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三首中山,倒海翻江卷巨瀾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021-03-04 00:48:40 字數 5242 閱讀 3841

1樓:千羽墨染

山:連綿起伏

人:紅軍奮勇殺敵的作戰場景

樂觀主義精神

寫作手法:比喻

2樓:匿名使用者

詞人借助想象的寫作手法,通過形象地比喻,化靜為動,生動地勾畫了群山起伏、層巒疊嶂的景象。以群山的磅礴巨集大的氣勢,表現紅軍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氣勢,也體現詞人雄姿英發、氣吞山河的氣概。

《十六字令·山》中的一篇,要題目,全文,解釋,還有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5

3樓:

朝代:近代

體裁:詞

內容: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十六字令》-題解

《十六字令》作於二萬五千里長徵途中湘貴一帶群山間。《十六字令》是只有16個字的小令,篇幅短窄,很難裝進許多內容,尤其是豪放之作,更不容易利用這一形式,此調古代作品流傳至今者殊少,佳作更罕見。這道理簡單,字數過少,沒有迴旋餘地,雖有長才,也無所施展其技,寫不好,無疑是當然的。

然而,***這三首例外。它以雄偉簡勁的筆觸,描繪了莽莽群山的奇特形象,每一首各有獨特的意境,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完整的雄偉的畫面,奇情壯採,詞約豐義。

第一首寫的是山的崔嵬和險峻,「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長征其實就是大範圍的轉移,前有崇山峻嶺,後有幾路追兵,這就促使部隊快速行進,所以當***上到一高點回望時已經很高了,好像離天已經很近了。2023年12月,紅軍進入貴州,註釋中的八寶山在貴州雷山縣境內。

***在這首小令裡對山體的巍峨沒有具體的描寫,只是單單從自己在馬上的感覺來說。試想,由於山勢的險峻,坐在馬上的人不得不上體前傾來保持平衡,這時他無暇顧及身後,等上到山巔,才能寬鬆地飽覽周圍的景色。而這時可以發現,原來蒼浪的青天也彷彿伸手可及。

這種描寫是非常準確生動的,並不完全是***的偉大氣勢造就出了詞本身的力量,而當時當地崔巍險峻的帶有神話色彩的群山才是根本的材料。當然,當***把它們精確地描繪出來的時候,也顯示出了他卓越的觀察能力和超凡脫俗的審美眼光。

第二首寫的是山雄渾的氣勢。「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這一句沒有用典。山是靜止不動的,最多是山上風大時,草木會隨之搖擺,而由於***本身是行動的,他觀察的角度也是動態的,或許他還是騎在那匹大白馬上。那麼山在他的眼裡就可以像是江海那樣翻騰起波浪來,而他本身也在這種波濤當中。

他覺得山勢實在是太磅礴了,在奔騰,在怒吼,在旋轉,甚至是在跳躍和傾倒。於是他可以自然而然地想到這偉岸的群山就好像千軍萬馬廝殺正狠。

第三首寫的是山的巨集大。「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個人感覺寫到這裡,氣勢更大,意象更加悲壯。如果說第一首裡的山是「離天三尺三」,還有「三尺三」的距離的話,那麼這首詞裡的山更是好像槍和戟一樣直接刺破了青天,甚至成了天地間賴以存在的中介。沒有山支撐的話,天就會墜落下來。

這是一幅難以描摹而又宛若眼前的畫面,個人主觀色彩濃厚,很好地說明了***極度雄奇和大膽的想象力。

三首詞是乙個整體,***寫的是山,但是通過對山的描寫,***那博大的胸懷、巨集偉的抱負和超凡的品格完全顯露了出來。

4樓:雙魚英兒

十六字令三首·山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山,

快馬加鞭未下鞍。

驚回首,

離天三尺三。

其二山,

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

萬馬戰猶酣。

其三山,

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墮,

賴以拄其間。

第一首寫的是山的崔嵬和險峻,「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長征其實就是大範圍的轉移,前有崇山峻嶺,後有幾路追兵,這就促使部隊快速行進,所以當***上到一高點回望時已經很高了,好像離天已經很近了。2023年12月,紅軍進入貴州,註釋中的八寶山在貴州雷山縣境內。

***在這首小令裡對山體的巍峨沒有具體的描寫,只是單單從自己在馬上的感覺來說。試想,由於山勢的險峻,坐在馬上的人不得不上體前傾來保持平衡,這時他無暇顧及身後,等上到山巔,才能寬鬆地飽覽周圍的景色。而這時可以發現,原來蒼浪的青天也彷彿伸手可及。

這種描寫是非常準確生動的,並不完全是***的偉大氣勢造就出了詞本身的力量,而當時當地崔巍險峻的帶有神話色彩的群山才是根本的材料。當然,當***把它們精確地描繪出來的時候,也顯示出了他卓越的觀察能力和超凡脫俗的審美眼光。

第二首寫的是山雄渾的氣勢。「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這一句沒有用典。山是靜止不動的,最多是山上風大時,草木會隨之搖擺,而由於***本身是行動的,他觀察的角度也是動態的,或許他還是騎在那匹大白馬上。那麼山在他的眼裡就可以像是江海那樣翻騰起波浪來,而他本身也在這種波濤當中。

他覺得山勢實在是太磅礴了,在奔騰,在怒吼,在旋轉,甚至是在跳躍和傾倒。於是他可以自然而然地想到這偉岸的群山就好像千軍萬馬廝殺正狠。

第三首寫的是山的巨集大。「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個人感覺寫到這裡,氣勢更大,意象更加悲壯。如果說第一首裡的山是「離天三尺三」,還有「三尺三」的距離的話,那麼這首詞裡的山更是好像槍和戟一樣直接刺破了青天,甚至成了天地間賴以存在的中介。沒有山支撐的話,天就會墜落下來。

