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裡的出世間法和世間法的關係怎麼理解

2021-03-04 08:53:40 字數 5357 閱讀 8413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法皆是心法,都是由自己心中的種種念想來產生、延續和變化。 但佛法與世間法的關係,確切的說,應該即一即

二、非一非二,這樣才比較恰當。 先說即一和非二,是說佛法與世間法在本源上都是自性的發揮,都是從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和認識這個心...

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修行有什麼區別

2樓:8萬4千法門

世法裡面樣樣做得圓滿,只要你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是佛法,這要記住!

你天天在唸佛、在拜佛、在誦經,你心裡頭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所幹的統統叫世間法,不是佛法。

諸位一定要記住,無論做什麼事情,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戒定慧相應是佛法,與覺正淨相應是佛法,與四攝六度相應是佛法;如果與這些完全不相應,統統叫世間法。

世法裡面樣樣做得圓滿,那就是佛法;不是離開世法才修佛法,沒有那個道理。

淨宗裡面講世出世間是講你的心念,你這個心地染汙就是世間法,心地清淨就是出世間法,所以心淨則土淨。

如何把心淨化?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心地的淨化劑,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煩惱現前的時候,馬上歸到一句阿彌陀佛,什麼事都沒有了。一切念頭統統歸到阿彌陀佛,只想阿彌陀佛,不要去想其他的念頭,其他的念頭都是搞六道輪迴。

「一念相應一唸佛,念念相應念唸佛」 ,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在證佛法。我們修這個法門是從果上起修,不是從因上起修,所以是因果同時、修證同時。

《彌陀經》特別主張「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果,一心不亂也是因,因果同時,這個妙!

出世間法和世間法的界限在哪?大小乘佛法的區別是什麼?顯密宗的區別是什麼

3樓:稻稗人

沒有明顯的區別。

1,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若離世間覺,猶如覓兔角。

2,小乘羅漢也在行菩薩道,也修習大乘法門。大乘菩薩也嚴持小乘戒律。

3,顯宗也在念咒啊,大悲咒,十小咒,楞嚴咒,等等,在大藏經裡面,都屬於密教部。

好多禪宗祖師,後來弘揚淨土。好多密宗祖師也弘揚淨土。

不得已而言,才說什麼世間法,出世間法。大乘小乘,顯宗密宗。

如:喂鳥。說這喂鳥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做的都是「喂鳥」的事,發心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1,發出取樂的心,喂鳥會增加世間貪愛的習氣,輪迴根本。

2,發出度化鳥的心,喂鳥就會成為成佛種子,將來必成佛道。

4樓:月公升滄海

不抄書了,說直白點:

1 無論形式上如何,最終

結果是證得"有我"(無論大我,小我)的,是世間法.相反,最終結果是證得"無我"的,是出世間法,但須注意,這個無我,是離於"四相"的(對四相的解釋,詳見《圓覺經》."我"有許多變相,無智之人容易修錯),也是經得起過來人印證的.

2 僅證到"無我",但未證到"實相"的,是小乘;證到"實相"的,是大乘.因實相本來無我,故大乘含攝小乘.

3 關於顯密,大的方面有兩說:

(1)從形式上說,傳承不同,普傳密傳,世謂顯密.(2)從內容上說,法理是顯,修證是密.密在汝邊,非從外得.所以,顯密不分家,每個人身上都同時有顯有密.

什麼是 入世法 出世法 世間法?區別和聯絡?

5樓:潛川

我舉個例子你就很清楚了。假設主人公是只猴子,它希望這輩子過得好,下輩子也做只猴子,於是它去學習有關的佛法,這就叫世間法;如果這只猴子,不僅希望這輩子過得好,下輩子還能夠離開猴類,變**類,於是它也去學習有關的佛法,這叫出世間法。換而言之,修佛法只想這輩子過得好,下輩子還做人,還要過得更好,但實際上逃脫不了六道輪迴,這樣的法,就是世間法;如果重點在於完成自我生命的公升級換代,離開我們生存的這個空間和世界,這就是出世間法了——這就是佛法中的世間法與出世間法。

至於入世法,就是指修出世間法的人們(以居士、僧人居多)仍然深入人間去普渡眾生,所謂「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情」,這就是入世法。

6樓:如道居士

入世法是入於世間以解除眾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講求去貪嗔痴三毒,持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五戒,弘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十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

出世法是出離世間之法,亦即斷惑證真或帶業往生。所謂「斷惑」,就是斷除一切煩惱。這些煩惱,包括現在的、過去的和未來的,包括煩惱的現行與種子。

這些煩惱,雖然佛教各宗各派有不同的理解,但都以貪、嗔、痴為根本。所謂「貪」,《成唯識論》卷六曰:「雲何為貪?

