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不會減少嗎,為什麼要分解

2021-04-18 00:46:52 字數 1903 閱讀 8132

1樓:r9iub9沒

突觸小體釋放神經遞質需要神經突觸中線粒體氧化分解醣類的能量,與之結合不需要能量.遞質(乙醯膽鹼)與突觸後膜上的授體(一種醣蛋白)結合.

神經遞質是在與受體結合後才會分解嗎,如果不與受體結合,不與受體結合,在突觸間隙中會不會被分解???

2樓:匿名使用者

會被分解。不是所有的神經遞質都能與受體結合。但神經傳導結束後遞質就會被分解,防止持續興奮。

3樓:孤行之宇

神經遞質bai是種化學物質,當這種分子

du到達間zhi隙後通過布朗運動dao,相互碰撞,有些幸運的在

版碰撞權中會到達受體被識別,還有些悲催的會一直碰撞,直到被分解,並且神經遞質的分解是很快的,不會停留很久,要不然一直碰撞一直會會有幸運的,一直會興奮,是很傷身體的。

4樓:我也是

會被分解 防止持續興奮

為什麼神經遞質傳遞後要分解?怎樣形象理解?

5樓:行雲流水

如果不被分解的話,神經就會持續的興奮或抑制,這樣就會產生疾病

神經遞質什麼時候被分解,是被釋放後有一定的時間分解(無論接不接觸)還是接觸完受體後被分解(不接觸不

6樓:雩

樓上的不對。。。。有的是接觸受體被滅活分解,但大部分會以胞吞形式**下次使用,。。。= ̄ω ̄=

7樓:匿名使用者

無論接不接觸都會被分解。

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後神經遞質去哪了

8樓:遊戲君疊疊醬

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後會失活。

進入突觸間隙的乙醯膽鹼作用於突觸後膜發揮生理作用後,就被膽鹼酯酶水解成膽鹼和乙酸,這樣乙醯膽鹼就被破壞而推動了作用,這一過程稱為失活。

去甲腎上腺素進入突觸間隙並發揮生理作用後,一部分被血液迴圈帶走,再在肝中被破壞失活;另一部分在效應細胞內由兒茶酚胺內由兒茶酚胺位甲基移位酶和單胺氧化酶的作用而被破壞失活;但大部分是由突觸前膜將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到突觸前膜處的軸漿內並重新加以利用。

多巴胺的失活與去甲腎上腺素的失活相似,它也是由兒茶酚胺氧位甲基移位酶和單胺氧化酶的作用而被破壞失活。突觸前膜也能再攝取多巴胺加以重新利用。

9樓:木末繁星

你好,去向有兩種可能。

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後立即與相應的突觸後膜受體結合,產生突觸去極化電位或超極化電位,導致突觸後神經興奮性公升高或降低。

神經遞質的作用可通過兩個途徑中止:一是再**抑制,即通過突觸前載體的作用將突觸間隙中多餘的神經遞質**至突觸前神經元並貯存於囊泡;另一途徑是酶解,如以多巴胺(da)為例,它經由位於線粒體的單胺氧化酶(mao)和位於細胞質的兒茶酚胺鄰位甲基轉移酶(comt)的作用被代謝和失活。

10樓:匿名使用者

兩種途徑,一種是突觸前載體將游離的遞質**並儲存,第二種即是被酶分解掉

11樓:拜讀草你嗎

乙醯膽鹼是一種神經遞質,能特異性的作用於各類膽鹼受體,在組織內迅速被膽鹼酯酶破壞。

神經遞質不被分解會產生什麼效應

12樓:

這句話,很明顯是錯誤抄的。(錯就錯在後半句,請見分析)分析如下:

突觸後膜,不一定就是下乙個神經元的膜,所以就不是一定引起下乙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也有可能是效應器細胞的膜。如果是效應器細胞的膜,在接收神經遞質後只會使效應細胞產生相應的效應,而不是什麼神經元的興奮或抑制。

突觸:兩個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效應器細胞之間相互接觸、並藉以傳遞資訊的部位。

突觸後膜:是鄰近間隙的次一級神經元或效應器細胞上的膜。

神經遞質總功率9萬多說明什麼,神經遞質功率下降是什麼導致的?

神經地質總功率990萬多說明什麼說明他的效率高 我也不懂為什麼會有這兩種關口,嗯,這是乙個很深奧的問題啊,等等等等。這說明神經傳導非常靈敏。你用專業名詞醫療器械 你好這說明你的雙相情感障礙同腦神經功能紊亂有一定的關係,通過藥物改善腦神經功能來 你的精神障礙疾病,如果疾病和特定生活事件有一定關係可適當...

神經遞質的儲存和釋放過程是什麼,神經遞質的遞質的合成釋放和失活

神經遞質是以囊泡的形式儲存於神經末梢的,不同型別的囊泡含有的神經遞質不同。其釋放過程都是通過與突觸前膜的融合,以胞吐的形式釋放到突觸間隙 遞質釋放後,融合到細胞膜的囊泡膜再通過胞吞的方式進行再生。樓上的說法有點小問題!這個囊包裡的神經遞質都一樣的吧!關鍵是刺激之後作用的機體器官不一樣而產生的反應不一...

神經遞質的化學本質是什麼

神經遞質有四類 生物原胺類 氨基酸類 肽類 其他類。常見的一些遞質,如乙醯膽鹼 組胺等屬於氨基酸類,多巴胺 腎上腺素等屬於生物原胺類,p物質 生成抑素屬於肽類,等等。呵呵內個說乙醯膽鹼的,這玩意兒是神經遞質的一種好嗎。樓下不要亂說 答案是是 乙醯膽鹼 再說激素大部分也不是蛋白質 只有小部分才是 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