師建業的資本;準備軍事石材,石材基地多締造了烽火臺,在軍事上,用來當即宣佈報警訊號。後來,晉將軍王濬率水軍攻擊東吳,東吳造鐵鏈橫江中,晉軍燒斷鐵鏈。

導致石頭城失守,不得人心的吳王皓趕忙投降。

後來,長江已逐漸西遷,並在石頭城的河流泥沙的沉積,變得平坦。石頭城不再是這麼危險。朱園建設天府石頭城市為天府市的一部分。

石頭山如今是涼爽的山區。這是在西方的河,是一條河天然石材的影響。建造石頭城,天然石材是城市的牆的一部分。

石頭城全長約3000米 ,築於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第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拓展資料:

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之後,在現在南京中華門的長幹裡一帶定名“越城”,又在南京清涼山(又叫石頭山)築城,稱為“金陵邑”,所以叫石頭城,以清涼山西坡天然峭壁為城基。石頭城已是著名的歷史古蹟,也是南京重要的旅遊勝地之一。

石頭城是南京的別稱,南京的石頭城的舊址上現今是石頭城公園,分為國防春曉、石城霽雪和山居秋瞑三大景區,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清涼山和石頭城環境優美,有“城市山林”之美稱。

石頭城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是一處六朝時期的著名遺蹟,遺址位於現清涼山一帶,有“東吳第一軍事要塞”之稱。它扼守秦淮河與長江的交匯口,“因山以為城,因江以為池,地形險固,尤有奇勢”,是保障建康城西部安全的軍事重鎮,也是六朝時期兵家必爭之地。

在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裡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築的石頭城。同治《上江兩縣誌.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

”《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裡所說的“城”,也就是石頭城。

5樓:牛

石頭城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一處六朝時期的著名遺蹟,遺址位於現清涼山一帶。南京的別稱“石頭城”就來自於這。

石頭城被稱為石城,廣義上它是如今南京的別稱,狹義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頭山石頭城。孫權在石頭山修建了石頭城,用它作為保護東吳京師建業的資本;預備軍事石材,石材基地多建造了烽火臺,在軍事上,用來立即發出報警訊號。後來,晉將軍王濬率水軍進攻東吳,東吳造鐵鏈橫江中,晉軍燒斷鐵鏈。

導致石頭城失守,不得人心的國王孫皓趕緊投降。

後來,長江已逐漸西遷,並在石頭城的河流泥沙的沉積,變得平坦。石頭城不再是這麼危險。朱園建設天府石頭城市為天府市的一部分。

石頭山如今是涼爽的山區。這是在西方的河,是一條河天然石材的影響。建造石頭城,天然石材是城市的牆的一部分。

6樓:潘學雲專用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之後,企圖進一步吞併楚國,他看中了位於現在南京中華門的長幹裡一帶,召見他的謀士范蠡監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當時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佔地面積也只有6萬平方米,稱作“越臺”。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又在南京清涼山(又叫石頭山)築城,稱為“金陵邑”,這也是南京又稱“金陵”、“石頭城”的來歷。

到了公元前211年,孫權又在金陵邑故址構築“石頭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歷史遺存“鬼臉城”,這是當時的軍事要塞,它依山為城,因江為池,地勢十分險要。

石頭城在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裡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築的石頭城。同治《上江兩縣誌.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

《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裡所說的“城”,也就是石頭城。

關於石頭城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據史書記載,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楚國(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滅了越國(都城吳,即今蘇州),楚威王設定金陵邑,並在今清涼山上築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國滅亡,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

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夕,出使東吳,與孫權共商破曹大計。據說,諸葛亮途經秣陵縣時,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山川形勢。 他看到以鐘山為首的群山,像蒼龍一般蜿蜒蟠伏於東南,而以石頭山為終點的西部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濱,於是發出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讚歎,並向孫權建議遷都秣陵。

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遷移到秣陵(今南京),並改稱秣陵為建業。第二年就在清涼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當時長江就從清涼山下流過,因而石頭城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孫吳也一直將此處作為最主要的水軍基地。