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所謂「嗔」,《成唯識論》卷六曰:「雲何為嗔?

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所謂「痴」,《成唯識論》卷六曰:「雲何為痴?

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障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可見,眾生的輪迴是貪、嗔、痴等煩惱作祟的結果,只要貪、嗔、痴一日不斷,眾生就一日不得安寧。

用出世的態度或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這主要是態度方面的,或者說是世界觀與人生觀。就是人生在世,確實要很好地處理出世和入出的關係,要用辨證的觀點看待這一問題,才能有正確的答案。

入世,就是把現實生活中的恩怨、情慾、得失、利害、關係、成敗、對錯等做為行事待人的基本準則。乙個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當局者迷,陷入繁瑣的生活末節之中,把實際利益看得過重,注重現實,囿於成見,難以超脫出來冷靜全面的看問題,也就難有什麼大的作為。這時就需要有點出世的精神。

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觀規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順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態對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態對事。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對有些東西看得淡一些。這樣才能排除私心雜念,以這種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業,就會事半功倍。

(此引用自鳳凰網)

7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入世法,

比如儒家,治國齊家平天下;出世法,比如道教,講究自然無為;世間法,比如唯物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建設,講究積極有為,努力建設,人人為社會做出貢獻;還有就是佛家的世出世間法了,即是入世法又是出世法,入世在於教導人諸善奉行,諸惡莫作的宗旨,出世在於教導人觀入緣起緣滅,開悟成佛的哲理。

8樓:哥依然是帥

出世法:

做善事做到後來要變成自然,修心一定要修在自然當中。對於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為什麼叫你們不要去爭、不要去吵?你們真的不知道,因為一切都在緣分當中。

要記住,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是有緣分的,因為緣分有時候會聚集資糧,就是你有功德了,你一直在緣分當中好好地隨緣,不鬧不吵,你很快地就會有資糧,就是有功德,達到無我的境界。很多人就是不停地在種善根、種福田,他們不講別人的對錯,只是努力的做功德,做到最後他就成功了,所以會達到無我,修了菩提道。有的人在緣分中,種了惡緣,就會累積業障。

修菩提道,就是修菩薩的道路的話,人修到後來要修到一切皆空,就是修到最後,覺得人間的一切都是空的了,這個時候,你就是接近了般若悟性,就是智慧型的悟性。

剛才跟大家講的是出世法的開頭部分,就像一座大橋前面的引橋,現在開始跟大家講世出世間法,就是你在這個世界,你要修出世法,所以叫世出世法。你要修出這個出世,那麼你在**?那麼這個出世是在**?

**首先告訴大家,要修出三界,你才能出世法。**跟你們講過很多次三界在**,但是估計今天坐在這裡的人有一半都講不出來什麼是三界,佛法當中經常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麼三界是哪三界呢?三界指的是欲界天、色界天和無色界天,這個天界都是很厲害的,很多人要修到這個天界三十三層天內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說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了。

三界以外就稱之為出世法,就是超出六道了,很多人說自己修的是出世法,實際上只是超出了三界。但是,你要是修入世法,修的就是六道輪迴。在六道裡輪迴的人,千萬年間都是會在六道當中輪迴的,上輩子做畜生,這輩子做人,這輩子做人做了很多畜生的事情,下輩子又變成畜生。

舉個簡單例子,你在六道當中輪迴,就好像你在乙個大海當中,一會兒沉下去了,一會把頭伸出來了,頭伸出來的時候你就是在人道,或者在阿修羅道;你一會兒沉下去了,那你又到了畜生道,或者到了地獄道、餓鬼道,六道輪迴就猶如在大海中這麼反覆地沉浮。

出世法就是要達到涅槃的彼岸,涅槃的彼岸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出了苦海,借用剛剛用大海做的那個比喻,也就是說,我不在大海浬了,我已經跳出來了,我已經離開大海上岸了。所以,我如果跳出三界,就是離開了三界,我就是世出世間法,我就覺悟了,我這個人就不會迷惑。

如果乙個人看見別人在打架,他在邊上勸人家不要打了,這個人一定是乙個不迷惑的人;如果他自己已經在打架罵人當中,那這個人實際上還是在迷惑當中,所以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就是這個道理。

**希望大家不要迷惑顛倒人生,乙個人能夠覺悟,不迷惑、不顛倒,這就是乙個法 門。乙個法 門是什麼?就是我這個人不迷惑、不顛倒,有覺悟心。

人家說:「你修什麼法 門?」「我修不迷惑顛倒。

」這也是乙個法 門。為什麼很多人碰到事情就迷惑顛倒?但是有些人真的很有智慧型,你不管去問他什麼,他總是冷靜得不得了,他講出來的話非常有道理,這個人就是不迷惑、不顛倒、不亂想的人。

那麼,不開悟就是第二法 門,人家說:「你不開悟,你是什麼法門?」有不開悟法 門嗎?

