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伊斯蘭教的創立,伊斯蘭教的創立背景是?

2021-03-28 05:47:56 字數 4898 閱讀 1519

1樓:匿名使用者

伊斯蘭教具有悠久的歷史。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初始年代史無定論,長期以來,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和**,說法不一。其中,現代著名史學家陳垣先生根據《舊唐書.西戎傳》和《冊府元龜》的記載,提出的唐永徽二年(651年)說,是一種較為普遍的說法。

唐高宗永徽二年,大食國(唐代稱阿拉伯為大食)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644-656年在位),曾派使節到中國當時的首都長安,朝見唐高宗,並介紹了哈里發國家建國的經過、國內的習俗和伊斯蘭教情況。把這一年作為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乙個標誌,由於有確切的史料為據,因此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可。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路線分海路和陸路兩條。在陸路方面,自漢代張騫(?-114年)出使西域,中西交通已有疏通,漢和帝永元九年(97年),甘英奉使西域時還親自到阿拉伯半島(即中國史籍上指的「條支」地區)。

至唐代,中西交通有了進一步的開拓。由西亞,經波斯、阿富汗、中亞河中地區、天山南北及河西走廊直至唐都長安的陸路,是溝通中西的重要通道。大批的穆斯林商人長途跋涉,來中國經商。

據《資治通鑑》記載,唐代留居長安一地的外商就有4000餘戶,其中尤以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為多,致使唐代專門設立「互市監」進行管理。與此同時,唐王朝與伊斯蘭大食帝國還有頻繁的外交和軍事接觸,自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至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的148年間,來華的正式使節見於記載的就有37次之多。中唐開元天寶之際,政治日趨腐敗,社會矛盾尖銳,**集權削弱,藩鎮割據勢力相繼而起,公元755年冬,平佔、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在范陽(治今北京)起兵叛亂,同時部將史思明也占領了河北廣大地區,史稱「安史之亂」,歷時7年,後被唐朝平定。

唐朝統治從此由盛而衰。為平定「安史之亂」,唐朝曾向大食國借兵,叛亂平定後,唐肅宗允准大食兵世居華夏。就這樣,伊斯蘭教通過大食和波斯的商人、使節、士兵傳入中國西北部。

在唐代,由波斯灣與阿拉伯海出發,經孟加拉灣過馬六甲海峽至南海,而達中國廣州、泉州、揚州等地的海路商道,主要由中國和大食商人所佔據。大批大食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來廣州、泉州、揚州等地經商,有的還在中國定居。由此,伊斯蘭教通過海上**的渠道逐步傳入中國。

元代中國伊斯蘭教的發展是與中國「回回民族」的形成聯絡在一起的。「回回」一詞最早見於北宋(960—2023年)沈括的《夢溪筆談》,指7世紀以來唐人所稱的「回紇」或「回鶻」,由於唐宋時期回回民族尚未形成,因此,同伊斯蘭教沒有聯絡。南宋(1127—2023年)以來,「回回」主要泛指西域穆斯林民族、國家和地區。

元代中西交通大開,西亞及中亞的穆斯林大批來華,此時「回回」指遷居中國的中亞、波斯、阿拉伯等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元初,周密《癸辛雜識》中把來自海道的穆斯林稱為「南蕃回回」,並稱「今回回皆以中原為家,江南尤多」。到了憲宗二年(2023年),統計戶籍時,開始使用「回回戶」,於是,「回回」一詞成為元代中原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的專門族籍名稱。

回回民族的形成經歷了乙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唐宋時期,落籍中國的阿拉伯、波斯等國的穆斯林,長期僑居在主要交通要道的商業城市,與當地居民雜居通婚,繁衍子孫,「土生蕃客」數量不斷增加。這些人成了中國最早的回回先民。

時,清真寺在中國各地回回人聚居的地方普遍建立,它標誌著伊斯蘭教在中國成功地紮下了根。清真寺作為宗教活動的場所,起到了強化穆斯林宗教信仰和教育穆斯林自覺履行宗教義務、完成宗教功課的重要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掌管著穆斯林的精神世界。

元代,中國的穆斯林禮拜場所的名稱尚未固定化,多稱作「禮拜寺」、「回回寺」或「回回堂」、「真教寺」、「清淨寺」等。其功能與唐宋時期相比,也日趨多樣化:它既是穆斯林誦經禮拜的場所,也是宣講教義和宗教常識的講壇;既是掌教等宗教首領處理坊內事務的辦公場所,也是紀念亡故先賢的會場和為穆斯林辦實事的服務場所。

