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魏國三公華歆王朗還有誰,《三國演義》中華歆和王朗各有什麼故事?

2021-04-27 00:50:33 字數 5277 閱讀 6604

1樓:吾道殺生

王朗(字景興)東海郯(今山東郯城縣西南)人。以通經典被任命為郎中,歷任菑丘內長,會稽太守,諫議大夫容,魏郡太守,少府,奉常,大理,御史大夫(司空),卒於司徒任上。諡號「成侯」。

鍾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省長葛縣)人。舉孝廉除尚書郎、陽陵令,歷任廷尉正,黃門侍郎,御史中丞,中尚書僕射,司隸校尉,大理,相國,廷尉,卒於太尉任上。諡號「成侯」。

華歆(字子魚)冀州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西南)人。舉孝廉任郎中,歷任尚書郎,議郎,侍中,尚書令,相國,司徒,卒於太尉任上。諡號「敬侯」。

《三國演義》中華歆和王朗各有什麼故事?

2樓:水滴一滴一滴

華歆:1、割席分坐。

管寧和華歆原本是好友。剛開始,兩人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就像看到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瞥見管寧的臉色,於是又扔了金子離開。

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像往常一樣讀書,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2、華王優劣

華歆王朗一起坐船逃難,有乙個人想搭他們的船一起避難,華歆立刻表示為難。王朗說:「幸好船還寬敞,怎麼不行呢?」後來賊兵追上來了,王朗想要丟下搭船的人。

華歆說:「最初我對帶不帶他表示猶豫,正是考慮到這個情況。既然已經接受了他的請求,怎麼能夠因為情況緊迫就把人家拋棄了呢?

」於是繼續帶著那人一起逃跑。世人便根據這件事來評定華歆王朗的品行優劣。

3、名士高風

華歆與鄭泰等同僚人從小路步行出武關,在路上遇到乙個老人獨行,想要和他們一起避難,所有人都同情老人並同意讓他隨行,於是就帶他同行,走到半路上,這位老人掉到了井中,眾人都想拋棄他不管。

只有華歆說:「既然當初接受了他,現在拋棄他不管是不仁義的。」於是,大家共同救出老人。對這件事,大家都稱讚華歆的仁德。

王朗:1、未可折而折。

曹操曾經請王朗赴宴,席上嘲諷他說:「不能學你當年在會稽丟了好飯碗。」王朗仰頭嘆息:「言行舉止要表現得恰如其分真是太難了。」曹操問:「為什麼這麼說?」

王朗回答:」像我那樣,當年既為漢吏,不能保境安民,所以『未可折而折』,而您在這個場合,原本當盡地主之誼,體現恭敬好客、折節求賢的氣度,想不到卻如此對待新來的客人。這就是『可折而不折』了。

「2、保全親友

王朗少年時與沛國名士劉陽交友。劉陽擔任莒令,三十歲就去世了,所以後世很少聽過他的訊息。當初,劉陽認為漢室漸漸衰落,知道曹操有雄才,懼怕他對漢室不利,想要除掉他但未成功。

等到曹操掌權後,下令尋找他的兒子的命令很急。

其子惶恐而窘迫,無處可逃。劉陽的親舊雖然多,但沒有人敢幫助匿藏他。王朗於是接收他數年,等到從會稽回朝廷,又數次開解曹操。很久以後曹操終於赦免他,劉陽的人家於是得以保全。

3、屢薦賢才

黃初年間,曾有鵜鶘聚集在靈芝池,曹丕下詔公卿舉有高尚品行的君子。王朗推薦光祿大夫楊彪,並稱病遜位讓職給楊彪。曹丕於是為楊彪設定吏卒保護,地位僅次三公。

並不許王朗遜位,王朗才起身。

3樓:浪柒殿下

華歆:割席分坐

王朗:未可折而折

華歆和王朗在三國演義裡面的故事

4樓:神龍教主

華歆,三國裡描繪成小人的形象。曹丕稱王的時候是他

帶頭逼迫漢獻帝退位,司馬掌權的時候是他帶頭詆毀他。司馬復出的時候他又諂媚投靠。

王朗。出場很早,剛一出場就被孫策大敗。晚年又被諸葛亮罵死。被譽為學富五車又雞腸小肚。

華歆與王朗在《三國演義》書的故事

5樓:朽木流年

「管寧割席",華歆因讀書心神不一,管寧割斷席子與之斷交。

」武鄉侯罵死王朗「 諸葛孔明伐魏。魏主曹睿命曹真為大都督,郭淮為副都督,王朗為軍師。王朗本屬漢朝元老,現官魏之司徒,年已七十有六。

自詡口才便給,欲以一席話折服武侯,及至兩軍相遇,與武侯答話之時,反被武侯,將王朗歷史,披露於軍前,盡情醜詆。王朗竟然理屈詞窮,氣塞胸膛,撞死於馬下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罵王朗的台詞

6樓:我是誰

王朗: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諸葛亮:正是。

王朗: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

諸葛亮: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

王朗:(笑)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就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諸葛亮:曹賊篡漢,霸佔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王朗: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

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強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諸葛亮: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傕、郭汜等接踵而起。

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行之悲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你……諸葛村夫,你……敢……

諸葛亮: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親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此厚顏無恥之人!

