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上面的叫什麼冠中國皇帝帶的冠叫什麼

2021-03-06 15:47:36 字數 5008 閱讀 9685

1樓:

古代帝王最高等級的首服——冕冠。冕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

通天冠,皇帝戴的一種帽子。漢代百官於月正朝賀時,天子戴通天冠。按通天冠自秦至明(除元代外),歷代皆有,清代廢除,亦名「卷雲冠」。

皇帝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郊廟、省牲,皇太子諸王冠婚、醮戒,則服通 天冠、絳紗袍。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幘,組纓,玉簪導。

2樓:匿名使用者

那個叫冕。所以皇帝即位叫 加冕。只有皇帝、親王、郡王有資格佩戴,當然自封的也戴,比如程咬金,呵呵。

冕前後垂下來的珠串叫旒,12串是皇帝專用,不過現在能儲存下來的文物只有明乙個親王或郡王用的九旒冕。旒的作用是提醒佩戴者端正儀態,因為稍稍一動,旒串就會晃,頭一旦歪了,旒串就會斜。

3樓:匿名使用者

如非要有這樣乙個職稱,應該是太上皇吧,古往今來這樣乙個泱泱大國,貫徹始終的精神即「百善孝為先」。而皇帝乃一國之君,真龍天子。在當時掌管著權利與財富的專屬權。

是神聖高不可攀的 ,所以唯有太上皇方可對國君發號施令了。

以上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及看法,箴知灼見如有不對之處,還望海涵!

4樓:皇太極太極

皇冠,也叫冕,古代有加冕之稱。

中國皇帝帶的冠叫什麼

5樓:亦夢之城

1、皇帝帶的冠叫冕冠。

2、簡介

冕冠是漢服中冕服裡的冠式,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冠式,始於周代,也稱「旒冠」,俗稱「平天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冕:

《說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統纊。」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參加祭典等典禮活動時所戴的等級最高的禮冠。

冕冠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纓、纊、紞等部分組成。周朝禮儀規定,戴冕冠者都要身著冕服,冕冠的基本樣式以及這套冕冠制度也一直被後代所沿用。唐代進行改制,創造了天河帶,並使用二十四旒。

明代以後,冕冠被廢除,代之以朝冠。

3、形制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

6樓:血灑征衣

皇帝的帽子稱為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製。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

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系上絲帶,在頜下繫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

不塞入耳內,只是繫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

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

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

冕旒,帝王頭上的流蘇。帝王戴的冕冠,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

延的前後簷,垂有若干患珠玉,以彩線穿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誌。

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乙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7樓:匿名使用者

加冕時的叫加冕皇冠,平時戴的叫帝冠。

古代皇帝頭上戴的東西叫什麼?

8樓:林顧姝

這個叫冕旒。

冕旒,古代漢族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週之諸侯王公之旒有

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9樓:六重夢境丿中丨

1、嚴格來說就叫冕,要突出皇帝的冕可以叫「帝冕」

2、皇帝的冕分4部分,束頭髮的圓筒是「冠」,冠上的板子叫「延」(冠加了延就叫「冕」了),一串串珠子叫「旒」,還有兩邊有兩根繩子綁兩塊玉垂在兩耳旁的叫「充耳」

3、皇帝的冕有十二根旒,只有皇帝可以戴。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士無冕

10樓:匿名使用者

那種帽子叫冕冠,前後各有12旒。漢朝的時候最興這種冠。曹操是東漢末年,時代應該是不錯的。

冕板以木為體,上塗玄色象徵天,下塗纁色以象徵地。冕板前圓後方,也是天地的象徵。前後各懸12旒,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

用五彩絲繩為藻,以藻穿玉,以玉飾藻,故稱「玉藻」,象徵著五行生剋及歲月運轉。後來玉藻也有用白珠來做的。帽卷以木作中幹,即胎架,後來改用竹絲、玉草(夏)或皮革(冬)作成筒狀胎架,外裱黑紗,裡襯紅絹,左右兩側各開乙個孔紐,用來穿插玉笄,使冕冠能與髮髻相插結。

帽卷底部有帽圈,叫作武

11樓:胡說大本營

叫做 「冕旒」 。周制 「天子九旒」 。就是九條珠串子。

有一些電影電視劇集,胡亂整。不一定給天子掛上多少串珠子呢!

