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哪些?聯絡實際談談大學生怎樣繼承和弘揚中

2021-03-24 22:06:14 字數 5658 閱讀 8547

1樓:單樂雙雪漠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首先要確認什麼是中華民族,確定自己的種族。其二,所謂道德是概念詞彙,是概念就可由人定義,由人所定義就可能成為工具。所以不要跟風,不要受**暗示和**誘導,當你確定自己有資格為華夏子孫那一刻,你就應當具備相應的民族文化特性(雖然今天的中國與廣義上真正優秀的民粹文化相去甚遠),堅守內心的公義,擁有相應的勇氣與氣節。

這就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最好的繼承和弘揚。而不是參加什麼什麼活動,喊什麼什麼口號。

新時期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2樓:河傳楊穎

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之;要在按社會主義的要求和建設的需要,做好取捨和創造性的轉化之;要通過分析、鑑別、取捨和改造,剔除那些帶有明顯的階級和時代侷限性的成分,繼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

首先,把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以及新世紀的愛國主義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其次,堅持傳統美德教育與環境育人結合起來。

再次,學校將傳統美德教育與制度育人結合起來。將傳統美德教育與活動育人有機結合起來。

一:維護民族團結,鞏固國家統

一、立志振興中華

二:勤學好問, 追求真理

三:尊長、知禮、孝敬父母

四:學習改革、發展、創新的獻身精神

五:發揚勤勞節儉,自強不息的傳統美德。

六:追求正義的浩然之氣,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公私之辯證」是中國傳統道德發展演化的一條主線。「公義勝私慾」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為道德的最高標準。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崇尚「仁愛」原則,主張「仁者愛人」,愛人要從愛旁邊的人做起,從愛親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並把這樣的愛推廣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道),能將心比心(恕道)。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謙即自謙,虛以處己;敬即敬人,禮以待人。謙敬與禮讓是聯絡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禮也」,「凡人炎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同時提醒人們「事思敬」、「不居功」。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誠」即真實無妄,其最基本的含義是誠於己,誠於自己的本性,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亦即誠實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尊重科學,堅持真理,堅守信諾。

3樓:特別想家還有媽

新時期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第一向老一輩無產階級學習。聽他們講故事。

從中得到啟發和教育。第二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樂於奉獻精神。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第三 對自己的子女加強教育。培養他們憶苦思甜。

4樓:莽也

我覺得中華民族最好的傳統美德是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我始終牢記這句美德,在工作生活中堅持這句格言。

5樓:何沈珈

中華優良道德傳統分為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和中國革命優良道德傳統。

一、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重大意義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加以發展,就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己的民族性。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能夠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具有更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能夠使人際關係更加和諧,促進經濟社會更好地地發展;能夠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適應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規範。

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個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條件。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乙個中國人的根,是一塊永不磨蝕的「胎記」。

二、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

1.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公私之辯證」是中國傳統道德發展演化的一條主線。「公義勝私慾」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為道德的最高標準。

強調在「義」和 「利」發生矛盾時,應當「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見利思義」,主張「義然後利」,反對「重利輕義」、「見利忘義」。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崇尚「仁愛」原則,主張「仁者愛人」,愛人要從愛旁邊的人做起,從愛親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並把這樣的愛推廣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道),能將心比心(恕道)。

立足於自己,承認人的差異,主張「合而不同」,「和為貴」,講求和睦相處,強調社會和諧,「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謙即自謙,虛以處己;敬即敬人,禮以待人。謙敬與禮讓是聯絡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禮也」,「凡人炎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同時提醒人們「事思敬」、「不居功」。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誠」即真實無妄,其最基本的含義是誠於己,誠於自己的本性,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亦即誠實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尊重科學,堅持真理,堅守信諾。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荀子·勸學》中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這裡講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聖心」是指一種道德境界。

所謂「成德至善」,是說個體的道德品質是乙個由一種較低的境界到另一種較高的境界,不斷前進而逐漸趨於「至善」的過程。——「存之又存,相乃不捨」,逐漸地但無止境地趨於「至善」。

6.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中國歷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認為,在塑造人格的過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奮發向上、切磋踐履、修身養性。

此外還有廉潔自律、寬厚待人、艱苦樸素、勤勞節儉、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尊師敬業,以及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捨生取義、見義勇為、奮發圖強等。

三、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

自從2023年「五四」運動第一次中西文化大碰撞以來,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以及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倫理道德文化,一直是我們在文化和道德建設上進行戰略選擇的乙個重大而無法迴避的問題。雖然我們作出了正確的分析和回答,但直到現在所謂新自由主義、「全盤西化論」和新復古主義、儒家救國論仍然不絕於耳,成為當今意識形態領域裡鬥爭的乙個重要方面。有必要旗幟鮮明地表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原則態度,澄清理論是非,掃除思想障礙。

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是乙個矛盾體,具有鮮明的兩重性。

①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之;

