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的結婚習俗是什麼樣的?有什麼講究

2021-03-04 08:48:59 字數 5462 閱讀 2212

1樓:初夏

本地婚嫁通常以說媒、訂婚、結婚三禮進行:

說媒 男女婚配,由父母作主,憑媒妁之言。雙方認為門戶相當,男方即託媒人(俗稱「周公」)去女方提親,如應允,則將女庚(即八字)交由媒人給男家「送口契」,經星命術士合八字,如無沖剋,則可訂婚。充當婚姻的媒人,有「七十二餐半」之說,因其在來往娘婆二家撮合之際,要吃七十二餐酒,另半餐是迎娶之日,女家發轎前的酒宴上,當頭菜上桌,行將開席時,門外炮竹一響,媒人不及舉杯則要告退離席,護轎而去,是為「半餐」。

訂婚 舊時定婚又叫定親,民間通常稱之為「押庚」或「過禮」。訂婚之日,男方備庚帖、衣飾、彩禮(也叫聘金或聘禮,付給女方的錢財),託媒人送往女家,是為訂婚。聘金多寡,視男方家境而定,貧者也有省去聘金的。

女方若系富家,為了女兒嫁到男家生活舒適,以及講究門面等,故有以房地產作為「陪嫁」。

結婚 結婚禮,程式達十餘項,多與各地同,僅就異者述之。婚期一般在臘月為多,又以「臘八」完婚者較普遍。民間認為此日無沖剋,且又逢「八」,俗話說,「若要發,不離八」。

女家陪嫁,無問貧富都少不了馬桶(稱子孫桶),提桶和大、中、小三隻園木盤(通稱「三元」,寓「三元及第」)以及精製的男女兩雙單鞋(大多為新娘親手所製),女為繡花鞋,置於新郎鞋內,謂之「同鞋」,含「同偕(鞋)到老」之意。子孫桶內放有棗子、花生、百子糕和染紅的雞子(蛋)等。到男家後親友中擇一男童將食物取出歸其所有,並坐其上撒泡尿,取「早生貴子」之兆。

迎親花轎臨門塞「開門禮」,女家始允開門相迎。另外,女家親友還有要挾迎親者多放炮竹的舊俗,否則,雖獻過「開門禮」,也得拒轎於門外,間有強脫媒人衣帽或卸轎杆押放炮竹之舉。拜堂時,掌禮者告知避忌屬相的人避離喜堂。

行禮畢,觀禮者均可拳擊新郎背,俗稱「打發」。繼而以紅巾一條,新人各執一端,新娘步新郎後,履袋入洞房,其間有專人伴唱頌詞,眾人和「好」,隨麻袋相遞而前,寓意「傳代」。入洞房,新郎為新娘揭蓋頭,同飲交杯茶(土著以熟雞乙隻代之),親友捧熱水一盆,內浮荷葉一片,請新人同洗手,而後舉家全洗,是為「和氣水」。

晚間,除有善歌者「頌房」,無問親疏長幼進入洞房謔語相嘲,進行「鬧房」。攙奶奶替新娘卸首飾,請新郎解衣就寢所謂「送房」等活動外,另外尚有「偷房」一節,即新人入睡後,客中(多為青年)好事者竊聽私語、竊取新人衣飾鞋襪,新人於次日必宴請始可索還。至此,婚禮大體告成。

婚後三日「回門」,新郎去岳家稱「新姑爺」,席間多遭姑嫂及平輩親友戲弄,如不勝酒力,則被灌得酩酊大醉,飯碗內埋藏食鹽、大椒粉,飯未食盡,身後卻閃電似的將大碗飯扣入碗內,民間稱此為「扣飯」,此風至今尚存。

30年代初,婚嫁舊俗先後在城鎮有所革新,無需媒妁之言。男女雙方在自行認識互相產生愛情,經一段時間的戀愛即議婚,有的不經訂婚程式即結婚,以金戒指為聘禮,以示訂婚紀念。時興在報上刊登訂婚、結婚啟事。