後來還成為經堂教育的中心。特別是隨著教坊組織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以教坊為單位的經濟與公益福利事業及義學等也相繼發展起來,成為穆斯林社會生活的重要場所。整個元代至明初(13世紀—14世紀中期),新建和重建的清真寺不計其數,但由於戰爭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許多已無法考證。

但就現存的來說,有杭州的真教寺即鳳凰寺、上海松江清真寺、昆明南城清真寺和永年寺、福州清真寺、山東青州真教寺、西安化覺寺、南京淨覺寺、濟南清真南大寺、北京牛街禮拜寺和東四清真寺等。

如果需要,我可以再給你講詳細點。

伊斯蘭教的創立背景是?

2樓:匿名使用者

伊斯抄蘭教興起於阿拉伯氏族社會由部落bai到民族和國家的du歷史時期。因氏族zhi制解體而形成的貧富分化dao和對立,各部落間長期的仇殺,波斯和拜佔廷帝國為爭奪東西商路的激烈衝突,激發了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識,使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的歷史前提漸趨成熟。同時,因部落宗教的崩潰,猶太教、**教傳入的影響,使一些具有模糊一神觀念的人轉而探求真正的民族信仰。

伊斯蘭教的興起,正是這些社會經濟變動和政治統一要求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約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啟示,命其為人類的最後使者,號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懲罰。他宣稱真主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獨一無二的主宰,反對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又針對易卜拉欣(中文聖經翻譯為亞伯拉罕)、爾薩(中文聖經翻譯為耶穌)等使者以及經典提出了與猶太教及**教不同的見解。

622年,在麥加貴族的**下,穆罕默德與其信徒遷徙麥地那,建立以信仰為紐帶的穆斯林社團烏瑪。經過10年鬥爭,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取得統治地位,在穆罕默德去世後開始向外擴張和征服。100年後,阿拉伯人建立的世界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伊斯蘭教成為統治者的宗教。

3樓:匿名使用者

伊斯蘭教是由原始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在猶太教,**教和本民族原始信仰的基礎上,創立了伊斯蘭教的。

4樓:裘洲花安露

伊斯蘭教是阿拉伯半島社會經濟、政治和宗教發展演變的必然產物。6世紀末至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正處在原始氏族部落解體、階級社會形成的大變革時期。半島由於自然環境的差別,社會經濟、政治發展極不平衡。

居民主要是以游牧為生的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分成許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據一方,彼此之間經常為爭奪牧場、水源、土地而發生戰爭,血親復仇盛行。連年戰爭使社會動盪,生產停滯,氏族內部階級分化加劇,部落貴族應運而生,他們佔有大量綠洲和草地,擁有許多奴隸和牲畜,而大批遊牧民瀕於破產。半島沿紅海海岸的希賈茲(漢志)地區,自古就是東、西方**的重要商業要道。

坐落在古商道南北交通中心的麥加,因受過境**之利發展為繁榮的商業城鎮。麥加古萊什部落的商業貴族執掌著多神崇拜的中心克爾白神殿的管理大權,每年從克爾白祭祀廟會的集市**中,謀取鉅額收入,壟斷了麥加的商業**。城鎮中的商業貴族夥同游牧部落的貴族,通過經營商隊、販賣奴隸、放高利貸等手段,牟取暴利,對城鎮貧民和農牧民進行高利貸盤剝,大批中小商人破產,淪為商業貴族的債務人,造成階級對立加劇,社會經濟危機四起。

阿拉伯人外來的侵略和傳統商道的改變,加劇了半島的經濟危機和社會矛盾。拜占庭和波斯兩大帝國,為爭奪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對半島進行子長期的掠奪戰爭。525年,衣索匹亞人在拜占庭的支援下派兵侵占葉門。

570年衣索匹亞駐葉門總督亞布拉哈率兵進犯麥加;途中因遭瘟疫而退兵,但戰亂破壞了當地的社會生活。575年,波斯出兵逐走衣索匹亞人,在葉門確立了統治。頻繁的戰爭和掠奪,使阿拉伯南部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土地荒蕪,灌溉工程被毀,道路淹沒,商旅不前,人口銳減,使富庶的葉門地區迅速衰落。