②在按社會主義的要求和建設的需要,做好取捨和創造性的轉化之;

③要通過分析、鑑別、取捨和改造,剔除那些帶有明顯的階級和時代侷限性的成分,繼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對我們今天的道德實踐仍然具有指導意義的積極內容。

在對待傳統道德的問題上,要反對兩種錯誤思潮。一種是文化復古主義思潮;另一種是全盤西化的思潮。這兩種思潮在對待道德問題上都割裂了共性和個性、抽象和具體、一般和個別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

從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無論是復古論還是全盤西化論,都對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道德文化的進步產生了十分消極的影響。

乙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發展和道德進步,除了要注意繼承和弘揚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優良傳統之外,還必須積極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優秀成果。在對待其他民族或國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6樓:海闊天空

注重自身修養,做好自己,這是最重要的

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內涵有哪些?聯絡自己思想實際談談當代大學生如何把弘揚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與踐行社

7樓:你女馬個血b髿

一、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

族氣節和立志報國的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以成仁」的民族氣節。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

歷史上,中國屢遭外敵入侵,國破則家亡,使人們的愛國之情強烈地表現出來,並昇華成為國獻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現了岳飛的「精忠報國」、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愛國主義成為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巨大力量。

二、主張建立和諧協調的社會人倫關係。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強調建立一種和諧協調的人倫關係。主張「義以為上」,「以義統利」,「先義後利」,要求「見利思義」,「見得思義」。

「義」是指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利」是指個人利益。強調社會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強調個體對整體的道德義務。這是一種植根於社會文化的群體精神,進而擴充套件到整個民族和國家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倡導「仁愛」的人道主義精神。 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提出「君輕民重」的思想。這種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遺產。

四、提倡身體力行的基本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現人生理想的步驟和模式。這種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觀念,是人類進行物質生產活動和自身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們共同生活的起碼的行為準則。

它正確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它是人類社會道德關係的具有科學性的優秀的遺產。 傳統道德一般都是在社會穩定時發揮作用,而社會劇烈變動時則缺少用武之地,正所謂「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古人說: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歷史證明,儒家倫理往往在太平盛世發揮它穩定社會、緩和矛盾、調節人際關係的社會功效。當代中國已進入相對穩定的和平發展時期,社會穩定、政治穩定是中國的大局。

為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巨集偉目標,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團結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設無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抓手。乙個社會能否和諧,乙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道德建設水平的如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標誌。

加強道德建設必須承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道德從來就是現實性與歷史性的統一。社會主義道德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植根於民族文化的沃土,是傳統美德的延續和昇華。

承接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以中華傳統道德的背景為基礎,把傳統道德中的這些符合時代要求,有助於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內容承接下來,推廣到全體人民中去。梁啟超在《新民說》一書中曾說:「中國要想建設乙個新國家,必須先要有新民。

新民是不同於舊時的中國人,必須要具備幾個條件,最必須的條件就是公德。」在新的經濟、政治、文化變革推動下,當今社會的道德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一些新領域、新趨勢。進行道德建設既要大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優秀傳統,也要學習和借鑑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優秀成果,還要激發人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創造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觀念。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發揚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道德。中國傳統美德規範、引導著人們的行為和精神追求,同時又在新時代人們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必須使之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建設和諧社會,惠及全體人民,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願。

和諧社會不會憑空而至,也坐等不來。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也是社會建設的主體。

和諧美好的社會,需要腳踏實地的艱苦奮鬥,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參與。每乙個社會成員都各司其職,承擔起自己的職業角色和社會角色,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每乙個社會成員都各守其則,具有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自覺遵循社會規則、規章制度和公共秩序。人人有行動,人人有貢獻,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快更好地實現和諧。

關於傳統美德的詞語,形容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成語

精忠報國 富貴不淫 貧賤不移 威武不屈 殺身成仁 見利思義 仁者愛人 君輕民重 以史為鏡 寧靜致遠 淡泊明志 獨善其身 兼善天下 淤泥不染 自強不息 天降大任 百尺竿頭 言而有信 一諾千金 記己有恥 苦口良藥 寬則得眾 恕以待人 和以處眾 寬以接下 之美 君子之交 多行不義 視死如歸 見義勇為 學而...

你知道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哪些?請列舉至少五種

我知道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 1 仁愛 用 仁愛 之心去尊重人 理解人 關心人 愛護人 幫助人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遺產。2 利義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強調建立一種和諧協調的人倫關係。主張 義以為上 以義統利 先義後利 要求 見利思義 見得思義 3 愛國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 富貴不...

修改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將努力

把 使敬老院蓬蓽增輝 改為 給敬老院送去溫暖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將努力使敬老院發揚光大 以家長的名義寫民族團結四好少年書面表達,400字左右 幸福,人們苦苦追求,卻又無暇沉思,殊不知,幸福應該屬於每個人,幸福是平凡的,它就在我們身邊.帶著一顆懂得幸福的心去生活,幸福就會永遠和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