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的由來,防災減災日的由來

2021-03-04 08:56:55 字數 5928 閱讀 2464

1樓: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颱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汙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複雜的相互聯絡。

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盡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乙個共同主題。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

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世界範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包括:旱災、洪澇、颱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

自然災害的形成與發展

凡危害動植物的各類事件通稱之為災害。縱觀人類的歷史可以看出,災害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影響。

因此,通常把以自然變異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自然災害,如**、風暴,海嘯;將以人為影響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人為災害,如人為引起的火災、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災害形成的過程有長有短,有緩有急。有些自然災害,當致災因素的變化超過一定強度時,就會在幾天、幾小時甚至幾分、幾秒鐘內表現為災害行為,像火山爆發,**、洪水、颶風、風暴潮、冰雹等,這類災害稱為突發性自然災害。旱災、農作物和森林的病、蟲、草害等,雖然一般要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成災,但災害的形成和結束仍然比較快速、明顯,所以也把它們列入突發性自然災害。

另外還有一些自然災害是在致災因素長期發展的情況下,逐漸顯現成災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環境惡化等,這類災害通常要幾年或更長時間的發展,則稱之為緩發性自然災害。

許多自然災害,特別是等級高、強度大的自然災害發生以後,常常誘發出一連串的其他災害接連發生,這種現象叫災害鏈。災害鏈中最早發生的起作用的災害稱為原生災害;而由原生災害所誘導出來的災害則稱為次生災害。自然災害發生之後,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和諧條件,由此還可以導生出一系列其它災害,這些災害泛稱為衍生災害。

如大旱之後,地表與淺部淡水極度匱乏,迫使人們飲用深層含氟量較高的地下水,從而導致了氟病,這些都稱為衍生災害。

當然,災害的過程往往是很複雜的,有時候一種災害可由幾種災因引起,或者一種災害因會同時引起好幾種不同的災害。這時,災害型別的確定就要根據起主導作用的災因和其主要表現形式而定。

自然災害的特徵

突然、是不可**的。自然災害通常是劇烈的,其破壞力極大。持續時間有長有短。

災難包括了很多因素,它們會引起受傷和死亡,巨大的財產損失以及相當程度的混亂。一次災難事件持續時間越長,受害者受到的威脅就越大,事件的影響也就越大。另乙個影響災難程度的主要特徵,是人們是否獲得了足夠的預警。

自然災害有許多重要的特徵,它們突然、有力,無法控制,引起破壞和混亂,通常很短暫,有最低點,有時可以預報。

防災減災日的由來 5

2樓:mm靜兒

經***批准,自2023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由來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複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災害損失日趨嚴重。

2023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黎克特制8.0級特大**。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難、17912人失蹤。這場大**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堪稱國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災難。

災害發生後,全國人民在***、***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堅強。2023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協委員提議,為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有必要設立「防災減災日」或「中國賑災日」,藉此表達對**遇難者的紀念,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

2023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釋出訊息,經***批准,自2023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參考資料

3樓:匿名使用者

紀念日簡介

2023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釋出訊息,經***批准,自2023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編輯本段]重要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我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複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於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編輯本段]設立目的

2023年,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確定為「國際減災日」,旨在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國**把減輕自然災害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在設立「國際減災日」的同時,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設立本國的防災減災主題日,有針對性地推進本國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如日本將每年的9月1日定為「防災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為「防災周」;南韓**自2023年起將每年的5月25日定為「防災日」;印度洋海嘯以後,泰國和馬來西亞將每年的12月26日確定為「國家防災日」;2023年10月8日,巴基斯坦發生7.6級**後,巴基斯坦**將每年10月8日定為「**紀念日」等。

2023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將使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編輯本段]開展活動

圍繞5月12日「防災減災日」,國家減災委決定2023年4月底至5月中旬在全國集中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其中5月6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日」宣傳周。

2023年5月12日是國家首個「防災減災日」。國家減災委對組織開展首個國家「防災減災日」進行了研究,對各地、各部門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提出了要求,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

一是開展中小學防災減災專題活動。宣傳周期間,全國中小學普遍開展一次防災減災專題活動。通過組織防災減災演練、主題班會、板報宣傳、**防災減災影視作品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宣傳主題活動,提高學生防災減災素養。

二是開展各類防災減災教育活動。針對本地本部門主要災害風險,立足群眾廣泛參與,有針對性地向廣大幹部和群眾介紹災害基本知識、防災減災基本常識和避險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演練。針對公共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衛生防疫、自救互救、轉移安置等內容,針對特定人群,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防災減災演練。針對消防安全、生產安全、醫療救護等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和技能練兵活動。

四是開展「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活動。宣傳周期間,各類**集中開展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活動。通過開設專欄、專題,播出有關專題片和影視節目,報道各地活動開展情況、防災減災措施經驗以及取得的成績,宣傳防災減災政策法規,營造防災減災**氛圍。

[1]

[編輯本段]防災減災日-設立背景

防災減災日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隨時有可能發生,我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複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於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4樓:性別盲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我國首個「防災減災日」答記者問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2日釋出訊息,經***批准,自2023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為什麼要設立「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日」期間全國範圍內將部署開展哪些活動?

