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從孫子仲,平陳與宋這句的含義

2021-03-04 09:07:57 字數 3675 閱讀 4361

1樓:116貝貝愛

跟隨孫子仲,平定陳、宋(兩國)。

出處:先秦·佚名《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白話釋義:

擊鼓的聲音震響(耳旁),兵將奮勇操練。(人們)留在國內築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隨孫子仲,平定陳、宋(兩國)。

不允許我回家,(使我)憂心忡忡。於是人在**?於是馬跑失在**?

到**去尋找它?在山間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經對你說(過)。拉著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唉,太久。讓我無法(與你)相會。唉,太遙遠,讓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寫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背景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魯隱公四年(西元前719年),衛國公子州籲(前人亦稱「衛州籲」)聯合宋、陳、蔡三國伐鄭。此說由《毛詩序》首倡:

「《擊鼓》,怨州籲也。」「衛州籲用兵**,使公孫文仲將而平陳與宋,國人怨其勇而無禮也。」

鄭箋以《左傳·隱公四年》州籲伐鄭之事實之。魯隱公四年(西元前719年)夏,衛聯合陳、宋、蔡共同伐鄭。許政伯認為是指同年秋,衛國再度伐鄭,搶了鄭國的莊稼。

這兩次戰爭間有兵士在陳、宋戍守(《詩探》)。

另一種是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提出的「魯宣公十二年(西元前597年),衛穆公出兵救陳」說:「此乃衛穆公北清北之盟,求陳為宋所伐,平陳、宋之難,數興軍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詩也。」

姚際恆以為《毛詩序》所說「與經不合者六」,此實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師伐陳,衛人救陳」而被晉所伐之事。清代學者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是「戍卒思歸不得之詩也」。今人多以為姚說較為合理。

不管是哪種背景,可以肯定的是:此詩反映了乙個久戍不歸的徵夫的怨恨和思念。

文章賞析:

這是一篇典型的戰爭詩。詩人以袒露自身與主流意識的背離,宣洩自己對戰爭的牴觸情緒。作品在對人類戰爭本相的透視中,呼喚的是對個體生命具體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細節幸福的獲得。

這種來自心靈深處真實而樸素的歌唱,是對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關 懷的闡釋,是先民們為後世的文學作品樹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標。

這首詩在結構和手法上有不少獨到之處。結構上,它基本按時間順序,寫出乙個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時和出征後的複雜心理和行為,其中又插人回憶,形成往事與現實的強烈對比,在結構上形成頓宕。同時,在敘事之中又間以抒情,在情感上又形成波瀾。

尤其是最後一層,完全是直抒其情並皆以「兮」字結尾,彷彿乙個涕流滿面的徵夫在異鄉的土地上,對著蒼天大聲呼喊,對著遠方的親人訴說著內心的思戀和苦痛。

2樓:沒事我來看看

《詩經·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

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這首詩是指長年行役於外的將兵思念家鄉和妻子。 孫子仲:當時衛國的元帥。

平:《集傳》:「平,和也。

合二國之好也」。有說當時陳、宋二國作亂,孫子仲平之則「平」應為「平伏」,或不戰而使蕃國歸順,並不是兩個平等的國家締結和盟。孫子仲當時是「天子師」的出兵,不是衛國戰爭。

譯文: 擊鼓聲鏜鏜(震於耳旁),   (將士們)奮勇演練著刀槍。   土牆和漕城修築正忙,   惟有我隨軍遠征到南方。

  跟隨孫子仲(行旅奔波),   平定(作亂的)陳、宋二國,   回家的心願得不到允可,   心中鬱鬱憂愁不樂,   (我卻)身在何方,身處何地?   我的馬兒丟失在**?   到**(才能)將它尋覓?

