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典籍名錄有哪些,中醫難學嗎?

2021-04-25 00:01:58 字數 6853 閱讀 6333

1樓:匿名使用者

《黃帝內經》《傷寒論》《難經》《金匱要略》。但是,如果學習中醫,可以詠頌《醫宗金鑒》。或者先看看教科書《中醫基礎理論》。

2樓:寒雲掠水

太多了 你可以先看看 黃帝內經素問和靈樞

3樓:匿名使用者

本草綱目,針灸甲乙經,

中醫屬於文科還是理科

4樓:陳晟老師課堂

中醫是文科還是理科?學中醫專業就業前景好不好

5樓:開虹乜向榮

文理都有,有醫古文、內徑、金匱、傷寒、中藥、方劑等,這都要大量背誦,偏文科。解剖、組織胚胎、生理、藥理等偏理科

6樓:匿名使用者

中醫是屬於文理兼收的,像上海中醫藥大學就是文理兼收。但是如果學中醫的話,我覺得還是文科底子厚實點比較好,因為中醫文化內涵很深。最主要還是要看看你想報哪個中醫學院了,最好是看看那個學院的要求。

7樓:意識__洪流

我是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的,我們班理科比文科多奧,看你擅長哪一科了,還要看你們省中醫類院校對文理科各開放了哪些系。都不一樣的

8樓:人生

沒什麼直接關係。這樣看看,中國古**學方面就比較差,但中醫發達,一樣發展的很好。

9樓:琪琪

中醫文科理科都復可以報,制

10樓:植物人殭屍

我一理科同學報的就是中醫

中醫難學嗎?

11樓:雜談趣事

如果僅僅是普通的中藥的話,那只是能看到的好一些,普通的疾病而且望聞問切,這4個過程還不是一年兩年能學得明白的,就算是你學中醫也讀到了研究生呢,就讀到了博士,你也不敢說自己看病,一定就比那些西醫用儀器去看的精準,因為人家是用現代裝置,你完全是憑自己的感覺,憑自己的知識結構,所以現在中醫是越來越不好學。

12樓:匿名使用者

要看你怎麼去理解抄中襲醫了,學習中醫重在乙個悟字,

也要找對方向,要是去看中醫醫學院的教科書,這輩子估計也難學好它。

其實不用把中醫想得太難,中醫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我們日常吃的食物,是我們的日常作息,是天與地的規律,規則。

中醫不單單是中藥,處方,也可以是針灸,是拔罐,還可以是按摩,是飲食,是人體的精氣神。

中醫是化繁為簡的一門學科,只需要望聞問切就可以知道病理,通過病理再去採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時候它簡單到你只要手指頭在病人的穴位上掐個幾分鐘,一場大病就化於無形,有時候只要一碗薑湯,就能湯到病去。只是越簡單的東西越是易學難精,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難用對地方。

所以中醫重在乙個悟字。

最後,個人認為,要學中醫,最好從了解日常飲食的性,味開始,然後再了解人體經絡,這些都是自己有的,比較好學,最後學中藥的性味,學傷寒論一類的經方,可以加強對一些中成藥的了解,這樣去藥店就不會迷茫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傅茂恆:中醫難學嗎?古人覺得很容易,缺了《西遊記》這本生理學書

14樓:菜醬電影小屋

中醫學不像西藥只有幾百年歷史,中醫的起源可以說上下幾千年。所以中醫不僅難在背書,還難在背藥材,況且藥材的用量和煎藥的火候都是一門學問。

15樓:ann與靜默

中醫其實不難學,只要系統,有章節的學習,是可以學會的,而且現在很多病症只有中醫**比較有效。

16樓:匿名使用者

中醫難學的原因:每一種藥材有幾種名稱,同一種藥材,有不同的種類,而且不同的中藥組合在一起,藥效也是不同的,相同的中藥,不同的克數,它的藥效藥效也是不同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中醫學裡的主要學習就是學習中藥,而中藥的製作方法非常複雜,而且中藥的名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比較難記

18樓:梅

不難學,關鍵是成為高手,只能家傳或者師承,再就是找我們的培訓機構裡面的高手學絕活。

19樓:前世今生夢迴

中醫這個東西很難說簡單或是困難,關鍵是要有

悟性,沒有悟性可能學了一輩子都入不了

回門。如果不

20樓:懸糊濟士

中醫很難學,太抽象了,而且要背的太多太多,太苦太累了!如果沒有悟性,很難達到乙個高度!而且很多東西都要靠臨床自己慢慢摸索積累經驗,都要到四五十歲才有一點點心得,最好還是別選擇中醫專業!