順便說一下,天子、百官的帽子上垂下來兩條帶子,帶子在耳朵附近有兩個飾物,叫做 「充耳」 。成語 「充耳不聞」 說的就是這個東西。

12樓:匿名使用者

九旒冕。「旒冕」是古代天子、諸侯在重大儀式上戴的前後墜有玉珠的禮帽,在古裝劇中經常能夠看到。據《明史》記載,明朝天子之冕前後分別垂著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黃青白黑共12顆玉珠(並非所有朝代的君主冠上都有珠子,更不要說後、妃了)

(夏商周時代) 男子禮服 冕服: 是禮服中最尊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大帶、舄(禮鞋)等要件所組成。

冕服的主體是玄(黑色)衣、纁(黃赤色)裳、冕冠,衣裳上面繪繡有章紋、冕冠上則有旒。 天子在舉行各種祭祀時,要根據典禮的輕重,分別穿六種不同格式的冕服,總稱六冕,天子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十二章紋冕服,戴十二旒冕冠,冕服上的章紋數與冕冠上的旒數是相應的。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朱色,諸侯為黃朱色。

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稱為「舄」。 十二章紋中,上衣六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用繪。

下裳六章:宗彝、藻、火、粉公尺、黼、黻用繡。所有章紋均有取義:

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山,取其穩重;龍,取其應變;華蟲(一種雉鳥),取其華麗;宗彝,一種祭祀禮器,後來在其中畫上一虎、一長尾猴,虎取忠勇,猴取慎終追遠;藻,取其潔淨;火,取其光明;粉公尺,取其滋養;黼(斧形),取其決斷;黻(作「亞」字形),取其明辨。只有皇帝能用十二章,公爵能用九章,侯、伯只能用七章,以下遞減,這就當時祭服制度的基本內容。弁服:

其隆重性僅次於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女子禮服 禕衣:

為王后從王祭先王的奉祭服。褕翟:為王后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從夫助祭服。

是青色衣,畫褕翟(雉鳥)紋十二章紋,褕翟羽色亦為五採。闕翟:為王后從天子祭群小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

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鞠衣:為王后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候之妻從夫祭宗廟的祭服。

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后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君祭宗廟的祭服。祿衣:

為王后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一般服飾玄端: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為國家的法服,天子平時燕居之服,諸侯祭宗廟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朝、叩見父母也穿這種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長都正2.

2尺,正幅正裁,玄色,無紋飾,以其端正,故名為玄端。 深衣: 一般用白布製作,深衣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起的長衣服,但儒家學者為了繼承上代傳統觀念,按規矩在裁剪時仍把上衣與下裳分開來裁,然後又逢接成長衣,以表示尊重祖先的法度,因為「被體深邃」,所以稱為「深衣」。

13樓:匿名使用者

冕旒 採納謝謝!

皇帝戴的帽子,叫什麼冠

14樓:猴胃紫

東漢輿服的情bai況,從明du

帝永平改制,恢復、損益周代

zhi六冕開始,由於dao司馬彪《續漢書@回輿服志》有載答,其所撰各志(包括《輿服志》在內)被後人與范曄《後漢書》合刊而得以儲存,再參以流傳下來的大量的漢代畫像資料而有較為明確的認識。 皇帝的六冕中,最尊貴者為大裘冕,但其旒數不詳,且服用場合也有限,僅用於冬祭昊天上帝和五帝時服用。次於大裘冕者為袞冕,冕為十二旒,前後邃綖,就間一寸,每旒綴白玉珠十二顆,與周代綴五彩玉石略有不同。

再次者為鷩冕(九旒,享先公、饗射時服用)、毳冕(七旒,祀四望山川時服用)、絺冕(五旒,祭社稷五祀時服用)、玄冕(三旒,祭群小祀時服用),各有等差。其中影視劇中出現最多,而被濫用了的,就是袞冕。由於「袞」是指「畫卷龍於衣」,故而服用袞冕時,戴十二旒冕,著玄色袞衣和纁色下裳,故而俗稱「龍袍」。

但袞冕所用的場合,其實也不太多,僅在祭祀先王,以及一些頂級的隆重禮儀場合(如冬至、元旦的大朝會)時才服用。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什麼皇帝的帽子叫啥

冕旒 mi nli 復king scrownwithtassels 古代帝王的禮冠和制禮冠前後的bai玉串,也用作皇du帝的代稱 冕 corona 恆zhi星大氣的dao最外層 古代帝王 諸侯及卿大夫在舉行祭祀等大典時所戴的大禮冠。外黑色,裡朱色。冕頂有長方板,稱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傾。延之前端綴...

唐朝皇帝的女兒叫什麼唐朝皇帝兒子有封地麼初了皇子,其他的兒子怎麼稱呼?皇帝的女兒們都叫啥?

唐朝皇帝的女兒有很多,例如太平公主,安樂公主,文成公主等等。太平公主 約665年 713年8月1日 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史書沒有記載太平公主的名字 現有人根據 全唐文 代皇太子上食表 一文認為她的...

古代皇帝管自己的侄子叫什麼,侄子在皇帝面前又自稱什麼。回因為關係的親近疏遠而有不同嗎

正式場合皇帝叫爵位或者職務 自稱臣。私下場合皇帝叫名字或者排行 自稱侄兒也可以,親疏版 關係不權大,因為要是跟皇上不親,根本不會在私下單獨見,一堆皇子侄都在的場合,基本沒自稱的機會,全是基本禮儀的客套話而已。大概是 皇侄 但稱皇帝一定要稱 皇上 一定要記住皇帝就乙個,其他人 平等 都是臣,禮絕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