因為你還沒有開悟,你還要修開悟法 門,所以這個不開悟的法門叫第二法 門。所以,一法門是開悟、不迷惑顛倒,二法 門是不開悟,所以就會產生出佛法界經常講的一句話「我們要修『不二法 門』」,現在聽得懂了嗎?

所以,修心要不二法 門,就是不要去修不開悟的法 門,不二法 門就是只有開悟法門,因為你不修第二法 門,你修的就是開悟的法 門。很多人學佛一輩子東晃西搖,這裡學學,那裡學學,整天想著是這個法 門好,還是那個法 門好?他實際上就是迷惑之人,這個人就不是一門精進的學佛人,一門精進的學佛人是不會左晃右搖的。

有的人就是,碰到家裡有事情了,他沒有一門精進,凡是巫婆、求神拜仙啊,只要是說能夠讓他好的,他都求,他不知道做這些事情的後遺症,家裡的事情是不會好轉的。

學佛要抓住根本。根本是什麼?就是我要不迷惑、不顛倒,那就是要抓住乙個法 門。

這個根就像造房子一樣,只要把地基打得好,造房子的高低就是另外乙個概念,如果今天沒有把這個地基打牢,你再怎麼造,房子總有一天會倒塌下來。比方說,我今天修學心靈法 門,我就好好地放生、許願、念經,我把這三個根本抓住了,其他的你都可以慢慢修。如果你今天不放生,單單許願、念經,你打不成乙個好的基礎。

如果你今天單單放生,你又不念經、許願,你這個人也成不了佛,這個就叫根基、根本。只要把根本抓住了,你馬上就會有成就。很多人剛進來學習心靈法 門的時候,什麼都不會,他就做放生、許願、念經這三樣事情,他的功德就很大,學佛拜佛求佛馬上靈驗。

我們學佛的許願根本就是要度化眾生,那麼眾生在**呢?眾生在人間啊,菩薩和佛已經在天上了。你說菩薩已經是一地菩薩、二地菩薩,菩薩要成為八地菩薩以上,菩薩就能成佛,他想成佛的話,他就要度眾生,眾生在**?

在人間啊,天道也有眾生。所以菩薩要想成佛,就必須要到人道或者天道度人。因為眾生在世間,所以度眾生,菩薩就要來世間,離開世間哪有眾生啊?

所以修出世法,必須要先修入世法。**講到現在,不知道你們是否聽懂了?表面上說我要修成菩薩,這是出世法,但是你沒有入世法的根,你是出不了這個世間的,聽得懂嗎?

你不救別人,你自己成不了佛,所以你必須要在入世法當中好好地來救人,你才能出世。

-----恭錄:學佛的基礎是學根本智

佛教世間善法和社會善法的區別,學誠法師微開示世間善法和出世間善法的不同

佛教的世間法不僅包括社會,也包括自然界。比如愛護動物。佛講的是真法而不是善法,佛法和善法有哪些差別 也不能這抄 麼說。只能說,佛陀是因人施教,根據不同的根性 遇到無法接受出世法的,就講善法,也就是世間法,如果這個人善根深,有機緣得度,就講出世法,也就是所說的真法。其實善法也是真法。就如一年級的知識也...

在世間,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是什麼

在世間,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馬上想到家庭 親人 財富?覺得這些自然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依怙。事實上,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是內在的 心 無論我們做什麼,必然有各自的心做基礎,離不開心的參與。我們所以會行善,是因為擁有善良的心 所以會作惡,是因為擁有不善的心.人類的文化,不論是東方的還是西...

繼承法裡所說的撫養關係是指什麼,我國《繼承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什麼?多選

一,繼承法 裡所說的是扶養而非撫養 扶養在繼承法中的意思應按廣義的來理解 1,廣義的扶養是指一定範圍的親屬間相互供養和扶助的法定權利義務 2,它沒有身份 輩分的區別,是贍養 扶養 撫養的統稱 即包括長輩對晚輩的撫養 晚輩對長輩的贍養和平輩親屬間的扶養 3,我國繼承法 刑法使用扶養一詞 即採用廣義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