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是採用了先什麼後什麼的寫法

2021-03-04 08:54:23 字數 5911 閱讀 8139

1樓:朱逛慶

先介紹文章的大概內容,再寫文章中的事 物或人對你的啟發,最後比較你怎樣向文章中的好的地方學習。

觀書有感和題西林壁都是先寫什麼後寫什麼

2樓:大愚若智

先寫景色,即表面的事物,再寫內涵的哲理。

《觀書有感》說明的道理: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

《題西林壁》先寫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然後說明了乙個道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觀書有感這首詩,前兩句描寫了什麼景色?採用了什麼和什麼的修辭手法,後兩句以什麼入室採用了什麼的修

3樓:最愛

觀書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 詩人: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一) 這是一首極其有藝術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品味書法作品時,時常有一種神采飛揚的藝術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形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書寫者內心的不竭藝術靈感。

觀書有感(其二)

朝代:南宋 詩人: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古文中,「艨艟」也可作「蒙衝」)

(其二)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說理的詩。它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書法藝術有關的道理。詩中說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當春水猛漲,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

詩中突出一夜春水的重要,意在強調藝術靈感的勃發,足以使得藝術創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為創作藝術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

《觀書有感》二詩所蘊含的道理屬於美學原理範疇,其一首的說理角度是欣賞美,其二首的說理角度是創作美,這種美學原理是帶有一定普適性的。例如:如果我們拋開詩歌本身的描述物件,完全可以把這種道理引申開來。

比如,如果將『書』理解為『書本』,而且書本的內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諸如醫書、哲學書、史書、科技書等等,而是僅僅就文學內容諸如詩詞曲賦散文等等體現文學藝術美的方面,那麼,也可以認為『源頭活水』表達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則表達了『文思勃發』等等。

4樓:匿名使用者

前兩句詩描繪的景象是?

5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不知道了!其實知道, 就不告訴你。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真是笨。

觀書有感在寫作手法上有什麼特點

6樓:小薇薇

1、特點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這是繼承《詩經》中直陳其事的寫法,顯得很質樸。

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湧起」)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蕩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巨集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實景。

第三層(最後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這是寫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從兩個「若」字看出來的。

2、原文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創作背景

這組詩當作於建安十二年(207)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東漢末年,正當軍閥逐鹿中原之時,居住在遼西一帶的烏桓強盛起來,他們南下攻城掠地,成為河北一帶的嚴重邊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毀了袁紹在河北的統治根基,袁紹嘔血而死,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勾結烏桓貴族多次入塞為害。

當時,曹操處於南北夾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盤踞荊襄的劉表、劉備,北有袁氏兄弟和烏桓。為了擺脫被動局面,曹操採用謀士郭嘉的意見,於建安十二年夏率師北征,五月至無終,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後接受田疇建議,斷然改道,經徐無山,出廬龍塞,直指柳城,一戰告捷。

九月,勝利回師,途經碣石等地,借樂府《步出夏門行》舊題,寫了這一有名的組詩。

7樓:滄海半杯

這首詩乃是借景喻理.我們常見的總是借景抒情,借景喻理這樣手法,也只有朱熹這樣的哲理和學術大家能夠用得這麼自然.

原文《觀書有感》朱熹(南宋)

其一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8樓:刀劍斬相思

《觀書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描繪其「觀書」的感受,借助生動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觀書有感運用了比興的寫作手法。比興是古代詩歌的常用技巧。對此,宋代朱熹有比較準確的解釋。

他認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通俗地講,「比」就是比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

「興」就是起興,即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比」與「興」常常連用。

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詩。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人們在讀書後,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行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

所謂"源頭活水",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觀書有感》朱熹(南宋)

其一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譯文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開啟,清澈明淨,

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裡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

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其二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

那艘龐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樣輕。

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

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

文字賞析

從題目看,這兩首詩是談觀書體會的,意在講道理,發議論。弄不好,很可能寫成「語錄講義之押韻者」。但作者寫的卻是詩,因為是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讓形象本身來說話。

第一首詩

是抒發讀書體會的哲理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畝地的乙個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一鑑」的「鑑」,就是「鏡」,照人的鏡子,「鏡」和「鑑」是乙個意思。「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那樣開啟了。「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

閃耀浮動,情態畢見。作為一種景物的描寫,這也可以說是寫得十分生動的。這兩句展現的形象本身就能給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淨,心胸開闊。

這一種感性的形象本身,它還蘊涵著一種理性的東西。很明顯的一點是,「半畝方塘」裡邊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夠反映「天光雲影」;反之,如果很淺、很汙濁,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準確地反映。