擴充套件資料: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王朗是被諸葛亮臨陣罵死,而在真實的歷史上王朗其實是乙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王朗生逢天下大亂的東漢末年,本身精於研究經學典籍,是乙個非常有才華的文人。王朗早年師從當時的太尉楊賜,由於他本身通曉經典造詣頗深,所以被拜為郎中之職。但是不久之後王朗的恩師楊賜病逝,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王朗直接辭官去為恩師楊賜服喪。

在王朗的服喪期滿後,由於他被舉薦為孝廉朝廷多次徵召他入仕做官,但是王朗卻都加以拒絕。後來任職徐州刺史的陶謙舉薦王朗為茂才,王朗才答應出來做官,被陶謙拜為治中從事。

漢獻帝在被裹挾逃往長安之後,王朗曾經勸說陶謙遣使去長安覲見漢獻帝,陶謙的這一舉動得到了漢獻帝的嘉許,並且在此後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好處,被拜為安東將軍。王朗也因功被封為會稽太守。

王朗在坐鎮會稽的時候表現出了自己卓越的才能。他在治理政務方面表現出色,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就,深得當地百姓的愛戴和敬重。後來孫策率兵平定江東之時,逐漸向王朗所在的地盤攻打過來,王朗的手下人就勸說他逃離此處躲避災禍但是卻遭到王朗的拒絕。

王朗認為自己作為大漢臣子就應該要保護漢朝的土地和城池,所以堅決守衛此處抵禦孫策。

王朗在任職會稽太守之時不僅政績斐然,而且在和孫策對決之時也表現出了勇武的一面。很多人都因為王朗是個文官認為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之人,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王朗年輕之時也是個能夠提槍上馬的猛人,甚至能夠和江東名將太史慈大戰十幾回合,由此可見他的武力並不弱。

雖然王朗是個文武雙全之人,但是最終仍是寡不敵眾敗給了孫策大軍,王朗在兵敗被俘之後仍然鎮定自若毫無懼色。孫策對於王朗的儒雅和氣節非常欣賞,不忍心加害於他,所以就把他放走了。由於自己坐鎮的會稽被孫策占領,王朗無家可歸,於是就收拾自己的殘餘勢力到處漂泊。

後來這件事情就被曹操知道了,曹操本就是乙個非常愛惜人才的君主,所以他就上書朝廷徵召王朗做官。經過輾轉流離來到了曹操麾下,但是在為其效力期間並沒有太過出色的表現,所以也沒有得到過多的封賞和器重。

然而在曹操去世曹丕繼位之後,王朗卻一下子像變了乙個人一樣,開始變得無比活躍,在為曹丕效力期間表現得非常傑出。王朗親自為曹丕做好魏國二十多年的政治規劃,給曹魏政權的穩定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所以先後數次被曹丕加官進爵,甚至到了位列三公的地位。

王朗本身文武雙全,在治國理政仁政愛民上面很有建樹,而且他又是乙個研究經學典籍的大學者,對於後世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跟三國演義之中那個被活活氣死的小人物簡直是雲泥之別。

7樓:匿名使用者

我來答我是誰will

lv.6 2019-06-26聊聊

王朗: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諸葛亮:正是。

王朗: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

諸葛亮: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

王朗:(笑)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就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諸葛亮:曹賊篡漢,霸佔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王朗: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

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強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諸葛亮: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傕、郭汜等接踵而起。

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行之悲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你……諸葛村夫,你……敢……

諸葛亮: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親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此厚顏無恥之人!

華歆,在三國演義中,做了哪些事,《三國演義》中華歆和王朗各有什麼故事?

在 三國演義 中,華歆被描寫成乙個趨炎附勢 助紂為虐的政客。漢獻帝與妻子伏皇后欲藉岳父伏完之力誅殺曹操,但事蹟敗露,華歆率兵入宮搜捕伏皇后,在牆壁夾層中找到伏皇后,並親自動手揪後頭髻拖出,拏見曹操並處死。數年後,曹操病逝鄴郡,群臣還在議論世子曹丕如何繼任之時,華歆便急急自許昌趕來,並拿出漢獻帝的詔命...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區別,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

三國志是史書 三國演義是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 區別如下 1 兩者的性質不同 三國志是史書。而三國演義是 2 作者不同 三國志 是西晉史學家陳壽撰寫的史書。三國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 家羅貫中。3 內容不同 三國志 記載三國時期的史料。六十五卷,包括 魏書 三十卷,蜀書 十五卷,吳書 二十卷,主...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是什麼?

三國演義 本身就是 內容偏向作者的主觀情感也是無可厚非的。注重情節,所以讓人讀來感到跌宕起伏,離奇曲折,生動有趣。三國志 是一部正史,因此它要留給後人公正。這不能僅僅用對與錯來評價,就比如說,考語文,你就需要用 三國演義 的內容 而考歷史則須用 三國志 的內容。至於易中天品三國,的確值得一看,我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