目前我國防災減災工作還存在那些不足?……帶著相關疑問,記者採訪了民政部有關負責人。

問:目前已有「國際減災日」,國家為什麼還要設立「防災減災日」?

答:2023年,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確定為「國際減災日」,旨在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國**把減輕自然災害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在設立「國際減災日」的同時,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設立本國的防災減災主題日,有針對性地推進本國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2023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將使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問:「防災減災日」期間,在全國範圍內將部署開展哪些活動?

答:今年5月12日是國家首個「防災減災日」。近日,國家減災委對各地、各部門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提出了要求,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

一是開展中小學防災減災專題活動。宣傳周期間,全國中小學普遍開展一次防災減災專題活動,提高學生防災減災素養。

二是開展各類防災減災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向廣大幹部和群眾介紹災害基本知識、防災減災基本常識和避險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演練。針對公共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衛生防疫、自救互救、轉移安置等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和技能練兵活動。

四是開展「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活動。宣傳周期間,各類**集中開展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營造防災減災**氛圍。問:為什麼「防災減災日」期間要在學校開展一次專題教育活動呢?

答:在學校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是國家綜合減災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乙個孩子,將影響乙個家庭,因此開展學校防災減災教育意義重大。

借助這項專題活動,提高學生防災減災意識和避災自救技能,進一步推動學校防災減災教育的普及。

問:請談談目前我國防災減災工作中還存在哪些不足?

答: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

一是我國的防災減災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夠健全,動員社會參與防災減災的配套措施還不夠完善。二是地方各級協調機制尚不夠完善,部門間資訊共享還需進一步健全。三是災害的監測體系還不夠完善,預警資訊覆蓋率和時效性尚待提高。

四是全社會各類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五是減災科技應用和減災研究需要強化。

問:針對存在的問題,今後應在哪些方面加以改進和完善?

答:針對存在的薄弱環節,應著力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盡快制定綜合性的減災法,明確**、社會和受災群眾的權利與義務,使自然災害的救助工作走向規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軌道。

二是有計畫、分步驟地實施重大減災工程建設,全面提公升國家整體減災能力。

三是健全各級減災綜合協調機制,全面提高國家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是盡快構建國家減災救災資訊共享平台,充分發揮科技在減災中的重要作用。

五是普及減災知識,使減災成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逐步培養一支高效率的專業隊伍,加強志願者隊伍建設,逐步構建社會化的防災減災網路。

六是積極拓展和加強與有關國家、聯合國機構和區域減災組織的合作與交流,重點加強災害監測預警預報、重大災害應急救援等方面的合作。

新華社記者 衛敏麗(據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自然災害的現象有哪些,自然災害有哪些

內容來自使用者 dyshine 安全教育作業 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班級 11物流管理班 姓名 吳 彩 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些?自然災害種類一 氣象災害 包括熱帶風暴 龍捲風 雷暴大風 乾熱風 幹風 黑風 暴風雪 暴雨 雷電 連陰雨 酸雨 高溫 熱帶氣旋 沙塵暴 濃霧 寒潮 冷害 霜凍 雹災及旱災等。自...

全國防災減災日是哪天,我國的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

每年5月12日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 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 防災減災日 引。圖示以彩虹 傘 人為基本構圖元素。其中,雨後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 未來和希望 傘是人們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 呵護之意 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 一老一少 大家攜手,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

自然災害的影響,自然災害對人類有哪些危害

1 破壞道路,直接影響人的出行。尤其是 造成的道路裂縫,洪災沖垮道路,直接將人類修築的道路破壞,不僅直接造成經濟損失,且直接影響人類的出行。2 破壞人類的房屋等建築。房屋建築是人類耗費大量人力 物力完成的,自然災害可以輕鬆地將其毀於一旦,洪災 颱風 冰雹等都可以直接摧毀人類的房屋建築。3 威脅著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