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作進一步的挖掘,寫出了頗有哲理的

三、四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當於「它」的意思,這裡是指方塘。「問渠」就是「問它」。在這個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

詩人並沒有說「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詩裡邊突出了乙個「清」字,「清」就已經包含了「深」。因為塘水如果沒有一定的深度的話,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情態。詩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雲影」的特點。

但是到此詩人並沒有結束,他進一步地提出了乙個問題。「問」那個「方塘」「那得清如許?」問它為什麼這麼「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來。

而這個問題孤立地看這個「方塘」的本身沒有法子來回答。詩人於是放開了眼界,從遠處看,終於,他看到了「方塘」的「源頭」,找到了答案。就因為「方塘」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給它輸送了「活水」。

這個「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汙濁,永遠「深」而且「清」。「清」得不僅能反映出「天光雲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雲影」「共徘徊」這麼一種細緻的情態。這就是這一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義。

第二首詩

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詩。這首詩用水上行舟作對比,說明讀書有個循序漸進的過過程,要在漸進中窮盡事理,初學時需要「推移」之力,到後來探得規規律,懂得事理之時,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這首詩中是講讀書的方法,但一樣無怎樣讀書的影子。

用一種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訴了人們怎樣讀書。是的,現代社會日新月異,人們要學的知識太多了,各種各樣的書讓人們目不暇接。如果人們急於求成,不花功夫去一點點的積累知識,就不能取得好的學習方法。

要讀大量的書,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不成,人們只有在學習中摸索一套對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擴大知識面,讓那些知識象個圖書館一樣存貯在人們的腦中,這樣人們就學倒了大量的知識,並學有所用。

《觀書有感》後兩句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觀書有感共兩首,你說的是哪首?

第一首後兩句:問渠得清如許?為源頭活水來。

翻譯: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意思:這裡的「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的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第二首後兩句: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翻譯:向來行駛要白費很多推拉力氣,今天卻能在江水**自由自在地順漂。

意思:第二首詩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蘊含的客觀意義是強調藝術靈感的勃發,足以使得藝術創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為創作藝術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個問題,經過學習忽然有了心得後寫下來的。

10樓:愛在煙火季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半畝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鑑開〔一鑑開:像一面鏡子被開啟。鑑,鏡子。古時候,鏡子用鏡袱蓋上,用時開啟。〕,

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被開啟。

將書比作半畝方塘。書是長方形的,所以說「半畝方塘」。「一鑑開」,以鏡子作比,形容方塘極其清澈。

天光雲影共徘徊〔天光雲影共徘徊:天光和雲影一齊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動。〕。

天光和雲影一齊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動。

寫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雲影」,比喻書中的內容。

問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麼。〕得清如許〔如許:如此,這樣。〕,

為〔為:因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那方塘的水怎麼會這樣清澈,因為有活水從源頭不斷流來。

前兩句寫景,後兩句議論。一問一答,形象地表達了詩人深切而獨特的讀書感受,暗含哲理。

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塘並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著天光雲影。

這種情景,同乙個人在讀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認識時的情形頗為相似。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

特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讚美乙個人的學問或藝術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淵源。

我們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啟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這兩句詩已凝縮為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雨的四季全文採用了什麼的寫作結構

雨的四季全文採用了 總分總 的寫作結構。作者是從這幾個方面來寫雨的 1.文章通過對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點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雨的愛戀之情。感情真摯而濃烈。2.文章從形 聲 氣等方面寫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將雨寫得可感可觸,可親可愛。3.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對 雨 的描寫形象生動,語言優美活潑。...

觀書有感一詩中用什麼來比諭讀書的體會,說明了什麼道理

以 源頭活水 來比與讀書的體會.活水在這裡指 事物發展的動力 理解會更深 朱熹 觀書有感 是一首說理詩.從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風景之作,實際上說的是讀書對於乙個人的重要性.這首詩包含著雋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於啟發而又歷久常新,寄託著詩人對讀書人的殷切希望.讀書需要求異求新,詩作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

海濱夏夜這篇短文是按先什麼後什麼的順序進行描寫的

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描寫景物的,先寫夕陽落山不久的景色,再寫夕陽西沉的景色,再寫夜色加濃時的景色,最後寫我的心情。海濱夏夜描寫順序的語句是哪些?海濱的夏夜 這篇短文是按 時間 的先後順序描寫景物的,先寫 夕陽落山不久的景色 再寫 夕陽西沉的景色 再寫 夜色加濃時的景色 最後寫 我的心情 海濱的夏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