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事,關於李白的故事

2021-03-19 07:46:54 字數 5104 閱讀 3710

1樓:京城「老炮兒

李白的詩好,離不開酒,離不開月亮。大唐風雅,豪邁闊達。李白本身就是一首詩。

2樓:匿名使用者

1、開元二十三年,玄宗又一次狩獵,正好李白也在西遊,乘機獻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他的《大獵賦》說明唐代的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誇耀本朝遠勝漢朝。

2、天寶元年,因為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稱讚,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走路迎接他,「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

3、天寶三載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裡,他和蹭蹬的杜甫相遇。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

4、李白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一拳捶碎黃鶴樓, 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於是就擱筆不寫了。

5、汪倫盛情款待李白,搬出用桃花潭水釀成的美酒與李白同飲,並笑著告訴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並無十里桃花。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並非有萬家酒店。

」李白聽了汪倫說的話之後大笑不止。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3樓:匿名使用者

鐵杵成針

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有一天,李白偷偷地逃出學堂去玩。他走到小溪邊,看到有位婆婆拿著大鐵杵在磨。

李白覺得很奇怪,就走上前問:「老婆婆,您在幹什麼呀?」老婆婆說:

「我要把這個鐵杵磨成針。」李白說:「這麼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

」老婆婆說:「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堅持磨,總有一天會磨成針的。

」 李白聽後,十分羞愧,趕緊跑回學堂讀書。

4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非常喜歡遊覽名山大川,他多次漫遊長江南北,黃河上下。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上,幾乎印滿了李白的足跡。

李白過人的才華,使他成為一位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所以就連當時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個怎樣厲害的人物。於是唐玄宗下詔書請李白到皇宮來相見,一起商談國家大事。

聽到皇帝召見,李白邁著大步,仰天長笑著走進皇宮,沒有一絲拘束緊張的樣子。唐玄宗看見李白儀表非凡,氣宇軒昂,雙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陽公升起在東方。通過與李白親切的交談,皇帝發現這個李白可真是不簡單,他的知識如此淵博,無論問他什麼問題,都能對答如流,並能提出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呢。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四川綿州彰明縣人,是我國唐代的大詩人,他的大部分詩歌反映了祖國壯麗的自然景色,表達了他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對當時政治的腐敗作了尖銳的批判。

「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書這樣的:傳說李白小時候讀書不用功,向中途不唸了。有一天,在路上看見一位老大娘磨鐵棒,說要把它磨成針。

李白因此受感動,從此奮發學習,終於取得了很大成就。這就是「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關於李白的故事

5樓:京城「老炮兒

李白的詩好,離不開酒,離不開月亮。大唐風雅,豪邁闊達。李白本身就是一首詩。

6樓:春意盎然

1、鐵杵磨成針

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但是小時候讀書並不用功。 有一天,他的書讀到一半,就不耐煩了:「 這麼厚一本書,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啊!

」於是他乾脆不讀了,把書一扔就溜出去玩。 李白快樂地跑著,忽然,他看見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便蹲了下來,傻傻地看了好一陣。

老奶奶也不理會他,只是全神貫注地磨著。後來,李白忍不住了,問道: 「 奶奶,您這是幹什麼呢?

」 「 我在磨一根針來縫衣服。 」

老奶奶頭也不抬,專心地磨。 「 磨針? 」 李白更加奇怪了, 「 這麼粗一根鐵棒怎麼能磨成針?!

」 老奶奶這才抬起頭來說:「 孩子,鐵棒再粗,我天天磨,還怕它磨不成一根針嗎! 」 李白聽了,恍然大悟,「 對呀 !

只要有恆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讀書不也是這樣嗎! 」 於是他便立刻轉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地讀,從此也不再敢偷懶了。後來他終於成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

「鐵杵磨成針」這個成語就是比喻只要長期努力不懈,再難的事也能成功的。這個成語也說成「只要工夫深,鐵 杵磨成針」。 李白被人們稱為 「 詩仙 」 ,是個很有才華的偉大詩人,但是連這麼有才華 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學習,那麼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嗎?

因此同學們,無論我們的才華、天資如何,都應該努力學習;無 論要什麼事都應該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成功呀! 加油!!

2、李太白跳月的故事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裡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

圓圓的月亮影子,為什麼會分成兩半呢?這裡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乾淨又好看。

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裡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裡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

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髒了。

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裡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

後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台」,據說那裡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3、李白沉香亭詠牡丹

盛唐大詩人李白的沉香亭詠牡丹的名句,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說的是一天唐玄宗與楊貴在沉香亭觀賞牡丹,歌手李龜年領著一班子弟奏樂歌唱。唐玄宗對李龜年說:

「賞名花,對豔妃,你們怎麼演唱舊詞?這樣吧,你快召李白來寫新詞。」李龜年趕到長安大街有名的酒樓尋覓,果然李白正和幾個文人暢飲,已經喝得酩酊大醉。

當李龜年向他傳達聖旨時,他醉眼微睜,半理不睬地睡過去了。

聖旨是誤不得的,李龜年只好叫隨從把李白拖到馬上,到了宮門前,又用幾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見李白一醉如泥,便叫待臣攙到玉床休息,吩咐端來醒酒湯,楊貴妃叫人用冷水噴麵解灑。李白躺在玉床把腳伸向高力士,要他脫靴。

高力士無奈,只好憋著一肚子氣蹲下來為他脫,忙亂一陣,李白才從醉夢中驚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詩助興。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筆來,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經寫成了《清平調》詞三首:

(一)雲想衣裳花想客,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二)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4、李白的釣魚詩

據說李白有一次上宰相府,自報家門道:「海上釣鰲客李白。」宰相笑問:

「先生臨滄海釣巨鰲,以何物為鉤線?」李白說:「以明月為鉤,虹霓為線。

」宰相又問:「用什麼做釣餌呢?」李白高聲道:

「就用天下最無義氣的士大夫作釣餌。」宰相聞言不禁毛骨悚然。千百年後蘇東坡評價李白「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一翻氣壯山河、威懾群小的釣魚高論把李白的俠肝義膽、高情逸緻表現得淋漓盡致。

5、樂下凡塵的太白金星

金星在我國古代稱為太白,早上出現在東方時又叫啟明、曉星、明星,傍晚出現在西方時也叫長庚、黃昏星。由於它非常明亮,最能引起富於想象力的中國古人的幻想,因此我國有關它的傳說也就特別多。

在我國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謂是核心成員之一,論地位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下。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是位穿著黃色裙子,戴著雞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後形象變化為一位童顏鶴髮的老神仙,經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監察人間善惡,被稱為西方巡使。在我國古典**中,多次出現太白金星的傳奇故事,可見他的人氣之旺。

在膾炙人口的《西遊記》中,太白金星就是個多次和孫悟空打交道的好老頭。

在與金星相關的眾多傳說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應該算是關於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事了。傳說李白的出生不同尋常,乃是他的母親夢見太白金星落入懷中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長大後的李白也確有幾分「仙氣」,他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

他的詩,想象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無人能及。李白在當朝就享有「謫仙」的美名,後來更被人們尊為「詩中之仙」。

拓展資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7樓:邛仁赤綾

李陽冰《草堂集序》雲:「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薑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世稱太白之精,得之矣。」範傳正也記載過:「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複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鹹所取象」。

這二處記載的大意是:

一、李白一家本姓李,但在西域時不用此姓,入蜀後恢復使用。

二、所謂「驚薑之夕,長庚入夢」與「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是說李白誕生之夜,其母夢見長庚星入懷。長庚星即啟明星,古人又稱為太白金星。李白小名長庚,字太白,全是緣此而名。

「白」在五行中屬西方,西方的明星即是夢入其母懷中的長庚星,此星亮度極高,故曰太白。從李白姓名中即透露出其眷戀故地的情結。

(這有書籍記載,應該比較準確;下面有乙個小故事,但是是否真實,還待**)

據說李白周歲時,抓了一本詩經。他父親很高興,認為兒子長大後可能成為有名的詩人,就想為李白取乙個好名字,以免後人笑自己沒有學問。由於他對兒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來。

直到兒子七歲,還沒想好合適的名字。那年春天,李白的父親對妻兒說:「我想寫一首春日絕句,只寫兩句,你母子一人給添一句,湊合湊合。

一句是『春風送暖百花開』,一句是『迎春綻金它先來』。」母親想了好一陣子,說:「火燒杏林紅下落」。

李白等母親說罷,不假思索地向院中盛開的李樹一指,脫口說道:「李花怒放一樹白。」父親聽了,拍手叫好,果然兒子有詩才。

越念心裡越喜歡,念著念著,忽然心想這句詩的開頭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嗎、這最後乙個白字用得真好,正說出一樹李花聖潔如雪。於是,他就給兒子起名叫李白。

李白的有趣故事,李白的有趣故事40字

鐵杵成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版方磨鐵權杵,白怪而問之,媼曰 欲做針。白曰 鐵杵成針,得乎?曰 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譯文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過了小溪,看見...

關於祖國的故事,關於祖國的故事

1 華羅庚毅然回國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 七 七 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3 鄭成功收復台灣 早在1624年,荷蘭...

關羽的故事,關於關羽的故事

1 斬除惡霸。關羽十九歲那年,蒲州太守熊虎的兒子熊祥,為了強佔張繼昌的女兒鸞姣,勾結縣令苗信,為非作歹。關羽聞訊,即到公堂,幫助辯理,一怒之下,打死熊祥,火燒衙署,砸爛牢門,救出鸞姣,逃至聖母廟。熊虎帶嘍羅追來,關羽放火燒了聖母廟。劈死熊虎,逃奔范陽避難。後到河北涿縣,與劉備 張飛在桃園結義。2 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