此後數百年間,這裡成為戰守的軍事重鎮,南北戰爭,往往以奪取石頭城決定勝負。

石頭城以清涼山西坡天然峭壁為城基,環山築造,周長“七裡一百步”,相當於現在的六裡左右。北緣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開二門,東開一門,南門之西為西門,城依山傍水,夾淮帶江,險固現時勢威。城內設定有石頭庫、石頭倉,用以儲軍糧和兵械。

在城牆的高處築有報警的烽火臺,可以隨時發出預報敵軍侵犯的訊號。至南朝時,石頭城作為保衛都城的軍事要塞的地位依舊未變。

古代長江繞清涼山麓東去,巨浪時時拍擊山壁,將山崖沖刷成峭壁。唐代以後江水日漸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後,石頭城便開始廢棄,故中唐詩人劉禹錫作《石頭城》一詩云:“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詩人筆下的石頭城,已是一座荒蕪寂寞的"空城"了。五代時期(924年)。

石頭城上興建了第一座寺廟--興教寺,以後這裡就成為寺廟、書院集中的風景名勝區。直到今天,它仍以“石城虎踞”的雄姿享譽中外。

如今,我們漫步在石頭城下,不僅赭紅色卵石牆基清晰可見,而且還能看到歷代在巖牆上增砌的城磚。

據地質學研究,這裡的岩層是距今大約1億年到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的浦口組地層。

在清涼門到草場門之間的城牆下面,有一塊突出的橢圓形石壁,長約6米,寬3米,因為長年風化,礫

石剝落,坑坑窪窪,斑斑點點,中間還雜有紫黑相間的巖塊,怪石嶙峋,遠看隱約可見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猙獰的鬼臉,被稱為“鬼臉城”。南京民間中有關鬼臉城的傳說很多。相傳這塊岩石原來猶如刀削一般,光滑如境。

如今在鬼臉城西側確有一處清亮的池塘,從水面的一側可以看到鬼臉城的倒影,老南京人俗稱之為“鬼臉照鏡子”。這一神奇的傳說,吸引了無數的中外遊人。現在石頭城遺址已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人們踏青覓翠、發思古之幽情的好去處。

7樓:南方青山

在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裡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的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築的石頭城。同治《上江兩縣誌.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

”《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裡所說的“城”,也就是石頭城。

關於石頭城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據史書記載,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國(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滅了越國(都城吳,即今蘇州),楚威王設定金陵邑,並在今清涼山上築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國滅亡,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

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夕,出使東吳,與孫權共商破曹大計。據說,諸葛亮途經秣陵縣時,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山川形勢。他看到以鐘山為首的群山,像蒼龍一般蜿蜒蟠伏於東南,而以石頭山為終點的西部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濱,於是發出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讚歎,並向孫權建議遷都秣陵。

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遷移到秣陵(今南京),並改稱秣陵為建業。第二年就在清涼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當時長江就從清涼山下流過,因而石頭城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孫吳也一直將此處作為最主要的水軍基地。

南京台城為什么叫台城,南京台城為什麼叫台城?

台城位於南京玄武湖南岸,雞鳴寺之後,東端與明都城相接,西端為一斷壁,這段城全長253.15公尺,外高20.16公尺。由於這裡距六朝時代的建康宮不遠,後人通常稱之為台城。台城為六朝時封建王朝的統治中心後宮禁城,位於都城中部略偏東北,是東晉和南朝諸代政治 軍事和思想文化的統治中心,代表了 六朝金粉 的興...

南京為什麼叫龍啊虎啊的路比較多

因為自古有 虎踞龍盤 一說來描述南京,所以南京有虎踞路 龍蟠路之類。虎踞龍盤 一說,始作俑者是諸葛亮。按風水學的要求,風水寶地需要四個要素 北玄武,南朱雀,東青龍,西白虎。即背山面水 面南背北 左輔右弼。通俗點講就是,北有靠山,南有河流水域環繞,東西即左右又有屏障。從小範圍角度講,南京的確具備了這樣...

什麼叫月全食?今晚南京能看到嗎,今晚南京能看到月全食嗎?

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種,當月亮 地球 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整個月亮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裡,月亮表面大都昏暗了,就是月全食。10年來我國觀測條件最好的月全食在2011年12月10日上演。屆時,只要天氣晴朗,我國幾乎所有地區都能欣賞到一輪 紅月亮 高掛夜空的迷人景象。全食是月食的 月全食原理圖 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