21樓:星際づ天使

光是乙個辯證 和脈診夠你學兩年的 還不一定精通

其他的更深,你說好學不好學

沒有良好的家庭環境的僅靠個人興趣和努力,極難學會

22樓:足太陽經

想學中醫我教你,不過必須要明確自己為什麼而學,要有毅力,中途不能放棄。

23樓:波多美結衣

我就bai是中醫學專業的,以下純

du屬個人經體會,僅zhi供參考。但凡醫學dao沒有好學的,內你要比其他專業的容課多很多,基本每天都在上課。課程中醫西醫都有,內容有的很晦澀難懂,並且需要記憶的東西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學中醫需要悟性,要能建立自己的中醫學思維,而這也是最難的,因為現在我們從小接受的西化的思維體系在中醫這裡很多時候是乙個障礙。當乙個東西你連思維方式都跟不上的時候理解就基本是個說法。這個悟性不是靠努力就能學來的,沒有悟性即使在努力也就是個普通醫生,無法成為大家成為名醫。

如果你不是從小有這方面的薰陶,或者自小接受過較多的古典文化,建議不要輕易選擇中醫專業。希望能幫到你。

24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有難事只怕有心人!立下雄心志天下任我行!

25樓:阿笨貓林偉漢

有的地方很簡單,有的地方又很難

26樓:道學書院

中醫的關鍵在《道德經》,懂得"有無",才能規範身體,量裁下藥,以正御邪,強身健體。

27樓:百畝遠志

需要時間需要積累,要有悟性還得有名師指點,勤奮努力靜心讀書依然很困難,年輕的時候經驗名氣都小很難有收入,養家餬口都是問題

28樓:4623165肖

學中醫或西醫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分析病理是關鍵。

29樓:pc醫

學中醫是有模板的,只是沒有人告訴你,你自己只能盲人瞎馬的亂撞,不是不可量化,是沒有人告訴你怎麼去量化。

30樓:匿名使用者

學中醫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再就是能夠得到很好的師傅指點指點會少走些彎路的,加上些許自己的悟性,對天地萬物大自然的了解與悟性,,醫者道也。醫者意也。

31樓:人影灬浮華塵世

不難學,主要是要用心學。這個中醫可以在考證的同時,學習中醫知識積累知識。考證可以去中域。

怎樣自學中醫?

32樓:是微光吖

中醫學研究生主要中醫藥學基本理論知識和中醫臨床醫療技能,具備一定自然科學和現代醫學的知識,受到中醫臨床技能和現代醫學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

33樓:fighing靜悄悄

學中醫,你首先要有興趣,還需要有恆心。自學的話,經典書籍是必須要讀的。像《黃帝內經》、《傷寒雜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這些書籍,需要耐心研讀。

當然,你光學理論是不行的,最好是能跟著中醫老師學習,從臨床中學習中醫問診技能。不然,你光知道理論不會應用是白搭。

34樓:大東北水

最好是要有師傅,很多方面師傅點撥,你就能很快入門。靠自己自學,很可能要走很多彎路。而且,中醫貴在實踐。

你要經常自己給自己煎藥,在自己身上體會。當然是適合自己的藥物配伍。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這些,才能有真實的體會。

給別人治病才會膽正。

35樓:愛你丶楊曉慧

跟著以下五位超級大家學,準沒錯!

國內中醫業界真正的超級大家前五位排名如下:(本氣辯證大家)

no.1 江蘇常熟 李 辛,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醫聖級別的大家,真正的正氣辯證奠基人,臨床痊癒率極高,徐文兵的妹妹徐文波親自隨其跟診,唯一真正讀懂《傷寒論》的人)

no.2 福建福州 林 傑 ,畢業於福建中醫藥大學(外科聖手,徒手即可治病)

no.3 北京朝陽 徐文兵,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點穴即可治病,幫助現代人會古人之本意的重要大家)

no.4 陝西韓城 孫曼之(善用行風氣藥以及胡黃連,遵循古典本氣辯證原則)

no.5 江蘇江陰 黃 煌,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善於根據體質用藥,嚴格執行本氣辯證的重要人物)

36樓:蘇白曼諾諾

自學太難了,書本裡學的只有理論,還是需要實踐的。我個人認為還是拜個老師或者找個函授啊、網上培訓學校那種帶實踐的比較好,我自己也是在網校學習的,光明中醫網校,時間、地點比較自由點。看書的話可以學習:

中醫藥學概論、方劑學、傷寒論、針灸學、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如果自己找書看,那一輩子都學不完呀。

37樓:ysm你是我的

推薦長洋中醫學府,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想開店,長洋那邊主要就是培訓中醫開店的

38樓:吾欲佛則佛至矣

最好像古代那樣,找個好的師傅,半吊子出去運氣不好會害到人

39樓:可愛的wy小葡萄

學中醫推薦 讀 傷寒論 黃帝內經

40樓:匿名使用者

中醫自學可能有難,自己買一些書看看,也要在網上多看看,自學中醫靠的是日積月累,要堅持可能學一年兩年可能都沒有效果,還要實戰,要多積累經驗。

41樓:匿名使用者

sometimes there

42樓:百度使用者

買書…看…等遇到書本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找大夫問

43樓:開飛機的舒克

首先看一些醫書,其次看一些心理學書籍,最後你的臉皮得厚

44樓:匿名使用者

中醫的刮痧**是非法的,你一定要相信,知道了嗎?

