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淨的佛像怎樣再用,清淨佛法身是什麼意思?

2021-03-04 08:48:58 字數 3583 閱讀 7342

1樓:守望者馨緣

佛教說相有心生,你心理有不淨的思維。那看出去的物都是有不淨的。

佛像上灰了,用清水、沒有用過的軟的布清洗。洗前誦經(心經)。

憶佛唸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必須清淨心才可以見麼?佛現前,清淨人可見,不清淨人不可見麼?

2樓:t深深海底行

後面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是則名曰:香光莊嚴.....」

如上,這裡的「見佛」,不是見到佛的報身:真金色,三十二相.....而是見法身佛:開悟明心。

因為時時刻刻想著佛,猶如遠遊的兒子思念父母。這樣憶念下去,就總有一天會在無需借助方便善巧(比如參禪等方法)的情況下開悟明心。這就是憶唸佛的功德(不假方便的「假」,是「借助」的意思:

假借;「自得心開」,是「自然而然開悟明心」的意思)。

接下來,大勢至菩薩說:「我本因地,以唸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唸佛人,往生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由此結束《唸佛圓通章》。

直譯如下:

我在因地的時候,就是這樣以憶佛唸佛之心而開悟的(無生忍,是悟後的功德受用)。所以今天我在這裡用這個法門,攝取唸佛人往生淨土(往生之後,遲早必定開悟)。佛現在問:

哪一種方法能令人圓滿通達成佛之道?我沒有什麼選擇:我認為:

制心一處,六根不去攀緣萬法,只剩下憶唸佛的這個清淨的念頭,由此修得唸佛三昧。這是第一善巧的法門。

如上,《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被納入「淨土五經」。是修淨土法門的五部根本經典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通篇講「憶佛唸法」:不是出聲誦出佛號,甚至不是默念。而是在沒有語言文字及佛的形象的情況下,思念佛的念頭一直持續(淨念相繼)。

當然,除非睡著或者專注於別的事的情況下才暫時不再「淨念相繼」。所以還是需要功夫的。

但是,如果是第一次遠離家鄉的人,思念父母家鄉的念頭很強烈,擋也擋不住;熱戀中的人思念情人更是「為伊消得人憔悴」:苦苦思念,念頭擋也擋不住。可是,又都不會口中誦念父母家鄉情人的名字。

這才是《圓通章》所說的唸佛。大多數人都不會對阿彌陀佛有「這樣深的感情」。憶佛的念頭很難「猶如泉湧」,擋也擋不住。

很難做到「淨念相繼」。所以說:「不可以少善根而得往生」「唯大福德始唸佛」-------普通的唸佛法門已經是這樣,何況甚深微妙的「無相唸佛」。

所以,建議修學者先和佛「培養感情」:多看看講述阿彌陀佛或者其他佛如何慈悲的經典,多想想佛無始劫以來為了我們做出的犧牲(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身處):這算是唸佛法門所需要的「善根」「福德」吧。

3樓:匿名使用者

唯水清而靜則現,水濁而動則隱。月固無取捨,其不現者,由水昏濁奔騰,無由受其影現耳。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

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瞋痴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印光法師《初機淨業指南序》

(一)心清月現,何可死執以論。須知凡夫有凡夫之清現,聲聞有聲聞之清現,菩薩有菩薩之清現,唯成佛方為究竟清現也。若如法說,其餘一切皆非清現,唯佛方是清現。

蓮池大師所說,便成錯謬。不知自己完全未開正眼,故有此種盲論也。何苦如此。

凡夫之清現,乃觀行之清現。聲聞斷見思,乃相似之清現。菩薩在內凡位,從初信至七信,亦與聲聞同。

**十信破塵沙,證法空,何可雲破法空乎。初住即破無明,證法身,此分證位之初位。至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覺(等覺,乃分證位之後位。

分證位,凡佛所證者,皆證之,但未圓滿究竟證耳。)四十一位,乃分證之清現。唯佛方為究竟清現。

且即一位中,尚有無量無邊淺深之不同。譬如外國人到中國,一到中國界上,即可雲已到中國。而從茲尚有數千里之途程,方可到中國京都。

在汝意既雲到,即無所謂途程。既未得道,說清現便成錯謬。且於仗佛力帶業往生之事相違。

其咎在汝好充通家,非蓮池大師所說有不恰當也。《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復溫光熹居士書十》

4樓:笑呵呵笑呵呵

《金剛經》中有一首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就是說,「無色聲香味觸法」的開了悟的聖人才能見佛。

其實,剛開始讀經修行的人,對某一段**不理解是正常的,沒有必要去深究,只管一門心思按照**教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去做就行了,一直修到「得三摩地」這個境界的時候,就一切都明白了。

5樓:自縛作繭

樓主你這是自問自答啊.叫我們怎麼回應..╮(╯▽╰)╭

6樓:蓮花葉

他來了...你也見不到....