同時,波斯為了壟斷東西方**,廢止原由葉門經半島西部紅海岸到達敘利亞的商路,另闢一條經波斯灣和兩河流域到達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變,造成了半島南部和西部經濟的衰退,麥加、麥地那等城鎮的過境**急劇衰敗,商業貴族收入驟減,許多靠商隊謀生的貝都因人和城市居民生路斷絕,從而加深了社會危機。

伊斯蘭教興起前,半島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死,盛行對大自然、動植物、祖先、精靈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其中拉特(即太陽神)、烏扎(即萬能神)和默那(即命運神)三大女神尤受崇拜。麥加城中心的克爾白神殿供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神的偶像,向其祭祀、祈禱、獻牲。

信奉一神的猶太教和**教早已傳入半島,在葉門地區及一些城鎮和農業區流行,其一神觀念、經典、傳說、禮俗對伊斯蘭教有顯著影響。因猶太教和**教不適應阿拉伯社會變革的需要,未能得到廣泛傳播。在阿拉伯社會變革和一神教觀念的影響下,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向一神教信仰過渡,產生了一神傾向的哈尼夫派。

他們承認獨一神,反對偶像崇拜,相信天命、復活、懲罰和報應,注重個人隱居修煉,過著禁慾的生活。哈尼夫思想成為伊斯蘭教思想的先驅和中介。

阿拉伯日益加劇的社會危機,外族的不斷入侵,促進了阿拉伯民族的覺醒,社會各階級都在尋求出路。阿拉伯貴族為維護其統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壘,奪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制商道;廣大的下層人民和奴隸要求和平與安寧,渴望擺脫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改善自己的貧困地位。伊斯蘭教的興起,正是阿拉伯半島各部落要求改變社會經濟狀況和實現政治統十的願望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

穆罕默德正是順應了歷史發展的需要,建立了伊斯蘭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幟下,領導了阿拉伯的社會變革運動,統一了阿拉伯半島。

伊斯蘭教創立時間

5樓:真

622年,現在也成為伊斯蘭紀年元年,

622年不是伊斯蘭出現的那一年,而是穆罕默德聖人遷移的時間,因為那一年對伊斯蘭是發展的轉折點,特別重要,所以就好像伊斯蘭獲得了新生一樣,為了紀念,就把622年定為伊斯蘭元年了。

610年是穆罕默德聖人開始宣傳伊斯蘭教的時間

6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伊斯蘭(al-islam)系阿拉伯語音譯,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原意為「順從」、「和平」,又譯作伊斯倆目,指順從和信仰創造宇宙的獨一無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與伊斯蘭「islam」是同乙個詞根)。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的古萊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約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復興。

公元七世紀至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曾經建立了倭馬亞、阿拔斯、法蒂瑪、印度德里蘇丹國家、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桑,這些盛極一時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卻始終沒有隕落。

起初,伊斯蘭作為乙個民族的宗教,接著作為乙個封建帝國的精神源泉,然後又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生活的方式,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地發展著,乃至成為21世紀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伊斯蘭教創立的歷史影響,伊斯蘭教創立的歷史作用是什麼?

伊斯蘭 al islam 系阿拉伯語音譯,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原意為 順從 和平 又譯作伊斯倆目,指順從和信仰創造宇宙的獨一無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 穆斯林 muslim,意為 順從者 與伊斯蘭 islam 是同乙個詞根 7...

什麼是伊斯蘭教禮儀,伊斯蘭教的禮節是什麼?

伊斯蘭教,我國舊稱清真教 回教,其禮儀大體有如下幾項。1 念清真言,即 萬物非主,唯有真主 穆罕默德真主使者。要求念出聲。2 禮拜,為教徒面向麥加克爾白誦經 祈禱 跪拜,一系列宗教儀式的遺稱。禮拜前要沐浴淨身,做禮拜時,著裝整潔面朝麥加克爾白。禮拜的動作分為七項。禮拜分為 每日的晨禮 晌禮 晡禮 昏...

伊斯蘭教的信仰是什麼伊斯蘭教的信仰是什麼?

伊斯蘭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理論部分包括 信安拉 信天使 信經典 信先知 信後世 信前定 簡稱 六大信仰 實踐部分包括伊斯蘭教徒必須遵行的善功和五項宗教功課 簡稱 五功 念 清真言 禮拜 齋戒 天課 朝覲,簡稱 念 禮 齋 課 朝 一 信安拉 在 伊瑪尼 的內涵中,安拉居於最 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