45樓:傳域傳承

先學習書籍,把基礎的知識和理論要記住,不僅僅是看完就完事了,很多內容都是要熟記!

然後不懂就要問,去鑽研這個問題,向資深的人士詢問

學完了這些理論,就要自己去感悟了,中醫是一門要終身學習的學科,所以是終其一生都努力學習,不斷感悟,實踐的乙個過程

46樓:羽涅

首先要培養興趣哦~

在這裡推薦徐文兵對話梁冬的 黃帝內經 。有空可以聽聽的哈,非常有趣

47樓:匿名使用者

醫術能夠超過藥王孫思邈的不多,可以參考藥王的方法學習,因為有說服力

論大醫習業第一

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範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爾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

又須涉獵群書,何者?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

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捨之德。不讀《莊》《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凶拘忌,觸塗而生。

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並須探賾。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

48樓:飭鵬

自學中醫最有效最捷徑的辦法就是跟個好中醫邊學習理論邊跟著實踐,不然你把書讀的滾瓜爛熟也沒有用的,中醫在實踐的基礎上學習比較有興趣比較好理解接受的,學習的更快

49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最好找個師傅帶,還得手把手教學,學得快,這方面你可以去中域諮詢一下

50樓:璧碘潳媧丂

建議去中域報個學習班

如何自學中醫怎樣把脈?

51樓:長生

1、《中醫基礎理論》要學,然後《中醫診斷學》配合《瀕湖脈學》一起學習,如果條件允許去其他中醫那見習一下,學會還是有可能的,但是想學精比較難。一般把脈象分成28種,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楚的。注意:

《瀕湖脈學》是一定要好好研究的。

2、自學必在學好中醫基礎後,再讀脈學有關書籍,接觸臨床慢體會。

5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弄清脈的搏動原理,二十多種脈像光靠死記硬背可不行。脈動就是動脈的搏動,動屬陽,切脈其實就是感覺體內陽氣的盛衰。靜脈血經下腔靜脈回流右心房,再入右心室再經肺靜脈入肺,紅細胞與氧原子結合後再由肺動脈入左心房,再入左心室,再進入主動脈供給全身其他器官。

切脈中獨取寸口指的就是切手太陰肺經經過的橈動脈搏動開端。三部九侯就是摸身體其他各處臟器經絡循行部分的動脈搏動。肺是紅細胞和氧原子結合的地方,人體執行就是乙個不斷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所以肺脈的變化反應了身體內的整體變化,所以可以用來指導如何調節人體陰陽。

你可以把血管想像為水管,正常情況水通過水管,靠近管壁就會壓力明顯可看做陽氣,管道**壓力較小可看做陰血,如果陰虛輕輕摸就能感覺到搏動(浮脈,毛脈)。如果陽虛管壁壓力小,要用勁按的比較深才能感覺到搏動(沉脈,石脈)。如果血不足,氣失血養,氣也少,血也少,就會流動不順暢(澀脈,芤脈)。

久病氣虛搏動壓力小(細脈,小脈),血液流動緩慢(遲脈,緩脈)。陰虛陽亢(疾脈,長脈),血行不暢有瘀阻(結脈,代脈)。風屬陽邪,會使脈跳過於有力,寒屬陰邪,有收引的性質會使脈跳動緊繃,火屬陽會使脈快速跳動,溼屬陰邪會使脈緩慢或出現停頓,暑為陽邪但多夾濕會使脈緊小慢澀。

中醫專業有哪些學校,中醫專業大學排名

只要是學醫的學校都比不多,一些中醫基礎培訓班業務學學的也一樣,關鍵在於你能不能遇到好老師,建議你找個醫院或門診當地有名的好醫生懂中醫方面拜師,到乙個地方多問大眾看看有沒有推薦較多的名醫,自己也去關注下也要看你有沒有資質熱愛中醫行醫的決心讓師傅看好你。中醫專業大學排名 中醫專業大學排名 第一檔次 北京...

中醫養生一般都有哪些方法,中醫養生有哪些方法?

樓主您好,以下是我的回答 歡迎您的採納和追問 中醫養生之道 冬季 冬藏 的養生原則 冬藏,既是大自然植物與動物的生長規律,也是人類一條養生的原則,同時也體現了 天人相應 的中醫原理。所謂 冬藏 就是指人到了冬季,應該養精蓄銳 休養生息,以利來年應對春生 夏長 秋收的付出和收穫。補益 民間有 入冬進補...

中醫調理身體有什麼好處,中醫是調理身體的嗎?

藥養就是中藥養生是中醫的傳統特有藥物,以植物類藥物為主,通過特定方法熬製以後對人體的疾病有相當好的恢復作用,是中醫的必備 方法之一。所以最關鍵是病人的身心調整 思想 生活方式改善 人際關係改善 健康改善。中醫真的只是調理身體 慢性病的作用嗎?中醫是調理身體的嗎?中醫機制病也調理身體。它是治病姜發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