清淨佛法身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清淨心對修道人很重要。經上說:心淨則佛土淨。又說:清淨心植眾德本。一切功德從清淨心來。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心清淨。

世間法也靠清淨心。眾生在世間,如果心清淨,一定孝;心不清淨,不孝。如果心清淨,一定尊敬師長;如果心不清淨,則不尊敬。

心清淨則無所欲求,一定慈悲一切眾生;如果心不清淨,而能慈悲一切眾生,無有是處。

心清淨則不造惡業,心清淨不受苦報,心清淨斷集,心清淨就是修道,心清淨就是證滅。

眾生心清淨,沒有慳貪,行於布施。心清淨,沒有違犯,能持戒。心清淨,不曾有粗暴,能忍辱行。

心清淨,沒有懈怠、懶惰,就是大精進。心清淨,不隨境轉,就是禪定。心清淨,智慧型明達,就是般若。

所以心清淨是眾德之本。

心得少分清淨,證聲聞果。心得多分清淨,證菩薩果。心最極清淨成佛果。

心清淨,不可測、無障礙。不可測無障礙,謂之神通。自往生以至成佛果,皆在心清淨。修佛道不外乎心清淨。

禪宗不過求清淨心,叫本來面目。律宗以戒律約束行人,也是求清淨心。密宗三密。

就是清淨心。淨土宗,心淨則佛土淨,還在清淨心。其他各宗,華嚴宗、天台宗、唯識宗、三論宗無一不是求清淨心。

如果你所求的不是清淨心,求學術、求神通,那皆非佛道,及早回頭。

清淨心怎麼得到呢?有乙個方便法門——事中無心,心中無事。大眾僧各自檢討精進。

看你的心有掛礙沒有?有其他事情沒有?如果有,趕緊唸佛,令其清淨。

遇到外邊事情,你住著染心了沒有?如果對外面的事情,起歡喜心、懊惱心,那是染心,趕緊唸佛,使他消滅。所以保持事中無心,心中無事,保證可得大受用。

清淨心從六處走了,眼耳鼻舌身意。此人要是眼貪色,一定心不清淨。耳貪聲,一定心不清淨,一定不成佛道,沒有道。

鼻貪香,心不清淨。舌貪味、好講話,不要問,此人沒道心、沒道德,於佛道中不得成就。身貪覺觸,如果有人淫慾心不斷,要心清淨的話,無有是處。

意貪法,法有兩方面,一是過去世,一是未來世,不是現在世,憶想過去,貪著未來,皆是意貪法。如果不守六根,不能清淨,不得成就,不是修道人。修行要點在清淨心。

今天和大家講修佛道注意清淨心。時時刻刻檢討是不是事中無心,心中無事。禪宗稱之為一絲不掛一塵不染,就是本來面目。

我們大家都是一樣,我們應該猛然回頭,我們無量劫來,叫六根偷走了我們的清淨心,無量劫來,流落生死,地獄、餓鬼、畜生皆去過。今天幸得人身,幸聞佛法,怎能再不及早回頭?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8樓:匿名使用者

你也有呀,誰會注意自己天生就有的東西呢,觀心當下就得思量即失。不住前念不思後念,當下便啥是,尋找而不可得

9樓:匿名使用者

菩薩不著人、我、眾生、壽者象,得之果位即為清淨佛法身

為什麼不清淨的財物布施,無利益功德

不清淨的財物是說來於不正是一種不善因,布施是要看人的心態來論斷,是另一回事,有所求報當然無功德!但布施的善意利益是有的!為什麼 這樣說!看你掙什麼錢!布施都是有功德的,誰說的沒功德呢 因有所求,或為利己,還是貪嗔痴心沒有放下。結個善緣可以,在阿賴耶識中沒有薰授到慈悲,對心清靜成聖道毫無幫助 什麼是布...

男人喝醉酒,不清醒的時候,會打電話給你,等他清醒的時候

只能說明他那天真的喝多了 他是個不敢擔當的男人 他心裡還放不下你 我就是這麼乙個人 乙個男人喝醉酒,不清醒的時候,會打 給你,等他清醒的時候,又說他喝多了,說明什麼?只能說明他把你當作是乙個無聊時會傾聽他說話的乙個在生活中可有可無的人,否則不會醒來的時候說他當時只是喝多了。男人喝醉了2種可能 第一 ...

什麼樣的人白天看不清東西晚上卻能看的很清楚腦筋急轉彎

什麼樣的人?白天客戶都是晚上加班呢,很清楚這個不是這個,這個是什麼人呢?這個電站電站 什麼樣的人白天看不清到晚上就能看的很清楚,這個東西它試驗田勒,因為他因材料就是白,現在眼睛不敢睜開。什麼樣的人白天看不清東西晚上卻能看的很清楚腦筋急轉彎,看 的 什麼樣的人白天看不清東西,晚上卻能看見東西,應該是睜...