婚禮之日,城區有以黃包車或小汽車取代花轎。新郎著時裝,新娘穿旗袍披輕紗,胸前佩戴紅花,有未婚男女儐相相伴。司儀執掌婚儀程式,主婚人,介紹人(無介紹人的也需安排介紹人)相繼致詞,證婚人(親友中有資望者或有地位的人士)宣讀結婚證書(一式兩份)後,依次用印(即蓋章),新人交換戒指信物,互行鞠躬禮,致答詞,並轉向來賓鞠躬致謝。

禮畢,鳴炮奏樂,攝影紀念,儐相伴送入洞房,設宴招待親友,時稱「文明結婚」。農村多沿老式婚禮,貧寒之家更為簡略。

安徽有什麼風俗

2樓:朱鑫哲

(1)安徽過春節俗稱過年,節日氣氛濃厚,無論家人在何處,都要在除夕前趕回家與親人團聚。

(2)除夕的年夜飯是全年最豐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餃子,皖中和皖南人則在吃飯前要放鞭炮、貼春聯、祭祖。祭祖儀式相當講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須有雞有魚。

(3)吃飯之前,長輩要用紅紙包錢給每個孩子,稱為「壓歲錢」.飯後,全家人圍在一起,邊吃瓜子、花生、糖果邊聊天,看著**臺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天明,這就是「守歲」.

(4)年初一清早起床後,開門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稱接門神。家人團拜,互相祝賀,吃棗、慄、茶葉、雞蛋、長壽麵,然後出門向其他長輩們拜年。

(5)初一這天不能掃地,茶水也要倒在專備的盆中,不潑出門,意思是不把財氣掃(潑)出去。這天一般不勞動,因而有「趕忙三十夜,清閒初一朝」的說法。

ps:更多安徽的習俗如下:

安徽春節習俗

一、過年只吃一頓飯

在壽縣,大年三十一天全家誰也不准吃早飯和午飯,只准吃一頓年夜飯。

吃年夜飯,必須要有一盤鮮魚,但這盤鮮魚任何人不准吃(意味著年年有餘),只有過完大年初三才能動筷吃這盤魚,人人都要吃上一口。吃年夜飯時不准說話(意味著埋頭大發財),吃年夜飯一定要留點飯在碗中。

年三十、初

一、初二、初三,四天不許重新開鍋做飯,這也是壽縣當地一特色的年俗。所以,大年三十晚間的每家年夜飯做得很多,有的家庭鍋能做多少飯就做多少飯。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做得也很有特色。所有人吃罷年夜飯後,年齡最長者將剩下的飯盛出,然後在灶上慢慢烹製鍋巴,大約半個多小時後,乙個整體鍋狀的鍋巴就新鮮出爐了。這時,老人虔誠地用雙手將它放在稻屯上(任何人不准吃),意味著來年大豐收。

安徽春節習俗

二、「元寶」放在門檻上

開門大發財,「元寶」滾進來,在肥西、六安一帶被當地百姓演繹得活靈活現。

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後,「守歲」的人們都關上了大門。當地風俗是,關上大門後就不能再開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門也不行,一直到年初一早上,燒上香,燃了燭,再開門放炮。在這段時間內,當地一些好事者將平時用黃土捏成的、與真元寶大小形狀一樣的假元寶放到大門的門檻上。

年初一早上,主人把門開啟的一剎那,「元寶」骨碌碌地滾了進來,該戶主人見到「元寶」心花怒放,將這個「元寶」恭恭敬敬地放到香案上,前來拜年的人都要說上幾句吉祥祝福的話語。但是這個「元寶」也不是白送的,正月十五後,送「元寶」的人會挨家挨戶討「吉利錢」.

安徽春節習俗

三、年飯是在中午吃

在定遠縣的很多農村,年的過法各不相同。在這裡,人們常說的「年夜飯」卻是大年三十中午吃。

在定遠縣很多農村,一直以來都是大年三十中午吃年飯。很多家庭為了「搶早」,有的上午11點不到,就開始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了。很多做生意的有時因為生意好,才很無奈地把「年夜飯」改在晚上吃。

有些做生意的,為了趕在中午吃年夜飯,乾脆在大年三十便把生意停了,一家人從早上便開始準備中午的「年夜飯」.