這是一幅難以描摹而又宛若眼前的畫面,個人主觀色彩濃厚,很好地說明了***極度雄奇和大膽的想象力。

三首詞是乙個整體,***寫的是山,但是通過對山的描寫,***那博大的胸懷、巨集偉的抱負和超凡的品格完全顯露了出來。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的含義

5樓:匿名使用者

寫作背景

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2023年10月,**紅軍主力被迫從江西**蘇區戰略轉移,途經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康(今屬四川)、甘肅、陝西9個省,行程二萬五千裡,戰勝了惡劣的自然環境,克服了各種艱難困苦,衝破了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戰勝了黨內的極左路線和**勢力,歷時一年,於2023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根據地。

長征的艱難險阻、危險多變極大地觸發了***創作靈感,為***詩詞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領導紅軍勝利完成長征的***以詩詞藝術再現了長征途中的種種情懷。此階段是***詩詞創作乙個高峰。《十六字令三首》只是其中的三首。

長征途中詞人率領紅軍翻越了大大小小數不勝數的高山險峰,利用高山險峰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所以詞人對高山很有偏愛。新中國建立後,詞人在繁忙的國事政務中也還會抽空登山,詞人一生許多詩詞都寫到山。

《十六字令三首》的三首詞不是作於一時一地,是在詞人戎馬倥傯的長征途中抽空所寫的,寫於不同時間,經過長時間的醞釀、修改和潤色才定稿的。故《十六字令三首》寫作時間寫為「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第二首山,

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

萬馬戰猶酣

表現山的壯偉。詞人借助想象的寫作手法,通過形象地比喻,化靜為動,生動地勾畫了群山起伏、層巒疊嶂的景象。以群山的磅礴巨集大的氣勢,表現紅軍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氣勢,也體現詞人雄姿英發、氣吞山河的氣概。

十六字令三首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樓:冷安

*** 其一 山,

快馬加鞭未下鞍。 驚回首, 離天三尺三。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 萬馬戰猶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墮, 賴以拄其間。

這首詩寫了戰事在即的緊張氣氛,作者抒發了會頂天立地的偉大的政治抱負。(我自己的見解) 而***做到了。這三首小令氣勢博大雄渾,豪放灑脫,氣韻天成,句句是神來之筆,盡顯山之體勢、風骨,也折射出作者巨集大的胸襟和抱負,足令鬼神動容。

即使僅憑這三首小令,***的名字也可以千古流芳。 這三首十六字令創作於長征路上,時間範圍就是2023年10月到2023年10月之間,肯定是反覆推敲,改來改去的。他所指的沒有哪一座具體的山,而是雲南、貴州和四川一路上山給他的整體印象。

三首詞是乙個整體,***寫的是山,但是通過對山的描寫,***那博大的胸懷、巨集偉的抱負和超凡的品格完全顯露了出來。

十六字令三首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7樓:匿名使用者

*** 其一 山, 快馬加鞭未下鞍。 驚回首, 離天三尺三。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 萬馬戰猶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墮, 賴以拄其間。

這首詩寫了戰事在即的緊張氣氛,作者抒發了會頂天立地的偉大的政治抱負。(我自己的見解) 而***做到了。這三首小令氣勢博大雄渾,豪放灑脫,氣韻天成,句句是神來之筆,盡顯山之體勢、風骨,也折射出作者巨集大的胸襟和抱負,足令鬼神動容。

即使僅憑這三首小令,***的名字也可以千古流芳。 這三首十六字令創作於長征路上,時間範圍就是2023年10月到2023年10月之間,肯定是反覆推敲,改來改去的。他所指的沒有哪一座具體的山,而是雲南、貴州和四川一路上山給他的整體印象。

三首詞是乙個整體,***寫的是山,但是通過對山的描寫,***那博大的胸懷、巨集偉的抱負和超凡的品格完全顯露了出來。

《十六字令三首》中,詩人寫這三首不僅寫山,還表達什麼情懷?

8樓:匿名使用者

山,在我們民族文化的字典裡,是艱難險阻的象徵。征服高山就意味著戰勝困難。

《十六字令三首》中,詩人寫這三首不僅寫山,還表達了紅軍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樂觀主義情懷。

而這也正是長征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

9樓:sunny桉藍

詩人寫這三首不僅寫山,還表達了紅軍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樂觀主義情懷。

作品原文:

十六字令·三首

現代·***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作者簡介:

***(2023年12月26日-2023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1949至2023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思想。因***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

***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令三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現在就要求求啦

這三首小令氣勢博大雄渾,豪放灑脫,氣韻天 成,句句是神來之筆,盡顯山之體勢 風骨,也折射出作者巨集大的胸襟和抱負,足令鬼神動容。第一首寫的是山的崔嵬和險峻.示出了他卓越的觀察能力和超凡脫俗的審美眼光.第二首寫的是山雄渾的氣勢,於是他可以自然而然地想到這偉岸的群山就好像千軍萬馬廝殺正狠。第三首寫的是山...

抄寫這三首詩說說這三首詩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 背

題目 默寫古詩 早春 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答案 1 古詩 早春 原文 曉來庭戶外,草樹似依依。一夜東風起,萬山春色歸。2 表達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與讚美之情。山居秋暝 楓橋夜泊 長相思這三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求解答,謝謝啦!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還有對現狀的悠閒之情,即使...

《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這三首古詩表達了詩人們怎樣的思想感情

泊船瓜洲的詩意 京口和瓜洲僅隔著一條長江,從京口到鍾山也只隔幾座山而已。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秋思的詩意 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裡,想要給遠在家鄉的親人寫一封信,又擔心匆匆寫的信沒有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當捎信的人即將出發時,又拆開了封好的信封。長相思的詩意 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