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性與表演性的關係,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的關係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20 00:48:34 字數 2063 閱讀 9787

1樓:強

戲劇文字具有雙重特徵——文學 性和可表演性。一方面,戲劇和其他文學體裁一樣強調文字的美感和藝術性。另一方面,戲劇作為古老的表演藝術,在有文字記錄以前一直以口頭形式進行演出並傳 承下來。

從這個角度看,戲劇的可表演性是先於其文學性而存在的。但對戲劇翻譯文學性的研究卻遠遠早於和多於對其可表演性的研究,造成戲劇翻譯評價的失衡與 有失公允。本文從文學性和可表演性兩個維度來分析比較莎士比亞名劇《暴風雨》的兩個中譯本,試圖給兩譯本乙個更為全面合理的評價與解讀。

一部好的戲劇作品必然是文學性和可表演性的完美契合,但它的譯本能否同時儲存和體現這兩種特質?文學性的成功再現是否會導致可表演性難以實現?二者究竟是 相互排斥還是相輔相成?

本文對《暴風雨》兩中譯本的比較研究顯示,梁實秋的譯本無論在文學性和可表演性上都略勝朱生豪的譯本一籌,從而從側面反映出這兩個 標準並非對立關係。 本文借用文藝領域中的修辭理論、社會語言學領域中的關聯原則等相關理論,從重詩意、修辭性、含蓄性和個性化語言這四個方面來考察兩個中譯本的文學性的再 現。同時根據對可表演性三種不同角度的理解,將其細化為可說性、可演性和目的語觀眾可接受性,並以此來分析兩譯本的可表演性。

兩位譯者都顯示出對原劇本的 深刻理解、對原作者的充分尊重,以及為架構中英文化交流橋梁所做的種種努力,而兩個中譯本也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綜合來看,梁實秋在文學性與可表演性的 掌控上均優於朱生豪。可惜的是,由於文化因素和社會因素,梁實秋的譯本卻並未獲得應有的關注。

這引發了對戲劇翻譯策略選擇的思考,以期更好地感受異質文 化,促進跨文化交流。

2樓:匿名使用者

表演都是需要文學功底的文學是表演的根本。

為什麼民間文學側重口頭性和表演性

3樓:匿名使用者

文化傳承,都是民間祖祖輩輩口頭流傳,教授的,

4樓:鴻森茶業公司

也就是善於表達和和自我應變能力

5樓:範雨軒

因為那樣易於流傳下來

民間文學的變異性與文化表演有什麼關聯

6樓:匿名使用者

民間文學的不變異原因多是口頭文學這一文學性質主導下的變異,它由於個體的智慧型而生髮改變,引發受眾的驚嘆稱讚。文化表演更多的受文化環境的制約,同乙個故事,只有變異為適應一種文化的形式,才有和這種文化相適應的效果。

從這個角度說,文化表演是促成民間文學變異的外部因素。而前者可以視為內部因素。

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的關係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談談你計畫今後將如何利用民間文學來充實自己

7樓:我象月牙彎彎

2014民間文學**選題,希望大家喜歡!

1.當代中小學生新編順口溜論

2.當代社會順口溜論

3.當代笑話論

4. 論民間文學的實用性

5.論民間文學的流傳變異性

6.論民間文學的傳統性

7.論民間文學的集體性

8.論民間文學與表演性的關係

9. 論民間文學的歷史價值

10. 民間文學與風俗習慣的關係

11.論民間文學的多功能性

12.論民間文學在生產勞動中的實用價值

13.民間文學總結勞動經驗論

14.論民間文學的教育功能

15.論民間文學的娛樂功能

16. 民間文學的藝術欣賞價值

17. 論洪水神話

18. 論神話的藝術特徵

19.論神話的影響

20.論×地民間傳說的主要內容

21.論×地的人物傳說

22.論×地的能工巧匠傳說

23.論×地的英雄傳說

24.論×地的歷史傳說

25.論×地的地方傳說

26.論×地的風俗傳說

27.論×地長工與地主的故事

28.論×地的勞動故事

29.論×地的家庭故事

30.論×地的愛情故事

31.論×地生活故事的型別問題

32.論×地的嘲諷笑話

33.論×地的幽默笑話

文學與藝術的關係,文學和藝術是怎樣的關係

那位已經說得相當詳細了,簡言之,文學就是一門文字語言的藝術,就是褲衩之於衣服的關係 褲衩是衣服,衣服不僅僅只有褲衩。文學與藝術的關係?那位已經說得相當詳細了,簡言之,文學就是一門文字語言的藝術,就是褲衩之於衣服的關係 褲衩是衣服,衣服不僅僅只有褲衩。文學和文字打交道 藝術和品味有關係 如果我給你說清...

中國古代的民間文學記錄與儲存,中國古代的民間文學資料記錄與儲存

中國的抄 民俗學發展較晚,到 時bai 期才在北大形成風氣,陸 du續整理zhi民間文學資料。dao也湧現出鍾敬文先生這樣的大家。上海文藝出版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出版過一套影印 出版物的 民俗 民間文學影印資料 非常不錯,如果題主對這方面感興趣可以找來看看,是入門的絕佳選擇。中國民間文學...

文學作品的真實性,文學的真實性與虛擬性的關係是什麼

指在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情節或一些現象在現實社會中也存在 傳統的文藝學認為文學的真實性就是指文學作品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所達到的準確程度。儘管這一觀點似乎已成為文藝理論工作者的共識並被寫入全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大綱,但筆者仍然認為這一提法很值得商榷。在對文學的本質屬性進行重新的審視之後,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