安徽春節習俗

四、凌晨四點就「完年」

在宿松,臘月中下旬,年味就漸漸濃了。

宿松有段民謠,孩子們很小就會唱。「天哪天,莫起風,二十四裡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殺雞又殺鴨;二十九,樣樣有;三十夜,講好話,初一初二不挨罵。」宿松做的粑是用公尺粉和成的,用蒸籠蒸熟,涼了幹了,就用水浸著,可以吃到春耕插秧。

粑用桃木雕花造型,有萬字印,有喜字印,有壽字印,還有春字、福字等印。孩子多的人家還雕桃子印。

在吃年飯的時間上,宿松大多數地方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但宿松湖區,靠東洪、下倉一帶卻有些特別:大年三十早上,天剛破曉,就有人家炸起了鞭炮「過年」,一家人圍桌吃起了「年早飯」.性急的人家甚至四點多鐘就「完年」了。

宿松人的「小年」在正月初七過。小年過得很隨便,往往是在黃昏放一掛鞭炮就算過了小年。而元宵節卻很隆重。過去有「吃了元宵肉,農夫脫赤足」,即意味著春耕生產又開始了。

安徽春節習俗

五、吃飯之前先祭祖

廬江在那裡過年,仍然能感觸到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年俗。

大年三十中飯一吃過,大人們便帶著小孩到祖墳上燒紙。在吃年夜飯之前,同姓年紀最長的再召集兒孫們到祠堂祭祖,意寓過年時不忘記祖宗,先擺上一桌菜,倒上酒,然後,按家族中輩份大小挨個磕頭,忙完了這一切,才能回各自家中吃年夜飯。

安徽春節習俗

六、團團圓圓「團圓餅」

蚌埠地區有乙個習俗,過年了家家蒸大饃,蒸了一鍋又一鍋,蒸好了放在盛糧食的笆斗裡。年前蒸饃時各家都會蒸上乙個一尺方圓的餅,當地人叫團圓餅。餅一般連續摞三四層,上面用麵粉做一對小龍,預示著子女都能成龍成鳳;配上蓮子、紅棗等點綴,有早生貴子、紅紅火火之意。

蒸團圓餅時,小孩子是絕不允許插手的,蒸好後,要放在自家的糧囤上,也有慶豐收的意思。

安徽春節習俗

七、硬幣放進扁食裡

在宿州地區,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百姓就開始準備年貨。還要蒸饅頭、炸出各式的面制小糕點。第一鍋饅頭出爐後要燃放鞭炮以祭灶神。

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吃團圓飯,飯前會放一串鞭炮,菜相當豐盛,但不一定有公尺飯也可以是稀飯,晚飯卻很簡單,只是吃些麵條或元宵,晚飯後開始捏扁食,全家動手。扁食是作為年初一的早飯,素餡,主要以青菜、雞蛋末、粉絲末作為原料,包製時隨機放進一些硬幣、一元、一角、五角等。扁食完工後,會有乙個自願「守歲」的家人照看。

初一早飯時,誰吃到包有硬幣的扁食,就代表誰會在這一年裡財運亨通,而且硬幣面值越大,就證明賺的錢越多。

在宿州地區,拜年是在年底進行,大家提著禮品看望親戚。而在正月初

二、四、六等雙日期的日子裡,晚輩再到長輩家,這時還會收到長輩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

安徽春節習俗

八、紅蠟燭不許滅掉

在阜陽地區的鄉村,人們過農曆新年時有乙個自古沿襲下來的傳統民俗,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廳)中點燃兩支紅蠟燭,紅蠟燭的中間擺上一些貢品,像雞、魚、肉等。在這段時間中紅蠟燭絕對不許滅掉。

3樓:匿名使用者

安徽民風民俗---節令習俗

臘八: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因農曆十二月稱「臘月」,故名。「臘八」一過,春節臨近,家家戶戶要從臘八這天起,清掃屋宇灰塵。

當天要吃臘八粥,黟縣、休寧縣北鄉一帶還曬乾豆腐,稱「臘八豆腐」。臘八過後,家家開始宰年豬,互相請吃殺豬酒,裹糯公尺粽,做公尺餜,煎油豆腐,炒花生、蠶豆,做芝麻糖、凍公尺糖等。還要人家將婚嫁活動安排在這一天舉行,故有民謠曰:

「臘八臘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小年夜:農曆十二月二十四,俗稱「小年夜」。前一天深夜,家家戶戶祭灶,供送「九田東廚司命灶君」上天奏事,俗稱「送灶」。

祈求灶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說好話,保佑一家人畜平安。小年這一天,家家堂前掛祖宗畫,畫上記載歷代祖先名諱,或繪製祖先遺像。設燭台香案,置貢品,接祖宗來家過年。

從這天起,家家戶戶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掃除塵埃,乾乾淨淨迎接新年。

除夕:諺云「趕忙三十夜,清閒初一朝」。吃個年夜飯,午夜放個炮竹什麼的,這與外地的差別倒是不大。

春節: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幼輩向長輩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同輩之間也互相恭喜。這一天,講究忌諱,不動刀剪,不拿針線,不下鍋煎炒(忌吵),不沾掃帚,不向門外潑水,不打碎杯碗器皿,不打罵兒童。

認為犯忌為不吉,本年就會有破財、生病及其他災禍。祁門縣還有「喊年」的習俗。即正月初

一、初二兩日,由村中年事最高的為領班,組織青年及男童,排成長蛇陣,挨家喊拜年,每至一戶,由領班者高喊被拜年的當事人名字並加上稱謂,或者說:「向寶廳拜年」,或者以稱謂喊拜。受拜者旋即應聲說「多謝大家來了」,喊年者齊復聲:

「應該來的」。別有一番意思。

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家家戶戶吃元宵。晚上還要送祖宗回山,在祖宗畫像前擺上酒菜,焚香祭拜,家家戶戶還要張掛彩燈,徽州區岩寺鎮的元宵戲燈最為盛行。

二月二:農曆二月二是土地爺的生日,古徽州稱為「龍抬頭」。大約是因進入仲夏時節,雨水漸多,可以聽到雷聲了,所以有這種說法。

在農村,這一天農民忌下地,婦女忌拿針線清閒過一天。績溪縣的規矩,這一天還有包紮一生糯公尺乙個的粽子煮熟,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為百花生日,故又稱「花朝節」,這一天,文人陳設百花,舉行文昌會,比賽詩文。

其他的節令如清明、立夏、端午、中秋等,徽州地區也有濃厚的地區民族特色,

武漢這邊結婚的習俗是什麼樣的,武漢結婚的風俗有哪些

樓上的是不是武漢的 什麼禮金三萬啊 沒有規定的 你富就多點 你窮就少點 一般是女的先過門 之後你再帶你老公到你家來 彩金隨便啦 你家很這富的話就得了,肯定要跟父母一起前驅,一般都是要三四萬,當然你家有錢點就多給,這種麼當然是越多越好的咯 女方辦嫁妝,就是電器家具,男方買房子辦喜酒啊,一般都是這樣的咯...

安徽銅陵的結婚風俗習慣,安徽銅陵習俗,結婚禮金現在是多少?男方給女方家的!

銅陵沒什麼風俗,就是迎新娘的時候要往裡塞紅包,好像都有這個習俗吧,銅陵縣的話就不清楚了.銅陵市的還好沒有什麼特別風俗!要是周邊農村的就有點麻煩!最煩人的是攔婚車強行要錢!安徽銅陵習俗,結婚禮金現在是多少?男方給女方家的!我浙江我和我女朋友還有寶寶了她也是銅陵的,她們家一分錢不出,定婚錢讓出以後在銅陵...

安徽人有什麼習慣習俗,安徽有什麼特殊的風俗習慣?

安徽人春節時只吃二頓飯。我不知道任何的習俗。i don know 安徽有什麼特殊的風俗習慣?一 阜陽剪紙 安徽省阜陽地區的剪紙,應用範圍很廣。一種是在喜慶節日用紅紙剪作裝飾的,如窗花 門箋 燈花 喜花等,內容多系象徵吉祥與喜悅 或隱喻 另一種是作為鞋巾冒 圍嘴 兜肚等兒童服飾上的刺繡底樣,取材一般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