  到那(山間的)林泉之地。   生生死死離離合合,   (無論如何)我與你說過。   與你的雙手交相執握,   伴著你一起垂垂老去。

  可嘆如今散落天涯,   怕有生之年難回家鄉。   可嘆如今天各一方,

3樓:南邕

翻譯:跟從將軍孫子仲,要去調停陳和宋。

出自: 《國風·邶風·擊鼓》

《國風·邶風·擊鼓》是《詩經》中一篇典型的戰爭詩。為先秦時代邶地華夏族民歌。全詩共五章,每章四句。

前三章徵人自敘出征情景,承接綿密,已經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後兩章描寫戰士間的互相勉勵、同生共死,令人感動。此詩描寫士卒長期征戰之悲,無以復加。其中,描寫戰士感情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後世也被用來形容夫妻情深。《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譯文

敲鼓聲音響鏜鏜,鼓舞士兵上戰場。人留國內築漕城,唯獨我卻奔南方。

跟從將軍孫子仲,要去調停陳和宋。長期不許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營紮寨有了家,繫馬不牢走失馬。叫我何處去尋找?原來馬在樹林下。

「無論聚散與死活」,我曾發誓對你說。拉著你手緊緊握,「白頭到老與你過」。

嘆息與你久離別,再難與你來會面。嘆息相隔太遙遠,不能實現那誓約。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詩經中可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媲美。乙個是庶民對妻子的誓言,乙個是庶民對心儀女子的求愛,乙個憂傷乙個愉悅,都是非常樸直的表達。先秦的人活得更親近自然,更天性,高興了唱不高興也唱。

中國最早的詩歌不是寫在紙上四平八穩的,都是唱出來的。飛流直下的跌宕起伏,珠玉落銀盤的清脆響亮。

但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怎及「死生契闊」蒼涼沉鬱?在那首詩裡,與伊人即使對面相隔,也只是凡塵的一條河,只要有勇氣,還是可以渡過河洲去試著親近心上人的。

世事在生死之間時,人即使身不由己也還有一絲轉圜和補救的餘地,然而一旦生死相隔,即使有再大的願心也無能為力了。《擊鼓》傳達的就是這種生死相隔的無可奈何。

男女相悅是如此天經地義。一棵樹上不可能只結甜而大的果子,也有乾癟酸澀的,因此無論喜悅悲哀都要學會順然承受。

在家伺候公婆養育子女的妻子心有怨尤,在外從軍打仗的徵夫同樣心懷幽怨。原來無論男女,兩情相依,兩心相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從軍打仗不知為哪般之時,身上的鎧甲刀槍便成了沉重的枷鎖鐐銬。

一旦身死疆場,還不知魂兒變成了誰家的鬼。

《擊鼓》的憂傷瀰漫了整部《詩經》,衛國的風,千年不息的吹,吹紅了我們的眼睛。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詩,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人是多麼小。

可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好像我們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在,我伸出手的時候,我可以看見你同時伸出的手嗎?不要早一步,也不要晚一步。這人世最甜蜜最蒼涼的誓言,你願意同我一起盡心去完成嗎?

不奢望做得了主,只是卑微地希望盡些人事——曾與你指尖相碰,也好過一無所有。

4樓:匿名使用者

孫氏是衛國世卿,孫子仲是南征的將領,從是跟從意。和而不盟曰平,調節陳宋的矛盾,就是平陳與宋。

5樓:匿名使用者

從:跟隨

孫子仲:人名

平:調停,使平息

陳、宋:陳國,宋國

跟隨孫子仲(人名,其實是公孫文仲),調停陳、宋兩國的戰爭

如何從巨集觀上理解和認識經濟法,如何理解經濟法的定義

經濟法是調整國bai家在協調本國經濟du執行過程中發生的zhi經濟關dao系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內 1 經濟法屬於法的範疇容 2 經濟法屬於國內法體系 3 經濟法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我國經濟法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內容 1 關於企業組織管理的法律規範,如 公司法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中外合作經...

如何快速的在手機上面從1陳瑤寫到520陳瑤打字

如何在手機上快速重複打相同的字 你要打的字是陳瑤,快速的方法就是 一是寫下 陳瑤 二字。二是複製 陳瑤 二字。三是貼上 陳瑤 二字。四是貼上完後,現在共有2組 陳瑤 二字。五是然後再合在一起複製這2組 陳瑤 二字,再貼上這2組 陳瑤 二字。現在就有4組 陳瑤 二字。六是複製現在這4組 陳瑤 二字,再...

平移和旋轉的共同點是改變圖形的,如何理解平移和旋轉的共同點是改變圖形的位置

故答案為 位置.如何理解平移和旋轉的共同點是改變圖形的位置?平移和旋轉copy的本質,其實bai就是移動位置,關於dub選項的理解 旋轉zhi的過程就是點移動的過程,只不過dao移動之後和原圖形重合了所以才會看上去沒變。圖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離,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轉一定距離 解釋 平移的移動方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